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雯 王曉燕
佑佑從幼兒園回來,聽到他咳嗽,我便說:“你這樣去幼兒園可怎么辦?要趕快好起來?!庇佑颖犞笱劬粗遥袷窍氲搅耸裁?,突然來了一句:“媽媽,今天老師打我了?!蔽乙惑@:“怎么打的?”佑佑邊在空中用力地?fù)]動小手,邊說:“像這樣!”我又一驚!再次確認(rèn):“老師是不小心碰到的,還是故意的?!彼芸隙ǖ鼗卮鹗枪室獾摹!盀槭裁??”我趕忙問?!耙驗槲铱人浴!薄翱人跃痛蚰銌幔俊蔽蚁脒@邏輯不通啊?!澳銢]有調(diào)皮搗蛋嗎?”“媽媽,我乖的,老師沒有打別人,就打了我。”“打了哪里?”佑佑吃力地用手蹭著自己的后背:“這里?!薄笆遣皇强人缘臅r候老師打的后背?”他連連點頭。我立刻糾正了佑佑的用詞:“那不是打,是拍背,老師在幫助你把痰咳出來?!庇佑舆@才明白,同時,我的心才落下來。
教師心語
事情經(jīng)過是這樣的:佑佑在午餐的時候,咳嗽很厲害。我先讓他喝些湯緩解咳嗽的癥狀,但是佑佑越咳越厲害了,我湊近貼著孩子的后背聽了聽,發(fā)現(xiàn)有痰,于是拍拍他的背以幫助他把痰吐出來。拍了三次后,孩子把痰咳出來了,可以正常進(jìn)餐了??吹剿馨扬埐硕汲怨猓液芨吲d。事后,我給佑佑媽媽發(fā)消息,告知孩子在園也有咳嗽的情況,讓家長回家后多關(guān)注。
小班幼兒開始具有最初步的對社會規(guī)則、行為規(guī)范的認(rèn)識,能做最直接、簡單的道德判斷。他知道老師這樣做是為了他好,所以在敘述的時候并沒有哭泣或者恐懼,而是簡單地描述老師的動作。雖然孩子掌握一些常用詞,但對詞意的理解較膚淺和具體,再者不知道老師為什么要“打”他。我也反思:或許其他小朋友也會認(rèn)為老師“打”了佑佑呢!所以也提醒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注重細(xì)節(jié),及時和孩子溝通,更密切關(guān)注孩子們的感受!也很感謝家長對我們的信任。讓我們攜手用責(zé)任和愛心編織著充滿愛的搖籃,讓愛與尊重的種子在幼兒園生根、發(fā)芽。
家長心語
孩子上幼兒園以后,我經(jīng)常和他聊關(guān)于幼兒園的一切,有關(guān)于老師的,有關(guān)于游戲的。作為家長,我一方面非常相信孩子說的話,因為孩子不會說謊;另一方面,能第一時間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狀態(tài)、情緒和行為。在對話時,我都注意給予孩子正向的積極的引導(dǎo),比如:“真的嗎?那太有趣了,說不定以后還能玩到更多的游戲?!?/p>
面對這種很意外的話題,基于長期對幼兒園生活的了解,我越來越相信老師。在選擇相信的情況下,我會冷靜地提出疑問,詢問細(xì)節(jié),觀察孩子在講述事情時的情緒,而真相讓我很感動。感謝老師的辛苦付出,也希望家長們能信任一線老師,避免惡意揣測老師的行為,質(zhì)疑老師的品德。家長是老師們在崗位上辛勤付出的最強有力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