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清廉
前不久,王女士在洗衣服端水時不小心導致腰痛突發(fā),被緊急送往醫(yī)院救治。經(jīng)檢查原來是端水方法與姿勢不正確,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發(fā)作。據(jù)報道,在醫(yī)院的骨科門診中,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激增,導致患者增多的原因很多,其中腰部受寒、腰部勞損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增加的重要因素。
天寒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病情加重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椎間盤的一種退行性變,在中老年人與年輕人中的發(fā)病率均很高。久坐辦公室、姿勢不正、不當運動、用力背抬重物、勞作時用力方法不當?shù)?,都可造成腰部急、慢性損傷,使肌肉對腰椎的保護功能下降,極容易引發(fā)腰酸背痛等癥狀。
冬季寒濕侵襲,會導致腰背部肌肉緊張痙攣,小血管收縮,引發(fā)腰椎局部肌力平衡失調,促進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因而引發(fā)與加劇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癥狀。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體質虛弱,更容易受到冬季風寒之邪的侵襲,使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fā)病率猛增。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保健須知
防寒保暖 冬季直至初春階段,氣溫變化頻繁劇烈,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每天應注意收聽天氣預報,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要做好頸部、腰部與背部的保暖。另外,要盡量防止感冒的發(fā)生。因為冬季感冒咳嗽、打噴嚏時,腹壓增加,容易加大腰椎間盤內的壓力,拉傷背部肌肉,進而加重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
適度鍛煉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冬季鍛煉有利于舒筋活絡、調和氣血、增強體質,但鍛煉一定要有度。一是“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有利于護陽保陰、精氣閉藏。特別是雨雪、大霧、大風的天氣最好不要外出鍛煉,以免引發(fā)意外傷害,可在室內進行適當活動。二是運動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以散步、慢跑、跳舞、打太極拳、做操等輕緩運動為好,使微微汗出,防止汗出過多耗散精氣、傷損陽氣。
調攝飲食 冬季的飲食宜溫宜暖、宜低脂低鹽、營養(yǎng)豐富多變化。少吃生冷、黏滯和煎炸、熏烤類食物。冬季是進補的最佳季節(jié),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可根據(jù)自身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食用一些具有補益作用的食品。寒性體質、平時怕冷怕風經(jīng)常手腳冰冷的患者,宜適當多食用一些溫性的食物,如羊肉等;虛弱體質表現(xiàn)為腰酸背痛、倦怠乏力的患者適合食用一些有益氣養(yǎng)血作用的食品,如人參、黃芪、大棗、當歸之類。此外,還應多食用些牛奶、蝦皮等有補鈣作用的食品,有益強筋壯骨。
加強保護 患者鍛煉時要謹慎小心,防止因路滑等原因發(fā)生跌倒,引發(fā)意外傷害;在日常生活中,背抬重物要量力而行,不可逞強;提東西時要注意保持身體平衡,不要一手提拿重物;要盡量減少彎腰動作,撿取物體時要身體靠近物體蹲下?lián)烊?,兩手端盆子或提拿重物時,要蹲下屈膝彎腰,不可直接彎腰提取;早晨起床時,應先通過挺腰、抬腿等動作放松腰部,然后側臥用胳膊支撐身體起床;休息時,可以多做腰部環(huán)繞運動:兩手叉在腰部,以腰椎為軸心水平方向轉動身體,并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條件控制轉動的幅度和速度。
重視按摩 平時可多進行一些腰部按摩,方法是大拇指在前,卡在腰部,然后用其余四指在腰部上下左右及腰椎部位進行揉壓按摩,或半握拳捶打腰部,每次3~5分鐘,促進腰部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肌肉松弛。
避免久坐久立 中醫(yī)認為“久立傷骨”“久坐傷肉”,特別是穿著高跟鞋的女士,站久了就應坐一坐。需長時間坐著的人首先應選一把讓自己感到舒適的椅子,工作時要注意保持正確的坐姿,必要時可在腰部放一個小枕頭或靠墊,減輕腰部疲勞。工作時許可的話,每1 小時左右應起來活動活動,打個哈欠、伸個懶腰,或在室內走動走動,使身心放松。退休的老年人不管是打麻將或看電視,都應避免坐的時間太久,建議經(jīng)常起來活動活動,以免誘發(fā)或加重腰椎間盤突出癥。
床非越硬越好 實踐證明,床過于松軟,身體深陷,不但易使病情加重,而且翻身等活動也比較困難。主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睡硬板床。但床也不是越硬越好,床太硬不但不舒適,還容易引發(fā)身體疼痛,容易對脊椎形成慢性損害。所以,床應軟硬適中。
及時進行治療 患了腰椎間盤突出癥要及時進行治療,現(xiàn)在腰椎間盤突出癥已經(jīng)不算什么頑癥,即使比較嚴重,也可通過骨科微創(chuàng)手術快捷、安全地加以治療,解除突出的腰椎間盤對神經(jīng)根及血管的壓迫,從而緩解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