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颯
(解放軍第970醫(yī)院(原404醫(yī)院)呼吸內科,山東 威海 264200)
慢性支氣管炎是臨床呼吸科常見疾病,多發(fā)于中老年群體,是由支氣管、氣管黏膜反復感染、長期理化刺激等多種因素造成,屬于非特異性慢性疾病[1]。病癥表現(xiàn)為喘息、咳嗽、咳痰等,急性發(fā)作時,患者病情加重,癥狀表現(xiàn)劇烈,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及身體健康。目前,臨床對其治療藥物種類較多,為尋求一種有效治療方法。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43例CB急性發(fā)作患者做觀察對象,用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霧化吸入治療,取得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篩選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5例CB急性發(fā)作患者,均根據(jù)《內科學》中相關標準確診,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將本組患者用抽簽方式分組,對照組42例中,男28例、女14例,年齡40-80歲,平均(63.47±5.30)歲,平均病程(15.4±2.6)年。觀察組43例中,男30例,女13例,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62.97±5.41)歲,平均病程(14.8±3.0)歲。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對比兩組資料(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入院兩組均接受抗感染、對癥支持等常規(guī)治療,①一般治療:給予患者充足休息及注意保暖,若患者痰粘稠、發(fā)熱,多飲水,促進痰液稀釋排出,叮囑其飲食清淡。②對癥治療:肺部干性啰音者,予以支氣管痙攣緩解藥物;若咳痰困難、痰多患者,予以口服8 mg必咳平治療;③抗感染支持:可適當給予患者240-320萬u青霉素G靜脈點滴,2次/d;若患者對藥物過敏,可予以靜滴0.5 g紅霉素。在此基礎上,使用氨溴索(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545)予以對照組患者治療,用藥:將100 mL生理鹽水+15 mg鹽酸氨溴索,均勻混合后,靜脈滴注給藥,2次/d。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瑞陽制藥)霧化吸入對觀察組患者治療,將0.3 g溶液與5 mL生理鹽水混合,以氧氣做動力進行霧化吸入治療,霧化吸入20 min/次,6-8 L/min流速,2次/d治療。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2周,觀察療效。
1.3 療效與觀察指標。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評估,痊愈:經治療后,患者咳嗽、咯痰、胸悶等癥狀消失,且肺部聽診正常。顯效:治療2周后,患者各項病癥均明顯改善,肺部有濕羅音遺留,聽診基本正常。有效:經治療后,患者肺部影像學檢查顯示增粗,癥狀逐漸緩解,但聽診時仍然有啰音、哮鳴音。無效:經治療完成后,患者病情無較大改善,診治病情惡性加重。統(tǒng)計兩組治療后,各項病癥緩解時間,包括:哮鳴音、濕羅音、咳嗽、發(fā)熱等。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9.0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病癥緩解時間對比。持續(xù)用藥2周后,觀察組43例患者癥狀改善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42例癥狀緩解時間,兩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比較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病癥緩解時間對比對比
表1 兩組患者病癥緩解時間對比對比
組別 例數(shù) 哮鳴音(d)濕羅音(d)咳嗽咯痰(d)發(fā)熱(d)觀察組 43 2.7±0.6 3.1±1.2 3.5±0.7 2.3±0.2對照組 42 4.9±1.4 5.7±1.7 5.6±1.4 4.2±1.5 t - 9.454 8.161 8.777 8.232 P - 0.001 0.001 0.001 0.001
2.2 兩組療效對比。觀察組43例患者中,痊愈20例、顯效18例、有效4例、無效1例,治療總有效率97.67%;對照組42例患者中,痊愈9例、顯效12例、有效11例、無效10例,治療有效率76.19%。觀察組有效率97.67%,觀察組療養(yǎng)員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更高,比較顯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比較結果見表2。
慢性支氣管炎是臨床常見呼吸科疾病,其具有不易治愈、反復發(fā)作、病程長等特點,易發(fā)于中老年群體;據(jù)有關調查顯示,我國50歲以上人群CB患病率高達13%,對患者身體健康、工作、生活均造成嚴重影響[2]。CB患者發(fā)病后,若未得到有效治療干預,雖病情發(fā)展,可導致肺源性心臟病、肺動脈高壓、阻塞性肺氣腫等高危并發(fā)癥,危機患者生命。若患者出現(xiàn)細菌、病毒感染,極易發(fā)生CB急性期發(fā)作,部分患者也可因某些革蘭氏陰性菌或支原體感染誘發(fā)急性期發(fā)作[3]。
有文獻指出,CB患者病毒感染后,對呼吸道上皮細胞代謝造成影響,破壞患者呼吸系統(tǒng)防御能力,進而激發(fā)細菌感染,誘發(fā)CB急性發(fā)作[4]。因此,臨床中對CB急性發(fā)作患者的治療關鍵在于抗感染治療;感染控制后,予以對癥治療,達到治療目的。
鑒于此,本研究對觀察組患者在基礎治療上,采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霧化吸入+氨溴索治療;氨溴索作為臨床常用的祛痰劑,其屬于溴乙胺衍生物,能夠增強肺表面活性物質,促使呼吸道黏液分泌,增強纖毛運動,利于排痰;藥理學特性分析,其經過多種生物學效應,發(fā)揮溶解黏痰作用,抑制粘液腺內與支氣管壞狀細胞酸性糖蛋白合成,降低機體唾液酸含量,使痰液粘滯性降低,為痰液排出、分泌物溶解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該藥物耐受性良好,藥物副反應小,僅對上部胃腸道由輕微不良反應,患者用藥安全性良好。此外,該藥物可提高分泌物中、肺組織內抗生物藥物濃度,縮減抗生素藥物使用時間。
乙酰半胱氨酸是臨床常用藥物,其具有顯著的抗氧化作用,屬于一種高效的抗氧化劑,其主要通過GSH-過氧化氫酶作用,及補充抗氧化物谷胱甘肽濃度,使脂質過氧化物與H2O2生成有效降低。其作為粘液溶解劑,膿黏稠分泌、溶解黏液作用顯著,同時一直細菌增生、促進纖毛運動,減輕炎性反應,且用藥后對黏膜刺激性低,在支氣管肺炎中是一種有效、安全的輔助藥物。同時有文獻指出,乙酰半胱氨酸可促進合成分泌免疫蛋白與補體,對IL-6、TNF-α的釋放抑制效果顯著,可有效增強患者自身免疫能力,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平衡;同時該藥物可提高血液中C3、IgM、IgG、IgA等抗感染相關抗體含量,提高抗炎作用,快速緩解病癥[5]。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療效對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癥狀緩解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將霧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γ+氨溴索聯(lián)合用藥,可起到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達到解除痙攣、平喘、止咳化痰、增強抵抗力,且有助于抑制病毒生長,提高抗感染治療效果,控制炎癥,提高療效。
綜上所述,對CB急性發(fā)作期患者使用聯(lián)合藥物治療,效果良好,可快速緩解病癥,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