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
摘要:游戲貫穿幼兒一日生活,是幼兒期最典型的活動。在《指南》精神指導下遵循“以幼兒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這就要求我們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寬松、愉快的游戲環(huán)境,提供豐富適宜的游戲材料。讓幼兒在自發(fā)、自由、自主的“真游戲”中獲得身心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指導策略、環(huán)境、自主性游戲
一、什么是自主游戲
自主游戲是幼兒依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由地選擇、開展游戲,并在其中自發(fā)交流互動的過程。自主游戲有兩項基本前提,一是幼兒應當處在幼兒園構建的游戲環(huán)境當中,二是自主游戲應當以幼兒的快樂和滿足作為目的,由幼兒自由開展,體現的是幼兒的意愿?!吨改稀分忻鞔_的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環(huán)境中進行的?!边@就點明了幼兒學習的主要特點是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自主游戲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自由活動、自由游戲。它是指幼兒可以自由的選擇想玩的內容,自己主導游戲,自由選擇同伴,而不是由教師指定。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觀察孩子們的游戲行為,適時介入。
二、創(chuàng)設自主游戲氛圍,支持幼兒自主游戲
理解幼兒的游戲行為和心理,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愉悅、自主的適宜的環(huán)境是幼兒真正自主游戲的前提保證。這就需要教師明確自己定位,既不能過分干預,也不能放任不管。幼兒自主選區(qū)的同時,根據人數的多少協(xié)商是否可以互相換著玩,允許幼兒跨區(qū)使用游戲材料,但是做到用完放回原位。升入大班后,孩子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有些幼兒不愿意接受教師在游戲中的“指導”。這就更加需要教師有策略的放手,走進孩子,學會用孩子的語言和他們溝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結合幼兒年齡特點理解幼兒,適時介入。在大班上學期我們開展的“故事表演屋”的主題活動,我讓孩子們自由選擇故事進行表演,通過繪畫投票的方式最終確定了“白雪公主”這個童話故事。后續(xù)的服裝設計,人物出演,道具準備和活動策劃我也作為引導者,幫助幼兒提供經驗,激發(fā)幼兒興趣。當教師做好調整后,你會發(fā)現孩子會帶給你更多的驚喜。
三、營造有利于幼兒發(fā)展的自主游戲環(huán)境
幼兒園室內空間狹小,為使幼兒能更在更充分的游戲空間活動,我們創(chuàng)設了建構、美勞、科學等許多的功能室。班級主題活動中做到師幼共同參與,突破單純的桌面游戲,并充分利用室外樓道等空間,讓每一寸空間都得到充分利用。
(一)區(qū)域共享,打破常規(guī)限于本班活動
將樓道空間充分利用,傳統(tǒng)幼兒園區(qū)域有著班級的界限,游戲材料也僅限本班幼兒,為了使幼兒有更大的游戲空間,可以嘗臨近班級的材料共享。而樓道建區(qū)這一想法更是使孩子們興奮不已,例如主題活動“故事表演屋”把樓道也作為游戲場所,在樓道建起了“美麗彩虹大舞臺”,美工區(qū)幼兒制作衣服,樓道作為換衣間和走秀表演區(qū)。
(二)合理利用室內空間,靈活調整
使桌面和地面相結合,將桌椅或者玩具櫥作為游戲活動區(qū)的劃分和遮擋,而空出的地面空間就可作為積塑區(qū)、紙筒等材料搭建、拼擺的游戲場地。區(qū)域共享打破班級界限,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參與不同的群體活動。孩子們自己出主意、想辦法,區(qū)域游戲由室內走向室外,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空前高漲。而活動空間的使用被全園幼兒共享的轉變,促進了幼兒五大領域的發(fā)展。
四、提供豐富、適宜的操作材料
幼兒是游戲的的組織者和主導者,為了支持幼兒自主游戲的開展,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材料也是至關重要的。
(一)材料投放與主題活動相呼應
我們在投放材料時并不是越多越好。根據對幼兒活動的觀察,投放具有科學性、目的行和針對性。設定主題前,師幼共同探討目標、開展的活動,投放相應材料。我們在中班“秋天的農作物”這一主題活動中,在益智區(qū)投放各類農作物圖片、模型。在美工區(qū)提供油畫棒、彩泥等。在制作區(qū)提供玉米皮制作小花。在圖書區(qū)為幼兒提供關于農作物生長以及種植的各種圖書。
(二)提供低結構的生活化材料,變廢為寶
低結構材料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幼兒按照自己意愿自主選擇喜歡的材料,自由結伴。投放的材料投放應以自然材料、廢舊材料及其之間的組合為主,以成品的高結構材料為輔。教師在合理設置活動區(qū)環(huán)境的基礎上,更應該具體分析所需的玩具材料,深入探索玩具材料的功能和特點,有計劃、有目的的調整和投放。盡可能的引發(fā)幼兒多思考、多探究,充分發(fā)揮游戲的多種功能。
(三)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投放材料
而投放材料要堅持層次性原則,適宜的材料,指的是與年齡特點、水平發(fā)展,思維特點相適宜。為每個年齡段的幼兒投放滿足需要的材料,如小班的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需求的材料與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因此教師要投放大小適中、顏色鮮艷、形象生動、逼真的的主體材料。中、大班幼兒逐漸從具體形象性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成品過多反而會限制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因此材料要逐漸增加挑戰(zhàn)性。
五、調整策略,有效開展自主游戲
幼兒的一切活動都源于游戲,為了幼兒順利的開展自主游戲,我們更應該以“指南”精神為主導成為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徹底改變陳舊的教育模式,做到不過分干預。我們總是希望孩子們在游戲中學到些什么,所以往往總在不經意間就想“控制”幼兒,讓他們按照我們的設計意圖做,其實這樣是大錯特錯。時間一長,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會逐步退化,游戲的主動性更會慢慢變淡,那么自主游戲的權利在不經意間就被剝奪了??梢?,樹立正確的幼兒觀是保證幼兒“真游戲”的基本條件。了解幼兒心理、理解幼兒行為將游戲融入到一日生活中,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自主游戲強調對幼兒主體地位的尊重,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愿、感受,為幼兒創(chuàng)造自由安全的環(huán)境。教師充當合作者、觀察者,在和諧的氣氛中幫幼兒解決游戲中的困難,融入幼兒,建立民主、輕松、平等的師幼關系。
參考文獻: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的新視點 王春燕-《期刊 》-2008
讓區(qū)域活動成為孩子們心中喜歡的一位“導師” 劉洪飛-《期刊 》-2018
大班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介入策略的探究 曹薈-《期刊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