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7點半,肖運琦都會準時出現(xiàn)在家門口附近的渡口,駕著自己的一片竹筏緩緩駛向斜對岸。迎接他的除了朝陽,還有3名年僅7歲的學生。談起劃竹筏上班一事,肖運琦介紹,如果不用竹筏,自己就得繞道去學校,路上可能會浪費很多時間。據(jù)介紹,肖運琦所在的學校名為三江教學點,是江西贛州市大埠鄉(xiāng)三江村唯一的學校。2006年,當?shù)匦陆艘蛔娬?,不少村民因此舉家外遷,村里的常住人口開始急劇下降。肖運琦:“之前學校差不多每個年級有三四十個學生,慢慢地學生越來越少,等2018年秋季開學,就只剩下3個學生了?!?/p>
事實上,肖運琦并非一直在三江教學點任教。他介紹說,1998年,時年21歲的自己經(jīng)過考核,正式成為一名鄉(xiāng)村教師。三江小學是其工作的第一個學校,但此后,他陸續(xù)輾轉(zhuǎn)到其他幾個山區(qū)小學任教。2018年秋季開學前,三江小學唯一一位教師、肖運琦的堂兄肖運來退休,學校面臨沒有老師的尷尬處境,得知此事,肖運琦主動請纓,再次回到三江小學,開始了校長、老師、“炊事員”等多重角色“一肩挑”的生活。語文、數(shù)學、音樂、美術(shù)、科學……每天六節(jié)課,都由肖運琦一個人講授,“凡是城里孩子學的東西,都會安排給孩子們上課,不能讓孩子們落后?!?/p>
當年之所以選擇做老師,其實源于父親臨終前的囑托?!拔腋赣H生前就是山村教師,干了一輩子,1998年被確診患了癌癥。彌留之際,父親囑咐我說,山里孩子上學不容易,希望我能接替他繼續(xù)干下去。當時我對做老師也挺有興趣,于是就加入了教師行業(yè)?!边@一堅持,就是21年。2012年,他還獲得了江西省教育廳頒發(fā)的“省級中小學骨干教師”榮譽稱號。
(摘自《北京青年報》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