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兵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了“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強調高校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明確指出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總要求。因此如何在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新時代高校必須思考和回答的問題。
一、高校加強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
1.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zhàn)略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yǎng)成、制度保障,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精神文化產品創(chuàng)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fā)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睂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而塑造中國精神和凝聚中國力量則需要構建強有力的話語體系,需要有共同的價值追求。擁有共同的價值追求,就擁有源源不斷的力量和深沉的發(fā)展動力。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孜孜以求,前赴后繼,流血犧牲,最終追求的是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大歷史任務,真正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是因為共同的價值追求和目標,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浴血奮戰(zhàn),經過28年的艱辛歷程,最終完成了反帝反封建和救亡圖存的歷史任務,實現(xiàn)了“站起來”的偉大轉折。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發(fā)展,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生活的方方面面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xiàn)了“富起來”的目標,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日可待。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并不僅僅是物質力量、軍事力量的提高,更是價值觀的強大,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先進性和吸引力的增強。因此,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文化力量。而高校是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前沿陣地,是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陣地,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思考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問題,意義重大。
2.是講好中國故事、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舉措。“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xiàn)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敝袊獙崿F(xiàn)真正的強大,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從根本上說,就是要構建強有力的意識形態(tài)和國際話語權,講好中國故事。而構建中國強有力的話語權,前提就是要凝聚全社會的共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十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高校是教育培養(yǎng)青年人才的重要園地,也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青年的重要思想陣地?!边@明確強調了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是在全社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在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青年一代一起講好中國故事,構建中國話語權,塑造青年一代的價值訴求、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僅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環(huán)節(jié),更是不斷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競爭力和堅定文化自信的必要舉措。
二、高校加強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嚴峻挑戰(zhàn)
1.多種觀念沖擊主流意識形態(tài)。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社會思想意識活躍,出現(xiàn)了數(shù)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思想領域呈現(xiàn)多元、多樣、多變的發(fā)展態(tài)勢。一時之間,各種思潮、各種觀點,以學術討論的名義大行其道,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對當代大學生產生了負面影響。大學生中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泛功利化”傾向比較明顯,校園貸風行、盲目追求物質化享受等,甚至輕信網絡上的不實言論,輕而易舉被“普世價值”所俘獲,反而解構和質疑主流意識形態(tài)。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高校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顯得尤為必要,這不僅僅是夯實我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更是應對國外意識形態(tài)挑戰(zhàn)的有效舉措。
2.新媒體技術的沖擊。當代大學生是“互聯(lián)網一代”,具有相當?shù)乃鸭驼硇畔⒌哪芰?和水平。但由于缺乏敏銳的政治鑒別力,缺乏較強的理性分析能力,面對大量涌現(xiàn)的碎片化信息,容易偏聽偏信,先入為主。尤其是網上歷史虛無主義的相關言論,對大學生產生了相當負面的影響。近些年,伴隨著新媒體的發(fā)展,歷史虛無主義 “利用爭議事件,占據議題焦點”“強化主觀判斷,否定歷史事實”, 以“反思現(xiàn)有歷史”“還原真實歷史”的名義,虛無國史、黨史,虛無歷史觀、價值觀、文化觀和發(fā)展觀。而當代大學生對抹黑英雄人物等行為以及背后否定中國人集體信仰的用意,認識不夠深刻,沒有認識到歷史虛無主義的政治目的在于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甚至有學生懷疑雷鋒等英雄人物是虛構的歷史人物,等等,不一而足。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消解了人們的政治認同,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造成嚴重影響,更影響著我國的意識形態(tài)安全和政治安全。
3.教師群體思想政治素質有待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立德樹人,以師為范。教師傳道,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師只有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的堅定支持者,才能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身肩重擔,責任重大。然而當前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存在著理想信念不夠堅定、理論水平不夠扎實、道德情操有待提升、自我認同感和價值感比較低、仁愛之心不夠等問題,甚至部分教師打著“教學改革”的旗號,讓學生講課,實則為自己減負等。這些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xiàn)狀與教學效果令人堪憂,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水課”,難以打造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金課”。
三、高校加強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路徑
1.構建立體化培育模式。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學校要構建一套由上而下的培育體系,建立以黨委領導的,各學院共同參與的培育格局,注重工作的互聯(lián)互通和協(xié)調聯(lián)動,在育人中將教學、管理和服務有機融合。整合各方資源、推進深度融合,促進政府、學校、企業(yè)、社會等形成目標共同、機制共建、資源共享、多方共贏的實踐育人協(xié)同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需要學校各部門的通力合作,需要學校的通盤規(guī)劃。高校要把握好國家的政策,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設計出切實可行的培育方案和計劃。尤其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開展學生工作,調整管理方式及相關制度安排,增強青年學生對實踐平臺的認可認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推動校園實踐,增強實踐的參與性、法治性、合作性、創(chuàng)造性、專業(yè)性及互助性。
2.發(fā)揮課堂主渠道作用。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時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渠道。這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要深鉆細研馬克思主義理論,精讀馬克思主義原著,服膺馬克思主義理論,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研究有機結合,涉獵多學科的知識,寓政治性與學術性于一體,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既要有文學的語言、史學的厚度、哲學的高度,又要有社會學的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專業(yè)等,成為集多種學識于一體的“一專多能”型教師,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備科學的素質和精神,注重日常生活中各類知識的學習,注重打通各學科之間的關聯(lián),靈活運用各學科的知識,彰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魅力。在授課過程中“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tǒng)一”“要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tǒng)一”“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要堅持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相統(tǒng)一”“要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tǒng)一”“要堅持灌輸性和啟發(fā)性相統(tǒng)一”“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tǒng)一”。在講授和解讀過程中,注重“工匠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通性,注重挖掘職業(yè)技術院校中的典型人物和事跡進行闡發(fā),往往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引導學生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時,更要引導他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和政治認同。
3.強化實踐育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fā)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薄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充分發(fā)揮實踐課和社會實踐的作用。職業(yè)技術院校的實踐課教學改革要充分發(fā)揮實踐課的作用,在實踐課中設置不同的實踐內容,通過多種不同的形式(或情景劇、或話劇、或小品或演講等),或者設置不同的任務點(專題調研、專題論文撰寫、或采訪知名校友等),切實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深刻體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義,認識到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在暑期實踐中,充分調動學校各個社團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積極性,共同致力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動中去。學校社團活動應至少安排一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參與,或擔任領隊,或參與計劃安排,使得暑期實踐活動更具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切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作者單位: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
責任編輯:王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