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娣
摘要:杜威曾說:“教育來源于生活,教育是不能離開社會生活背景的?!闭n堂上,積極倡導生活化教學,可點燃學生對學科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有學習自信心,獲得優(yōu)異課業(yè)成績。同時,在生活化教學氛圍下,學生們的課堂發(fā)言情況也將得到改善。本文,將針對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具體實施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
古語有云:“生活即教育?!痹趯Α吧罴唇逃苯逃砟钔茝V中,尚存在著生活實例運用頻率不高、運用意識不強的問題,且對生活化教育的關注不夠,缺乏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造成學生漸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針對這一種情況,要堅定回歸生活這個教育目標,堅持主體性、科學性、開放性等原則開展生活化教學。
一、巧用社會熱點
愛因斯坦曾說:“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yǎng)有獨立思考的人,而他們要把為社會服務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標。”社會是學生生活的一個重要環(huán)境,基于社會快速發(fā)展背景下,衍生出了許多與生物學相關的社會熱點。課堂上,可巧妙利用社會熱點加深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讓他們在生活感悟中了解一些生物實事,且促使他們能夠主動關注社會,用生物學知識解讀社會話題。同時,將社會熱點作為課堂切入點,可真正開啟學生興趣大門,讓他們高度關注生物學。
舉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在《拒絕毒品》一課教學時,可將鏡頭聚焦到社會熱點上,用多媒體呈現(xiàn)騰訊網(wǎng)關于“公安提醒:父母必看!新型毒品悄悄接近孩子,一沾皮膚就中毒”的社會熱點報道,引入警方破解的新型毒品——LSD社會案件,結合這個社會熱點,讓學生認清社會上新型毒品泛濫的嚴重趨勢。接著,請學生認真閱讀社會熱點報道,向他們提問:“毒品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面對這個社會熱點,學生們將獲得較深的感觸,回答道:“吸食毒品會讓人變得骨肉如柴,甚至會走向家毀人亡的道路?!碑攲W生認識了毒品的危害以后,可為他們展示近幾年公安禁毒部門公布的吸毒人員統(tǒng)計圖,引發(fā)他們對吸毒人數(shù)逐年攀升的深入思考。整個教學過程,通過利用社會熱點,可引發(fā)學生對社會生活的關注,讓他們通過關注社會生活了解到毒品危害,憎惡毒品,銘記“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二、巧用日常情境
教育與人類生活是相伴而生的。日常生活情境的導入,符合生活化教學理念。利用生活情境開展教學,引發(fā)學生對情境中問題的思考,可加深他們對生物學的體驗,讓他們熟知課堂新知。在對日常生活情境進行運用時,可采取角色扮演教法,根據(jù)生活情境精心挑選“演員”,要求他們在情境中真實表達情境角色感受,真切感知課堂教學內容。除“演員”以外,扮演“觀眾”的學生也將通過觀察情境獲得相關直觀的生物學體驗。
例如,在《傳染病》一課教學時,可先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常見傳染病。期間,學生們將總結出感冒、腳氣病、水痘、狂犬病幾種有流行性、傳染性特點的傳染病。當學生對傳染病有了一定了解以后,可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日常情境:A同學得了流感,但他沒有請病假,始終堅持到教室里上課。幾天后,由于這名同學不停地在教室里打噴嚏、咳嗽,幾名體質較弱的學生都患上了流感?;谶@樣一個情境下,請一名學生扮演A同學,4名學生扮演體質較弱的學生角色,將這個日常生活情境真實呈現(xiàn)出來。接著,結合這個情境,提出一個問題:“流感為什么會在班級里流行?”根據(jù)情境體會,學生們將準確回答出:“因為已經(jīng)具備了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痹谶@里,通過利用日常情境開展教學,加深了學生對傳染病知識的理解。
三、巧用生活實例
布魯納認為,在教學中,學生應是知識的探索者。為使學生主動探索課堂知識,形成內在學習動力,要把握好對生活實例的引入。生活實例,主要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請學生討論生活實例中相關生物學,可喚醒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調動他們主動探索新知,深刻認識書本知識。同時,巧妙引入生活實例,可激起學生對生活的探討,讓他們對教材內容學習產(chǎn)生濃厚興趣。
對于扎根于現(xiàn)實生活中生活實例的引入,可結合《關注健康》這一節(jié)課教學內容,先以圖片形式呈現(xiàn)藥品說明書上印有的“慎用”、“禁用”、“忌用”等內容,用藥品說明書內容提醒學生不能亂吃藥品。接著,可順勢引出下面幾個生活實例:
1.遇到小病,根據(jù)經(jīng)驗判斷自行購藥。
2.遇到小問題,選擇利用網(wǎng)絡自己解決。
3.生病時,不看說明書藥物劑量規(guī)定,憑經(jīng)驗自己服藥,經(jīng)常超出用量。
結合上述生活實例,引發(fā)學生對亂用藥的深入思考。隨即,請他們舉例說明常用藥物,說一說如何安全用藥。此環(huán)節(jié),可通過利用生活實例開展教學,幫助學生建立起健康新概念。
四、巧用故事情節(jié)
斯大林曾說:“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币氚缪莺谩办`魂工程師”的角色,應在生活化教學中利用好故事教育作用。初中生喜歡聽故事,課堂上,利用與生活相關的故事導入新課,可讓課堂教學內容變得趣味十足。聽故事過程中,學生們不僅能加深對抽象生物學知識的理解,還將在相對輕松的氛圍下積極探索故事中的哲理。
對于故事情節(jié)的引入,可結合《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艱巨使命》這一節(jié)課教學內容,為學生講述這樣一個小故事:自1933年開始,喬治·夏勒博士就開始致力于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在第一線工作中,他成功揭示了非洲獅子、大猩猩和亞洲野羊、藏羚羊的保護問題……喬治·夏勒博士的故事是發(fā)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當學生聽了這個故事,有了感觸以后,可請他們說一說:“如今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主要是什么?”結合這個故事,學生們將談到:“人們總是缺少喬治·夏勒博士身上的保護生物多樣性使命感,最終令動植物處于瀕危狀態(tài)……”此環(huán)節(jié),可加深學生生物多樣性保護觀念。
綜上可知,教育的中心是生活,生活決定教育。課堂上,要根據(jù)教材內容,巧妙引入一些生活熱點,用社會熱點解讀生物學知識。同時,要聯(lián)系學生已有生活經(jīng)驗,基于喚醒他們生活經(jīng)驗基礎上,利用生活情境、生活實例或者趣味故事開展教學,讓學生在生活里認識學科知識,了解生物學本質。
參考文獻:
[1]羅永強.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探索[J].考試周刊,2019 (14).
[2]陳遠輝.實現(xiàn)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35):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