泰州市第二工程監(jiān)理有限公司,江蘇 泰州 225300
隨著城市現(xiàn)代化的快速推進,建筑用地越來越緊張,現(xiàn)代建筑開始縱向發(fā)展,地上和地下樓層不斷地增加,于是深基坑支護被廣泛運用在高層建筑基坑支護的施工當中,隨著深基坑支護技術不斷地改進,其支護體系已經越來越完整。本文主要結合海陵科技人才廣場工程為實踐案例,對高層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進行分析和探討。
本工程總用地面積26740 m2,總建筑面積81087m2。地下兩層(局部三層),建筑面積26488.42m2,分為停車場及人防分區(qū)。地下室采用樁基礎。
本工程基坑設計開挖深度為4.4~11.20m,基坑面積約14500m2,周長約為550m?;訃o采用三軸攪拌樁止水、灌注樁擋土?;訓|側和南側有已建建筑物部位采用圈梁為混凝土圈梁(1000×800mm、900×800mm),支撐采用混凝土支撐,支撐梁為900×800mm混凝土支撐,立柱為400×400mm格構柱。其余采用混凝土圈梁(1000×800mm、900×800mm)?;映龞|南角采用混凝土外,其余部分為錨桿加固?;觾炔坎捎酶邏盒龂娂庸?,降水采用管井降水。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推進和城市用地日益緊張,建筑樓層開始不斷增加,其基坑開挖深度也越來越深?;油练介_挖量逐漸擴大,增加了支撐系統(tǒng)設計和施工的難度。當?shù)鼗钊胼^軟土層時,開挖基坑將會使基底產生很大的沉降和邊坡位移現(xiàn)象,嚴重威脅了臨近的建筑物、市政設施以及地下管線的安全。深基坑施工的場地往往非常狹窄,施工的工期也較長,重物和雨水會影響基坑邊坡的穩(wěn)定性。相鄰施工的降排水、樁基施工、基礎混凝土澆筑和土方開挖等都會給彼此帶來一定制約影響,協(xié)調工作難度就會加大。
在實際施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土體壓力大小會直接影響深基坑支護結構的安全性,并且地質情況的變化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需要適合的土體物理力學參數(shù)對實際土體壓力進行精確的計算,這對于當前的技術來說還具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含水率、摩擦角和粘聚力等參數(shù),會在深基坑開挖后發(fā)生變化,支護結構的實際受力難度就會增大。
深基坑支護的設計是首要前提,既要保證整個支護結構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同時還應控制支護體系及周邊土體的變形,因此,深基坑支護設計之前要進行地質勘探,對地基土層實施取樣和分析,這是設計深基坑支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為地質情況比較復雜,并且土層樣本通常采用隨機取樣,所以支護結構設計有時不能準確反映基坑的實際地質情況。
(1)格構柱的設計應避開主次梁,盡量設計在板中,在地下室頂板處,應設計止水措施,以便減少板頂封堵后造成的滲漏的現(xiàn)象;
(2)多層地下室的內支撐梁,應設計在樓層板頂上100~200mm 處,在底層排架未拆除或板砼達到強度后,在板頂面使用水刀切割技術,同時用塔吊或叉車輔助拆除砼內支撐梁,這樣可避免先搭設排架再拆除內支撐,然后再施工樓層板,這樣既可以方便施工,同時也能減少施工中的安全隱患以及噪音和揚塵污染;
三軸深層攪拌水泥土止水帷幕,就是以水泥作為固化劑,通過施工三軸攪拌機械進入土體后把土體和水泥進行充分的拌合,搭接兩者后,兩者會發(fā)生物理化學反應之后硬化,并到達基坑支護墻的強度,這種支護結構可以隔水,還可以擋土,對于淤泥、黏土和淤泥質土來說,這種深基坑支護要更加適用。
(1)施工中常常存在止水帷幕施工至最后澆圈時會出現(xiàn)模數(shù)不符合的現(xiàn)象,應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到施工機械的幅長,保證最后的止水帷幕閉合效果。
(2)深層攪拌樁施工前,要對施工機械進行維護保養(yǎng),確保施工的連續(xù)性,如果因機械設備故障停止作業(yè)12h 以上,應對該部位進行重疊施工,減少新舊水泥土固化時間不一致造成的滲漏現(xiàn)象?;訕扼w的支撐結構主要是使用內支撐與錨桿,此設計方案具有剛度大、變形小的特征,用于控制基坑變形,確?;拥姆€(wěn)定性和安全性。
(3)在深基坑支護施工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圍護樁樁徑偏大、樁位偏差等現(xiàn)象,造成在施工預應力錨桿張拉端的槽鋼腰梁的過程中無法保證腰梁位置在同一受力平面上,形成受力不均勻現(xiàn)象。所以在施工槽鋼腰梁的過程中,應對圍護樁的表面進行處理,剔除漲出的以及樁位偏差的部分,或使用同強度的混凝土填塞,保證每一根樁都與槽鋼腰梁緊密貼合,形成均勻受力的狀態(tài)。
基坑監(jiān)測是在整個地下工程施工過程中,對土壤性狀、支護結構變形變位以及周邊建筑物的環(huán)境變化,通過先進的檢測儀器,對各項觀測數(shù)據進行定量分析,將檢測數(shù)據及時反饋參建單位,對基坑支護安全進行動態(tài)控制,以指導設計和施工,保證工程順利完成。
因此,監(jiān)測應計劃周密并留置周邊環(huán)境及建筑物的相關影像資料,根據監(jiān)測數(shù)據及時調整各項施工參數(shù),對重點部位以及開挖至設計標高后,應加大監(jiān)測頻次,并及時反饋到相關責任主體,使施工處于最佳狀態(tài),確保該基坑工程及周邊環(huán)境在施工期間的安全穩(wěn)定。
在基坑土方開挖和地下工程施工過程中,目測巡視往往是最容易發(fā)現(xiàn)險情預兆的,因此目測巡視必須要作為基坑工程施工過程中確保安全的一個重要管理手段來貫徹執(zhí)行
由于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地下空間的利用越來越廣泛,地下結構深度越來越深,因此,對基坑支護結構的質量與性能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能認為深基坑支護工程是臨時工程而限制經費。同時在施工過程中應對其進行借鑒、總結,不斷完善與改進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以確保整個建筑物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