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
(吉林國文醫(yī)院,吉林 公主嶺 136100)
消化道腫瘤已成為危急機體生命安全的內科惡性腫瘤,具有隱匿性和發(fā)病緩慢的特性,若表現(xiàn)為明顯癥狀表現(xiàn),則證明機體已步入腫瘤中晚期,在抑制后續(xù)治療效果的同時,引起機體生活質量的下降。而化療為常見消化道腫瘤治療方式,雖可有效滅殺腫瘤細胞,但卻存在高復發(fā)率的風險。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藥物輔助治療,則可起到預期治療效果,例如奧美拉唑和還原型谷胱甘肽,但二者治療效果還有待商榷[1]。對此,隨機抽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時間段內診療的110例消化道腫瘤患者,探討消化道腫瘤化療輔以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的臨床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1 基本資料。隨機抽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時間段內診療的110例消化道腫瘤患者,劃分為A組55例、B組55例。即A組患者中,男29例,女26例;年齡為46-75歲,平均(57.22±2.13)歲。B組患者中,男28例,女27例;年齡為45-74歲,平均(56.62±2.48)歲。各數(shù)據(jù)間比較相似(P>0.05)。
1.2 方法。A組采用化療+奧美拉唑治療模式,B組采用化療+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模式,具體內容如下:化療。以200 mg/m2亞葉酸鈣、80 mg/m2順鉑,對患者予以靜滴給藥,時間約為2 h;以500 mg/m2劑量,靜推5-氟尿嘧啶藥物,再持續(xù)靜滴給藥,劑量為2400-3000 mg/m2,時間約為46 h[2]。奧美拉唑(生產企業(yè):陳鑫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3922)。取藥物40 mL,和100 mL生理鹽水混合靜滴,保護機體胃黏膜組織[3]。還原型谷胱甘肽(生產企業(yè):重慶藥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0044)。取藥物1.8 g,和100 mL生理鹽水均勻混合;于化療前15 min靜滴給藥,時間可控制在15 min,1日1次,僅在化療日用藥,待化療療程結束時停止。若患者表現(xiàn)為嘔吐,可借助5-HT3受體阻滯劑,于化療前20 min給藥,再向20 mL生理鹽水向摻入10 mg阿扎司瓊,對患者予以靜注給藥[4]。持續(xù)用藥14 d,對比患者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對比患者總有效率、癥狀改善及生活質量評分、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即總有效率包括顯效(疾病基礎治療明顯改善)、有效(疾病基礎癥狀有所恢復)、無效(尚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癥狀改善及生活質量評分包括治療前、治療后量表評分,分數(shù)越高證明患者治療效果越佳;不良反應包括黏膜炎、肝臟損傷、腹瀉嘔吐[5]。
1.4 統(tǒng)計學處理。取統(tǒng)計軟件SPSS 20.0,對本文數(shù)據(jù)加以匯總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表示,組間數(shù)據(jù)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數(shù)據(jù)用卡方(χ2)檢驗。P<0.05時表明數(shù)據(jù)比較有意義。
2.1 對比患者總有效率。A組總有效率為85.45%,B組為98.18%,各數(shù)據(jù)間比較有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患者總有效率[n(%)]
2.2 對比患者癥狀改善及生活質量評分。治療前,患者癥狀改善及生活質量評分相似(P>0.05);但治療后,B組癥狀改善及生活質量評分較優(yōu)于A組,各數(shù)據(jù)間比較有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患者癥狀改善及生活質量評分
表2 對比患者癥狀改善及生活質量評分
組別 癥狀改善評分 生活質量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組(n=55)58.28±12.05 75.39±7.30 63.25±5.94 78.13±4.04 B組(n=55)57.45±11.28 86.25±6.30 62.57±6.01 88.60±3.31 t 0.3729 8.3524 0.5968 14.8670 P 0.7099 <0.05 0.5519 <0.05
2.3 對比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A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8.17%,B組為5.45%,各數(shù)據(jù)間比較有意義(P<0.05),見表3。
表3 對比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n(%)]
隨著生活方式和飲食方式的改變,消化道腫瘤患病率逐年增高,例如:口腔頜面部腫瘤,包括涎腺、黏膜和淋巴組織;皮膚組織,表皮腫瘤和皮膚附屬器腫瘤;口腔黏膜,常見鱗狀細胞癌、乳頭狀瘤;頜面部骨或軟骨腫瘤,包括骨瘤、骨肉瘤、軟骨肉瘤;口腔頜面部病變,常見嗜酸性淋巴肉芽腫?;熓窍滥[瘤患者常見治療方式,但5-氟尿嘧啶、亞葉酸鈣和順鉑等化療藥,均存在極高的毒副作用,不僅會對化療效果造成影響,還會降低機體耐受度。
例如:還原型谷胱甘肽為機體細胞組織肽類物質,可在直接刺激細胞組織的前提下,增強生物功能,加快脂肪和糖類物質代謝,還可于蛋白質代謝中起到自身價值。特別是在聯(lián)合奧美拉唑、5-HT3受體阻滯劑的前提下,保護胃黏膜組織,預防腹瀉嘔吐、黏膜炎和肝臟損傷等不良反應[6]。于藥代動力學思考中,還原型谷胱甘肽為生理因子,可在細胞質內合成,但肝臟為主要合成部位。動物藥理試驗中,可知還原型谷胱甘肽靜注給藥5h時,可達到血藥峰值;靜注60 min時,可在肝腎肌肉等組織中測出,少劑量存在于腦部,半衰期為24 h,常見清除方式為腎臟排泄、腎小球直接濾過。除此之外,還原型谷胱甘肽給藥期間,常見過敏癥、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上腹痛等狀況,但停藥后可自行消除;禁止存放在兒童觸及區(qū)域,但在孕婦、哺乳期女性用藥中的影響尚未明確。為更好保證患者用藥安全,在日常給藥過程中,禁止和下述藥物聯(lián)用,例如泛酸鈣、維生素B12和K3甲萘醌、四環(huán)素與抗組胺制劑等。
本研究中,A組總有效率為85.45%,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8.17%,B組為98.18%和5.45%,各數(shù)據(jù)間比較有意義(P<0.05)。B組癥狀改善及生活質量評分較優(yōu)于A組,各數(shù)據(jù)間比較有意義(P<0.05)。
總之,于消化道腫瘤患者中,以化療為基礎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模式,既可增強患者總有效率,還可改善癥狀表現(xiàn)和生活質量,預防或減少不良反應,應加大推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