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韻如
(廣州市增城區(qū)中醫(yī)醫(yī)院 婦產科,廣東 廣州 511300)
近年來,有關分娩方式的選擇,我國倡導采用陰道分娩,雖對母嬰健康均有利,但陰道分娩產婦產后仍然可能會發(fā)生并發(fā)癥,如較為常見的產后出血(PPH)[1],也為導致產婦喪失生命的主要原因。數據統(tǒng)計顯示,大約有2%-3%的產婦會發(fā)生產后出血。有報告稱,陰道分娩產婦接受相應護理干預,可顯著降低產后出血量,確保產婦分娩期的安全?,F(xiàn)納入100例陰道分娩產婦分組討論預防性護理干預的優(yōu)勢。
1.1 一般資料。根據其護理方式分組討論45例陰道分娩產婦(收治于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100例產婦均自愿接受此次護理干預,且滿足陰道分娩指征和條件。排除胎位異常、軟產道異常、胎盤早剝,以及合并妊娠高血壓、子癇、子癇前期等產婦。對照組:年齡21-35歲,平均為(28.1±1.2)歲,孕周時間為38-41周,平均為(39.6±0.3)周;研究組:年齡20-36歲,平均為(28.5±1.1)歲,孕周時間為38.5-41周,平均為(39.8±0.4)周?;颊呋举Y料差異小(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分娩前,向其明確講解分娩知識,并協(xié)助其接受產前檢查。分娩中,給予指導、支持和鼓勵。分娩后,密切觀察其陰道流血和體征狀況,并鼓勵其早日下床活動。
1.2.2 研究組接受預防性護理干預:①分娩前:評估孕婦營養(yǎng)狀態(tài),篩查營養(yǎng)過勝、貧血、營養(yǎng)不良者,協(xié)助其合理制定飲食計劃。針對貧血、陰陽不良者,需指導其食用富含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高蛋白、高纖維類飲食,重質,糾正貧血,以確保分娩體力。篩查高危產婦,并做好心理干預,靠近預產期時,需評估產婦高危因素、心理、營養(yǎng)狀態(tài),篩查產后出血高危產婦,耐心認真講解注意事項和分娩過程,讓產婦明確掌握臨產征兆、注意事項、分娩時間等。②產時護理:臨產時,鼓勵其注意休息、少食多餐,定時將膀胱排空。無胎膜早破等癥狀者,可適當運動。護士與其家屬需多關愛和關心患者,多安慰、鼓勵,提升產婦甘泉性。鼓勵其自訴內心感受,按照實際狀況疏導其心理。可用注意力分散法、耳穴埋豆、呼吸法等轉移注意力,緩解疼痛。密切觀察產婦狀況,若有異常及時處理。必要時可備血,以預防產后休克及大出血等狀況。③產后護理:產后2 h內密切觀察,并做好預防出血的相應工作。常規(guī)觀察產婦體征指標的基礎上,需密切關注其情緒,若出現(xiàn)面色蒼白、情緒煩躁,但體征指標無變化,則需警惕是否發(fā)生產后出血癥狀,尤其是宮腔積血。做好應對措施的同時,需測量產后出血量,并尋找出血原因。若出血量增多,及時告知責任醫(yī)生,采取止血干預。產后可讓產婦使用高能量食物,如蛋、面等,以恢復體力,降低產后出血量,增強宮縮。
1.3 指標判定。記錄產后出血例數、產后2 h出血量、產后24 h出血量。
1.4 統(tǒng)計學分析。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3.0版本)分析數據,t檢驗出血量等計量資料,χ2檢驗出血率等計數資料(%),若P<0.05,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產后出血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產后2 h出血量、產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比較出血量
表1 比較出血量
組別 例數 產后2 h出血量(mL) 產后24 h出血量(mL)研究組 55 87.51±10.21 144.55±11.21對照組 45 141.25±10.35 255.68±10.24 t - 17.6494 34.6740 P - 0.0000 0.0000
現(xiàn)社會各界均加大了對產婦安全性的重視度,自然分娩過程中存在多種危險因素[2],特別是產后出血,若不及時控制,會嚴重威脅到產婦安全性。為預防產后出血,不少學者倡導加強分娩過程中預防性護理,特別是針對可能出現(xiàn)疲勞過度和大量消耗體力的產婦,此類產婦宮縮乏力的危險性大,進而引發(fā)產后出血[3]。本研究中,研究組產后出血率和出血量低于對照組,提示預防性護理干預對陰道分娩產婦產后有利。其原因為,通過給予心理疏導和產前健康教育,并給予相應藥物進行預防,密切監(jiān)測體征指標,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處理,進而降低產后出血量,確保分娩安全。綜上,陰道分娩產婦接受預防性護理干預,可顯著降低產后出血量,確保產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