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雨珊
摘要:本文是對有關于舒伯特的藝術歌曲研究做一次整理,也是對舒伯特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特點的探究,舒伯特作為藝術歌曲之王,對他的作品研究在聲樂題材的創(chuàng)作上有很大的意義與價值。
關鍵詞:舒伯特? 藝術歌曲? 創(chuàng)作
中圖分類號:J6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1-0006-02
一、研究目的與意義
舒伯特藝術歌曲的研究是聲樂作品研究中的高頻率研究,對“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的作品研究,在聲樂題材的創(chuàng)作上有很大的意義和幫助。本文站在舒伯特多首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及風格的角度上,來分析和了解舒伯特的個性創(chuàng)作世界,看其整個人生的經歷、磨難是否對其的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產生深遠的影響,是否對其的作品情感表達密不可分。
二、研究現(xiàn)狀
研究舒伯特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方面,博碩士論文共有17篇。這17篇論文中大多數(shù)都是以舒伯特的某一首或兩首作品為例來分析與探究其創(chuàng)作風格和特點。這17篇論文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研究方面:第一,運用不同作曲家的同一體裁的創(chuàng)作進行對比研究,共3篇:《舒伯特與勃拉姆斯藝術歌曲之比較》[1]《舒伯特、舒曼敘事體裁歌曲的藝術特點的比較及演唱分析》[2]《藝術歌曲《圣母頌》的風格與演唱特點分析》[3];第二,同詞藝術歌曲的比較,共1篇:《詩樂相融,相輔相成》;第三,有2篇來分析舒伯特藝術歌曲的風格特點、思想內涵;第四,有1篇是從影響舒伯特創(chuàng)作的因素出發(fā)對其進行研究;第五,有2篇是站在19世紀德法意的角度對舒伯特的音樂特點進行比較分析。
博碩士論文中有關舒伯特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方面的文章的大體情況如上文所述,上述的17篇文章都是碩士論文,對舒伯特的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的研究大多選擇使用舒伯特的一首或兩首作品進行研究,其實選擇一首作品的較多一些。筆者認為這就存在一定的弊端,選擇一首作品或者兩首聲樂作品對舒伯特的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風格進行探究,不夠全面或者說有些片面。因為一首或兩首作品并不能完全代表舒伯特的所有的創(chuàng)作風格,只能代表他在那個時期或者那個階段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特點。筆者覺得應該先明確他的早、中、晚期的創(chuàng)作時間節(jié)點,然后選取他每個時期較為著名的一到兩首作品進行探究,這樣可能會得到更好的探究結果。
研究舒伯特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方面,期刊類共有38篇。這些文章中有2篇是從德國浪漫主義藝術歌曲的起源談舒伯特[4];從19世紀西方的藝術歌曲代表人物中談起舒伯特[5];舒伯特藝術歌曲的風格特性[6]、音樂特征[7]和藝術風格[8];舒伯特晚期藝術歌曲的悲劇性[9];舒曼、黃自與舒伯特創(chuàng)作異同之比較。黃自與舒伯特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之比較有2篇,一篇分析了黃自與舒伯特創(chuàng)作的個性所在,[10]另一篇則是分析了兩者之共性。黃自與舒伯特創(chuàng)作的個性,作者是從四個方面闡述的:一是,不同的調性特點;二是,不同的時代特點;三是,不同的音樂語音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舒伯特的作品非常賦有情感,以不同的詩集作為創(chuàng)作基本;黃自的藝術歌曲中的詞都是十分短小、精悍的,這主要是因為他引用了中國古代詩詞以及現(xiàn)代通體詩。四是,藝術歌曲中的伴奏,在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中,歌曲旋律與伴奏同等重要,在他的作品中,兩者是不分主次交織在一起的;相反的,黃自的歌曲作品,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作為歌唱的陪襯、鋪墊,渲染氣氛之用。有關舒曼與舒伯特之比較的還有2篇,一篇是談論舒曼與舒伯特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的不同思想;另一篇則是藝術歌曲的體裁形式的對比。有2篇文章談及了舒伯特藝術歌曲中的戲劇性,一篇文章著重談論了舒伯特戲劇性歌曲中的朗誦調的運用;另一篇著重點則是歌曲中的戲劇性。
