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芹
(山東省醫(yī)學科學院附屬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31)
細菌性結膜炎是臨床常見的眼科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起病迅速、雙眼同時起病、明顯刺激癥狀等特點[1]。目前臨床主要采用抗菌藥物滴眼治療,但近些年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滴眼治療藥物越來越多,且耐藥性也越來越高,因此選擇何種藥物效果更好還存在較大的爭議[2]。諾氟沙星和氯霉素滴眼液都是臨床常用的細菌性結膜炎滴眼治療藥物,本研究就選取我院收治的細菌性結膜炎患者100例分組治療,對比兩者治療效果,現(xiàn)將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細菌性結膜炎患者100例,根據(jù)不同治療藥物分為兩組,對照組(n=50)接受氯霉素滴眼液治療,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18-75歲,平均(42.15±0.84)歲;病程1-5d,平均(2.34±0.55)d;觀察組(n=50)接受諾氟沙星滴眼液治療,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18-78歲,平均(42.24±0.82)歲;病程1-5d,平均(2.35±0.48)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納入標準:①符合細菌性結膜炎診斷標準者;②有完整的角膜上皮;③對本研究藥物無過敏者;排除標準:①嚴重器質性病變者;②感染性疾病者;③免疫系統(tǒng)異常者;④精神類疾病者。
1.2 方法。對照組接受氯霉素滴眼液(永光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685,規(guī)格:8 mL)治療,外用,滴入眼瞼內,1-2滴/次,3-5次/d;觀察組接受諾氟沙星滴眼液(武漢五景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1099,規(guī)格:8 mL:24 mg)治療,外用,滴入眼瞼內,1-2滴/次,3-6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周。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淚液分泌實驗和淚膜破裂時間以及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頭痛、視力模糊、頭暈、視神經(jīng)乳頭炎、視神經(jīng)炎)發(fā)生情況。臨床療效:根據(jù)臨床癥狀積分評價,臨床癥狀積分:0分:無臨床表現(xiàn)者;1分:眼瞼濕潤、微量分泌物、輕度充血和疼痛;2分:溢淚明顯、分泌物嚴重、眼部血管多數(shù)擴張充血、中度疼痛;3分:嚴重流淚、分泌物影響視力、血管擴張充血明顯、重度疼痛。無效:治療后臨床癥狀積分下降<60%;一般:治療后臨床癥狀積分下降60%-90%;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積分下降≥90%[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選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設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淚液分泌實驗和淚膜破裂時間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淚液分泌實驗和淚膜破裂時間均明顯改善,觀察組改善程度明顯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淚液分泌實驗和淚膜破裂時間對比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淚液分泌實驗和淚膜破裂時間對比
指標 時間 觀察組(n=50)對照組(n=50) t P淚液分泌實驗(mm)治療前 7.76±1.06 7.77±1.05 0.0474 0.4811治療后 12.80±1.58 10.94±1.23 6.5685 <0.0001淚膜破裂時間(s)治療前 7.00±0.58 7.02±0.55 0.1769 0.4300治療后 26.14±2.06 22.47±2.44 8.1266 <0.0001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n(%)]
細菌性結膜炎主要由細菌感染引起,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結膜充血、眼瞼浮腫、眼部異物感等,該病多發(fā)于春秋二季,一般通過分泌物入眼、手指接觸等途徑感染,在人群集中環(huán)境匯總傳染率較高[4]。細菌性結膜炎主要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革蘭氏陽性菌,既往臨床主要通過生理鹽水聯(lián)合相應的抗菌藥物對結膜囊進行沖洗治療,具有較好效果,但隨著近些年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部分致病菌的耐藥性越來越高[5]。
諾氟沙星是目前常用的廣譜抗菌藥,很適用于細菌性結膜炎治療,研究顯示,諾氟沙星針可有效抑制需氧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給藥后能結合細菌DNA螺旋酶上A亞單位,抑制其螺旋酶活性,讓細菌失活,阻礙其生長繁殖,達到抗菌效果,且抗菌活性較氯霉素滴眼液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