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琴
【內容摘要】美育教育是一項塑造個性,陶冶情操以及完善人格的教育實踐活動,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美育教育的受關注度日益提高,而且已經(jīng)被納入到教學大綱當中,表明了社會主義教育思想與教育制度的完善化發(fā)展。美術課程為美育教育的推進落實創(chuàng)造了機會,也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條件,因為美術學科本身就有著諸多美的要素,通過對這些要素進行挖掘和利用,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共鳴,獲得突出的教育實踐效果。對此,初中美術教師要認識到美術教學在美育教育當中的價值,積極探究把美育教育滲透到美術教學的方法和策略,對學生進行審美方面的綜合提升,讓美育教育在美術教學當中扎根。
【關鍵詞】初中 ?美術教學 ?美育教育 ?滲透
美育教育是素質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發(fā)展進程當中的重要任務。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之下,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不斷完善學生審美素質將會給初中生的學習與人生發(fā)展帶來極大的促進和支持作用,同時還有著極高的社會價值。其中初中美術教學就擔當著美育教育的責任,擁有著專業(yè)化優(yōu)勢,這就是要初中美術教師進一步完善自身的專業(yè)化素質,深化對美育教育的把握,從而讓美術教學和美育教育深度交融,在保證美術教育目標順利達成的同時,讓美育教育潤物無痕。
一、初中美術教學中美育教育滲透的作用
愛美以及追求美是人的天性。這一點在社會各個領域表現(xiàn)的都非常明顯,尤其是在物質與精神生活雙重提升的背景下,人們在追求美的欲望上也進一步提升。美術作為一個傳遞以及創(chuàng)造美的主要路徑也開始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關注,而且我們也可以在生活當中欣賞到美術給生活增添的色彩,感受這些美帶來的愉悅體驗與健康情感,獲得美的熏陶,進而增進對生活的了解。這些都從側面體現(xiàn)出了審美教育的必要性及其發(fā)揮的重要價值。美育教育的主要作用為提升學生感受、鑒賞、表現(xiàn)以及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以便在此基礎之上,引領學生感受藝術之美,提升學生的境界。美育教育在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智育教育等諸多方面都有著不容忽視的積極作用。美育教育能夠借助美好藝術形象,讓學生借助主體觀察,思維想象以及積極創(chuàng)新來認知生活之美,增強對美的接受和感悟能力,幫助學生塑造積極情感與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讓學生朝著更加積極健康的方向進步。美育教育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也有著極高的社會價值,可以讓學生擁有更加富足的精神生活,讓學生把審美感知體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一個自覺追求和創(chuàng)造美的人,為社會發(fā)展作出積極貢獻??偠灾?,初中美術教學是滲透美育教育的途徑,要真正擔當起美育教育的使命,借助多姿多彩的美術活動培育學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審美素質。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美育教育的滲透方法
1.利用美術欣賞課程滲透美育教育
美術欣賞課程是對學生進行審美熏陶的重要途徑,因為在這一過程當中會給學生展現(xiàn)各種不同類型的美術藝術作品,鑒賞古今中外的獨特藝術美,為學生補充審美鑒賞的知識,豐富學生鑒賞技巧,從而讓學生在不斷累積審美鑒賞經(jīng)驗的過程中提高審美素質,讓美育教育在美術課堂上滲透無痕。抓住美術欣賞課程的教育契機,是當前初中美術教師必須要關注的內容,并對鑒賞課程進行一定的調整改進,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為美育教育的滲透打好基礎。教師帶領學生鑒賞的內容要盡可能全面,讓學生在領略古今中外優(yōu)秀藝術作品的同時,增強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與理解能力,從而培育學生民族精神,引導他們建立文化自信成為合格的文化傳承者。教師在引領學生鑒賞時要注意變革單一化的手段,并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鑒賞技巧,使得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對美術藝術的美感進行發(fā)掘,培養(yǎng)學生審美素養(yǎng)。例如,在引導學生鑒賞《艱苦歲月》這一雕塑作品時,教師在鑒賞活動中要注意給學生補充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讓學生了解到這部作品的取材是長征途中的兩個紅軍戰(zhàn)士,是一老一少兩位戰(zhàn)士行軍休息時吹橫笛的場景,這樣的形象表現(xiàn)出了正是堅定的革命必勝的信念,所頌揚的是革命戰(zhàn)士的英雄與樂觀主義。讓學生在鑒賞作品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鑒賞美術層面上的藝術美,還可以鑒賞其中蘊含的精神美與情感美,真正領略美的內涵,順利達成美育教育目標。