綜上所述,在研究舒伯特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方面,期刊類的這38篇文章中,談論最多的是有關于舒伯特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風格、特點,其次則是上述的其他幾個有關的方面,筆者覺得一些作者的談論角度是新穎的,構思也是十分巧妙的,但是可能因為是作為期刊發(fā)表的,談論問題都顯得有些表面化,有種匆匆一筆帶過的感覺。這就對閱讀者在專業(yè)知識儲備上有很大的要求,如果專業(yè)知識儲備量不足,有可能會不理解文章內容;還有一個弊端是探究問題過于表面,不夠深入,站在專業(yè)研究的角度,不夠深入的研究對相關學術的幫助顯得不是很大,筆者覺得有些作者的想法很新穎,如果對其做一個深入的研究,對自己在專業(yè)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也會對后來的學習者起到很大的參考價值。
三、結語
總上所述,筆者對關于舒伯特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的相關文獻作了歸納與整理,分為期刊和論文兩類,對這兩類的相關文章分別作了整理,看到這么多研究者的不同研究角度,對筆者的啟發(fā)很大,同時也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但是筆者個人還是覺得這些文章有一些不足,就是對舒伯特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研究有些片面化,因為在這些相關的文獻中,研究者大多都是選一首或者兩首舒伯特較為有名的藝術歌曲對其研究,筆者認為一首或者兩首作品中不一定可以涵蓋舒伯特的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當然這不是絕對的。
所以筆者想通過自己的實踐,去探究一下舒伯特的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首先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生涯,一般都分為三個時期:早期、中期和晚期。創(chuàng)作早期也稱之為萌芽時期,這時期的創(chuàng)作風格可能還沒有形成,所以這時期的作品可以選擇一首作品進行初步分析,然后在中期和晚期選擇兩首或三首作品進行深入探究,一般情況下,在創(chuàng)作中期作曲家都形成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風格,所以這時期的作品對創(chuàng)作風格也較具有代表性。這樣選擇三個不同時期的不同作品對舒伯特的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進行研究,不能說一定能涵蓋他的所有研究特點,但對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的研究也相對全面一些。希望這樣的研究能提高自己在專業(yè)知識方面的能力,也可以讓自身對舒伯特的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對自己今后的創(chuàng)作予以啟示與幫助。
參考文獻:
[1]王丹.舒伯特與勃拉姆斯藝術歌曲之比較[D].南京:江蘇師范大學,2013年.
[2]丁潔.舒伯特、舒曼敘事體裁歌曲的藝術特點的比較及演唱分析[D].武漢:武漢音樂學院,2010年.
[3]馬伊莎.藝術歌曲《圣母頌》的風格與演唱特點分析——以卡契尼、舒伯特和古諾三首作品為例[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聶普榮.德國浪漫主義藝術歌曲的起源、詩樂關系及種類和風格考察(一)[J].音樂天地,2019,(03).
[5]徐雅潔.19世紀西方藝術歌曲的代表人物及其創(chuàng)作影響[J].大眾文藝,2018,(04).
[6]牟曉娟.藝術歌曲的風格特性與歌唱處理——以舒伯特《巖石上的牧羊人》為例[J].藝術評鑒,2017,(19).
[7]嚴洪萍.淺析舒伯特藝術歌曲的藝術特征[J].黃河之聲,2017,(15).
[8]林思名.淺談舒伯特歌曲創(chuàng)作的藝術風格[J].大眾文藝,2014,(11).
[9]陳佳子.從藝術指導的角度談舒伯特晚期藝術歌曲的悲劇性——以歌曲《幻影》為例[J].四川戲劇,2017,(02).
[10]張楠.舒伯特與黃自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之個性分析[J].北方音樂,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