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清 張艷華 孫其志
筆者對襄陽市結核病防治院收治的20例嬰幼兒卡介苗接種后異常反應的處理方法和處理結果總結分析如下。
1.研究對象: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襄陽市城區(qū)(包括襄城區(qū)、樊城區(qū)、高新區(qū)、東津新區(qū)和魚梁洲開發(fā)區(qū))共有257 444名新生兒接種卡介苗,其中接種卡介苗后出現(xiàn)異常反應的嬰幼兒共20例,均就診于我院。
2.患兒一般情況:20例嬰幼兒中,男13例,女7例;年齡2~11個月,中位年齡5個月。
3.異常反應發(fā)生情況:左上臂注射部位局部反復出現(xiàn)炎性分泌物6例,左上臂膿腫形成或膿腫破潰11例,腋下淋巴結腫大或破潰3例。硬結平均直徑為(4.0±0.8) cm。20例患兒均無咳嗽、咳痰及發(fā)熱等全身中毒癥狀。
6例左上臂注射部位局部反復出現(xiàn)炎性分泌物的患兒,經(jīng)每天2次涂抹龍膽紫或硼酸,連續(xù)15~40 d(中位時間22 d)均獲得治愈。
11例左上臂膿腫形成或膿腫破潰的患兒中,9例采用單純手術刀或手術剪充分切開排膿、抽液和充分清理干凈干酪壞死物后,再用異煙肼針劑(0.1 g)與利福平藥粉(0.15 g)混合后制成的引流紗條局部填塞換藥,2~3 d局部換藥1次,8~15次(中位次數(shù)11次)后獲得治愈;另2例同時口服異煙肼(15 mg/kg,1次/d,共服用3個月)后獲得治愈。
3例腋下淋巴結腫大及破潰患兒,其中1例采用手術刀與手術剪充分切開排膿、抽液和充分清理干凈干酪壞死物后,再用異煙肼針劑(0.1 g)與利福平藥粉(0.15 g)混合后制成的引流紗條局部填塞換藥,2~3 d局部換藥1次,換藥23次后獲得治愈,該例患兒在進行上述治療的同時口服異煙肼聯(lián)合利福平(異煙肼15 mg/kg,利福平20 mg/kg,口服,均為1次/d,共服用3個月),使得轉(zhuǎn)歸良好;另2例愈合不佳的患兒采用腋下淋巴結結核病灶清除術治療,同時給予口服異煙肼15 mg/kg和利福平20 mg/kg治療,均為1次/d,3個月后治愈。
卡介苗是一種經(jīng)過人工培養(yǎng)的無毒牛分枝桿菌懸液制成的減毒活疫苗,對預防粟粒性結核病、結核性腦膜炎有顯著效果,接種卡介苗是我國計劃免疫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盡管卡介苗安全性良好,但受到卡介苗本身的生物特性、接種劑量、接種途徑,以及人體特異性免疫過程差異等影響,也可能會導致兒童出現(xiàn)接種部位匯流區(qū)淋巴結腫大、膿腫、潰瘍等異常反應??ń槊缃臃N后,約0.05%~0.2%的患兒淋巴結腫大最大直徑超過1 cm 或發(fā)生膿腫、潰瘍破潰,稱為卡介苗反應性淋巴結炎。反應性淋巴結炎是卡介苗接種后最常見的異常反應,屬于良性過程,??勺杂话悴粫绊懡】祷純赫0l(fā)育;但也有部分患兒由于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局部反應較強,淋巴結腫大明顯伴破潰流膿、經(jīng)久不愈。對于這類患兒,既往大多數(shù)??漆t(yī)生多采取手術切除病灶或行抗結核藥品治療[1]。
筆者結合平時積累的經(jīng)驗,認為應該采取如下措施對患兒進行治療:(1)對于卡介苗接種后局部反復出現(xiàn)炎性分泌物與結痂交替出現(xiàn)的患兒,可局部涂抹龍膽紫或硼酸,直至局部無明顯分泌物,痂皮自然脫落為止[2]。(2)一般腋下硬結平均直徑小于1 cm者可不進行特殊處理;硬結平均直徑大于1 cm者,同時形成膿腫或膿腫破潰者,可用一次性注射器將膿液盡量抽出;當硬結有破潰趨勢時,要采用手術刀或手術剪充分切開排膿,同時充分清理干凈干酪壞死物后采用異煙肼針劑混合利福平粉的引流條進行換藥。(3)加用口服抗結核藥品。但在抗結核藥品治療的同時要注意護肝藥品(如水飛薊賓)的使用,預防肝功能受損。(4)對愈合不佳的患兒需進行外科手術清除,但均需配合口服抗結核藥品才能徹底治愈。
對于嬰幼兒接種卡介苗后出現(xiàn)的異常反應,經(jīng)過積極處理一般均可以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