2.利用美術繪畫課程滲透美育教育
不管在哪個階段的美術教育當中,美術課程的主要內容就是繪畫教育。通過繪畫課程的組織開展,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接觸多種不同的繪畫類型,提高繪畫知識掌握水平,學習一定的繪畫技術與方法,讓學生不僅可以感受與欣賞美,還能夠創(chuàng)造美。所以在初中美術繪畫課程實施當中進行美育教育滲透也是一種良好的路徑,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在繪畫教學中運用機械灌輸和單一化模仿的情況,否則會影響學生對美的感受與理解,限制和束縛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思維與能力。繪畫內容多種多樣,不同繪畫內容的美育滲透方法也有著一定的差異性。比方說,中國畫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凝結了民族文化與智慧,還融會了深厚的民族情感。中國畫的獨特性以及絕美風格,明顯區(qū)別于西方繪畫。于是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中國畫學習時,要特別注意滲透中國畫獨特的審美意蘊,激發(fā)學生民族自豪感與愛國情懷,讓學生積極鉆研中國畫作品,從而創(chuàng)作出高品質的中國畫,把自己的審美意識與思想融入到中國話當中,提高美育教育的整體層次,增強學生的審美素質。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把東西方的繪畫藝術進行對比分析,了解二者在創(chuàng)作技法方面的差異性,讓學生學會也在創(chuàng)作當中區(qū)別,靈活恰當運用繪畫技巧。在學生完成繪畫作品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專門的作品展覽活動,要求學生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作作品,并講解創(chuàng)作理念和在其中融入的審美思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以及實際能力。在學生的彼此交流互動當中會產(chǎn)生更加豐富的創(chuàng)作靈感,讓學生進一步的繪畫創(chuàng)作順利推進。
3.利用美術工藝課程滲透美育教育
工藝美術和我們的實際生活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聯(lián),考驗了學生的美術培訓能力,也考查了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和審美思想。所以積極發(fā)揮美術工藝課程作用,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當中接受美育教育熏陶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引領學生創(chuàng)作美術工藝作品的過程中,先要引導學生鑒賞和了解我國各種各樣的美術工藝,讓學生盡情領略其中滲透的智慧、文化以及審美,把學生帶入到良好的美術學習境界當中,為美育教育的開展做好鋪墊。在此基礎之上,教師要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制作美術工藝作品,在近距離的實踐當中感知藝術美,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審美意識,讓學生豐富和升華美的感受,順利達成美育教育的目標。例如,在學習剪紙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思考剪紙的獨特含義,也為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剪紙作品,在此基礎之上補充剪紙的技巧和方法,讓學生基于自己的獨特審美,創(chuàng)作各種各樣的剪紙作品,學會對美進行不同的表現(xiàn)。在學生完成作品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彼此交換欣賞,讓學生學會用事物表達自己的審美追求,保證美育教育的順利落實。教師也要對學生完成的作品進行整體點評,指出學生在審美創(chuàng)造當中存在的不足,發(fā)揮教師在美育教育當中的指導作用。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初中生也同樣如此,他們就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之中借助多樣化渠道在逐步構成自身的審美情趣,在追求以及創(chuàng)造美。雖然初中生最美的追求,有著強烈愿望和主體熱情,但是他們缺少自知和分辨能力,在這一過程當中又有著諸多明顯弱點存在。為了避免學生誤入歧途,加強對學生的幫助和指導,必須將美育教育的落實作為初中階段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初中美術學科就是美育教育落實的重要途徑,本身也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要求教師進一步探究美術教學和美育教育整合滲透的結合點,完善學生審美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長江鎮(zhèn)郭園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