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qū)十三中鎖金分校 王建莉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模型思想,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效率,還能促進學生深度融入數學問題中,深化學生對數學新知的理解與認識。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數學模型思想之初,務必要幫助學生樹立從實際出發(fā)的理念,促進學生形成數學與生活休戚相關、密不可分的觀念。同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運用生活經驗來促進數學知識的內化,從而提高數學應用意識。
模型思想與數學模型密不可分,學生首先要學會提取數學中的模型,并對其進行分析和探究。而大多數模型來源于生活,學生可以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相連,進而提升自身的數學應用意識,并從實際生活角度出發(fā)認知和了解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一元一次方程”的時候,教師會發(fā)現學生很難應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應用類型的題目,主要原因是學生很難構建出等量關系,沒有辦法得到完整的一元一次方程。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題目,然后提取其中的數量模型,也就是圖表。如:“某商店鋼筆的售價為10 元,賣出了5 支鋼筆,第二次鋼筆降價2 元出售,賣出10 支鋼筆的利潤和第一次相等,請問鋼筆的進價為多少元?”針對這個問題,學生仔細觀察后會發(fā)現,設鋼筆的進價為x元時,根據第一次出售鋼筆的利潤和第二次出售鋼筆的利潤是一樣的,可以得到(10-x)×5=(10-2-x)×10,求解方程就會得到進價為6 元。這樣,學生通過建立表格對整個問題有了詳細的了解,可以準確地找到其中的等量關系,從而順利建立方程,解決問題。
提取模型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關鍵,更能助推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讓學生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到一起,把生活中的一些模型數學化,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
數學模型思想的形成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培養(yǎng),在此過程中,借助模型制作,引導學生將抽象晦澀的數學思維付諸實踐,可以展現學生的思維過程,呈現出學生思維上存在的問題,進而優(yōu)化學生的邏輯思維,提升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思維效度。
數學模型的制作可以讓學生意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關,幫助學生打開數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的大門,還可以讓學生意識到實踐的重要性,讓學生以更加嚴謹的態(tài)度來面對數學模型的制作。
任何思想最終都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學生通過提取模型和制作模型,就會建構一定的數學模型理論,學生要通過實踐來驗證自身建構的模型理論的正確性和完善性,這可以通過解決具體的問題來進行實踐。
例如,在教學“圖形的相似”的時候,教師會發(fā)現學生的模型理論有了一點小誤差:學生以為只有立體圖形和方程有數學模型,平面圖形沒有數學模型。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模型不僅是立體的,也可以是平面的,表格、圖表、方塊、圖形等都可以是數學模型。如:“在長方形ABCD中,連接點B與AD的中點E并延長,與線段CD的延長線相交于點F,且DF=DC,請給出△ABE和△CBF的關系并證明?!边@個問題并沒有給出相關圖形,學生自己所畫的圖形就是數學模型,而通過“兩角對應相等,兩三角形相似”“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兩個三角形相似”這些判定定理和性質解決問題就是應用了數學知識。學生的數學模型理論不僅得到了糾正和完善,也會認識到數學應用并不僅僅是將數學應用到生活中,還可以在其他領域的學習中使用數學知識。
數學模型理論的建構可以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更能讓學生樹立“只有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才是良好的數學模型的思想”。這樣,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會進一步加強,邏輯思維能力才會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