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娟
【摘要】現(xiàn)代化的中職旅游地理教學,正不斷的朝著新的方向來完成,很多教育任務的實施,都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整體上創(chuàng)造的價值非常值得肯定。中職旅游地理教學方面,需要進行不斷的完善,從多個角度來提高教學的可靠性、可行性。但是,中職旅游地理教學的內涵,也要不斷的豐富,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在素質上得到良好的培育。文章針對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yè)《中國旅游地理》教學實踐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中職;中國旅游地理;專業(yè);教學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中職旅游地理教學的難度并不低,自身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各方面的教育手段都要得到深入的革新,中職旅游地理教學的實踐,必須階段性的轉變,保持教學的靈活性。中職學校的相關專業(yè)涉及到中國旅游地理常識及相關的地理基礎知識,《中國旅游地理》課程中所培養(yǎng)的專業(yè)能力是在今后的相關工作中的必備素質。一線的中職院校教育工作者應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應試模式教學,積極地采用多媒體+、微課、慕課等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引入分層次教學,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積極性,促進學生養(yǎng)成較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
一、采取多樣化的多媒體教學工具,優(yōu)化教學模式
在信息爆炸的現(xiàn)代社會,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融入到整個教學過程,教學工具豐富多彩,成為目前教育體系的主要教學方法之一。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生動形象的展現(xiàn)教學內容,使學生更加直觀的觀察到課本上文字所描述的圖像和內容,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對《中國旅游地理》專業(yè)課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能夠客觀準確的了解到所學知識,還可以提高課堂效率。例如:《中國旅游地理》課堂中在講到喀斯特地貌時,內含有豐富的石筍、鐘乳石、石柱,如果單靠課本上的文字介紹,學生很難想象出鐘乳石到底長什么樣子,溶洞內應該是怎樣的奇觀,但如果搭配上該課程精心制作的PPT,展現(xiàn)一下相關的圖片和小視頻,能夠讓學生真正的感同身受巖溶的化學侵蝕作用,感受到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因此多媒體教學不僅僅可以運用到實踐性較強的科目,還可以充分在《中國旅游地理》這種理論性較強,晦澀難懂的專業(yè)課堂上。
二、采用多樣式的教學方法,進行分層次的個性化教學
中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崗位的專業(yè)性。傳統(tǒng)的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強調單項的知識輸出,沒有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使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學習,不利于課堂活動設計的展開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中職生一般是在初中時期學習基礎就較差,普遍的不愛傳統(tǒng)知識的學習,對學習成績也抱著無關緊要的態(tài)度,這使得中職教師更應該去挖掘中職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愛好,讓學生想學習、要學習、會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將課堂交還到學生手中。例如:我們可以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在《中國旅游地理》課堂中可以分小組進行討論,各個小組間形成競爭關系,小組成員互相交流合作,增強學生之間的溝通交際;針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采取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滿足學生們不同的知識需求;分時間段進行導游詞的講解,例如在講到山西省的旅游資源時,可以讓學生針對自身感興趣的旅游景點收集旅游資料,準備相關的導游詞,并進行專門的導游大賽,讓學生敢于在講臺上聲情并茂的講解,提高學生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所必備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豐富中職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
三、完善綜合評價體系,考察學生的全方位能力
中職生在成績上存在著普遍的自卑心理,由于初中時期在成績上不太突出,來到中職院校之后更認為學習不是主要任務,存在一味的放縱自己玩耍的現(xiàn)象,如果沒有教師的及時指導,可能會一蹶不振。在《中國旅游地理》課堂上,教師要客觀理智的看待每一位學生,挖掘閃光點,發(fā)揮學生的內在潛能,并且給予及時的鼓勵和指導,從而改變中職生的自卑心理,增強學習方面的自信心。由此而言建立并完善中職生的綜合評價體系更顯得尤為重要,不能只一味的關注成績單,還應該將學生的日常課堂表現(xiàn)和知識的實踐能力納入綜合評價體系中。平時成績考察的范圍包括學生的課堂學習參與度、與上次成績的進步狀況、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等,鼓勵學生在日常教學中良好的表現(xiàn),使中職生好好學習成為常態(tài)。知識的實踐能力是指在學生熟悉了解了《中國旅游地理》的學習知識概況后,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所學習到的相關的旅游地理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學以致用。例如,可以將旅游景區(qū)當做課堂,讓學生針對旅游景點進行針對性的講解,提高知識運用和實際操作能力。綜合評價體系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夠合理客觀的評價學生,使學生得到充分的認可,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中國旅游地理》課堂興趣,進一步提高相關專業(yè)的就業(yè)能力。
四、總結
中職院校的職業(yè)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的最大區(qū)別在于,注重培養(yǎng)中職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及提高學生的職業(yè)能力,以便于中職生能夠依仗一身之長扮演良好的社會角色,這是中職教育的靈魂。因此,在具體的《中國旅游地理》課堂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采用現(xiàn)代的多媒體教學,增強中職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就業(yè)競爭力,使中職院校的學生能夠順利的適應現(xiàn)代就業(yè)趨勢的的發(fā)展,滿足相關產(chǎn)業(yè)的就業(yè)需求。
參考文獻:
1.姜迪輝. 對提高中職《中國旅游地理》課教學效果的思考[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 2012(12):144-144.
2.方美燕. 對中職《中國旅游地理》教學的探索[J]. 考試周刊, 2017(69):124-125.
3.賀英. 中職學?!吨袊糜蔚乩怼方虒W方式分析[J]. 旅游縱覽(下半月), 2017(8):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