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玲
【摘要】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課堂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其自身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對小學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在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下,通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班級管理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成為了目前小學班主任的核心發(fā)展方向。鑒于此,主要闡述了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基本內容,并對其和諧關系的構建方式進行了全面探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策略
一、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基本概述
(一)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定義
簡單來講,所謂的和諧關系,其實指的是事物和現(xiàn)象各個方面完美的配合、協(xié)調和多樣的統(tǒng)一,而這種關系在師生之間,則具體表現(xiàn)為在日常的班級運轉過程中,師生之間努力形成的一種以班主任和學生心理相容為核心的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理解、相互關愛、共同促進的師生關系。
(二)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內涵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基層教育部門對教育工作者的教學任務和教育目標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小學班主任作為小學班級課堂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其自身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對小學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故此,為從根本上促進當代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建立師生之間和諧關系是當前小學班主任各項工作開展的重要基礎和根本前提,從目前來看,班主任與小學生之前和諧關系的內容具體包含以下幾方面:
其一,互相尊重。在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而班主任是課堂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因此從某方面來講,小學生與班主任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即使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但在人格上與教育工作者也是平等的。因此,小學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就是師生之間互相尊重的體現(xiàn),即在班級的管理過程中,小學生既要尊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同樣的班主任也要尊重小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
其二,師生間的溝通交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課堂教學主體由傳統(tǒng)的教育工作者轉變?yōu)榻逃龑W習者,這種教學主體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也顯著提高了基層教育部門對教育工作者教學任務和教育目標的基本要求,而小學班主任作為與班級的管理者,其自身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小學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造成一定影響。在班級的管理過程中,為了有效促進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班主任需全面充分了解班級內學生每個人的個性、性格和心理,從而在與其溝通過程中,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避免懼怕、仇視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進而為班主任后續(xù)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其三,師生間的互相接納。經(jīng)大量教研數(shù)據(jù)可知,小學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和諧關系的構建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兩者之間對對方的接納度,換言之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對對方的接納度越高,在內心深處就越容易形成一種相互理解、相互依偎的情感,為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的同時也為班級環(huán)境的良好創(chuàng)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的意義
在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下,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其自身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對班級的管理工作和學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為從根本上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工作者質量和工作效率,與班級學生建立良好的和諧關系成為了目前班主任的核心教育發(fā)展方向。經(jīng)大量教研數(shù)據(jù)可知,和諧關系的構建,在一定程度上不僅能為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除此之外,還具有以下顯著優(yōu)勢:有助于促進學生高效學習、有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有助于良好學風的形成。
二、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的基本策略
(一)全面了解班級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與其進行溝通和交流
在日常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為從根本上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工作質量和工作下效率,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成為了現(xiàn)階段小學班主任未來的核心發(fā)展方向。一方面,班主任要加強對班級學生的了解,清楚地知曉班級每位學生的性格、愛好、家庭情況,從而為其在日后溝通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溝通技巧,提高溝通質量和溝通效率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另一方面,在日常的班級正常運行過程中,班主任還要提高自身的主動意識,即主動地去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從而在拉近師生之間距離的基礎上,為師生之間朋友關系的建立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尤其是對于一年級班主任來講,由于學生剛到一個新環(huán)境中,有些恐慌。為此,小學班主任需要定期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從而在引導他們適應學校生活的同時,慢慢地消除恐慌,進而為師生之間良好溝通的和諧關系的形成打下了堅實基礎。除此之外,在日常的班級時間,班主任可通過組織一些同學比較感興趣的班級活動,以期通過這種活動的開展,拉近與學生之前的距離,從而使學生更為親近自己,愿意接受教導,為教育的“無痕”滲透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二)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善于發(fā)現(xiàn)每位同學的閃光點
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換句話說,也許在日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的一句無心之語就會對一個人的一生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在當前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下,小學班主任需做到尊重每一位同學的個性發(fā)展,即在班級的管理過程中,不僅要避免傳統(tǒng)的“打罵”“侮辱”等行為的發(fā)生,與此同時,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想方設法地提供讓他們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鼓勵學生展示自己,大膽實踐,從而在增強他們自信心的基礎上,為和諧關系的構建,奠定良好基礎。
(三)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為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良好條件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心理和生理成長和發(fā)展的時期,活潑好動且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從而對自身發(fā)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為最大程度地保障小學生的正向化發(fā)展,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的管理過程中,需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即做到“寬管”和“嚴管”相結合,對待學生較為嚴肅問題,班主任需嚴格管理、嚴格要求,而這里的“嚴”并非是嚴酷、嚴厲,而是對管理標準的嚴要求。與此同時,現(xiàn)階段小學生雖然年齡較小,但是自尊心卻極強,因此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為后期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礎,班主任在進行管理工作時需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政策方針,通過開展人性化的管理防水,在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的基礎上有的放矢的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為小學生的良好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下,基層教育部門對教育工作者的教學任務和教育目標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班級管理作為影響小學事業(yè)整體發(fā)展的因素之一,其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率受到了社會各界及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因此,為從根本上提高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效益,構建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成為了目前班主任的主要核心工作發(fā)展方向,即小學班主任和學生需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接納的基礎上,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為師生之間關系和諧的構建與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洪晶.試論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6):114.
[2]周培芬,邱微.論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西部素質教育,2015,(12):111.
[3]潘曉敏,劉光,韋蘭嬌.論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儷人,2015,(23):19.
[4]蔣秀琴,王桃英.善待學生的錯誤——小學班主任如何與學生進行溝通[J].教育博客,2009,(0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