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光榮
廣義的血壓是指血管內(nèi)流動的血液對血管壁產(chǎn)生的壓力。由于靜脈或毛細血內(nèi)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相對較低,醫(yī)學上稱為靜脈壓、毛細血管壓。而大家所熟知的血壓,則是指動脈血壓。全身各處的動脈粗細不等,壓力也不一致,因此,根據(jù)測量的部位不同,分為肱動脈血壓、橈動脈血壓、股動脈血壓、主動脈血壓(需要用導管插入主動脈進行測量)等。而大家日常檢測的“血壓”其實是肱動脈血壓。
何謂收縮壓、舒張壓、脈壓與平均動脈壓
收縮壓與舒張壓? 血液在血管內(nèi)流動時,作用于血管壁的壓力在不斷變化,因此血壓不是恒定不變的。在心室收縮時,血液從左心室流入動脈,對動脈血管壁的壓力最高,稱為收縮壓;在心室舒張時,動脈血管彈性回縮,壓力最低,稱為舒張壓。
脈壓? 脈壓是血壓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是收縮壓減去舒張壓的數(shù)值。由于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代表血壓波動的兩個極端值,故脈壓反映一個心動周期中血壓的波動幅度。正常值約為20~60毫米汞柱,大于 60毫米汞柱稱為脈壓增大,小于 20 毫米汞柱稱為脈壓減小。
平均動脈壓? 平均動脈壓是指一個心動周期中動脈血壓的平均值。由于心臟收縮期所占時長與舒張期所占時長約為1:2,因此,計算公式為:平均動脈壓=(收縮壓+2×舒張壓)/3。健康成年人的平均動脈壓正常值為70~105毫米汞柱。平均動脈壓的意義在于反映動脈血壓的平均值。平均動脈壓偏低,意味著人體血壓水平對大腦、心臟、腎臟等重要臟器的灌注壓不足,應進行升壓治療。
脈壓與血管彈性密切相關(guān)
收縮壓、舒張壓、脈壓、平均動脈壓的高低,均受血容量、心功能和外周血管阻力的影響。如果動脈彈性差,則在心室收縮時,血管壁不能隨著血流到來而擴張,便會對抗心臟的收縮功能,使收縮壓升高;在心室舒張時,血管壁又不能有效收縮,使舒張壓降低。如此一來,脈壓就會明顯增加,患者可表現(xiàn)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反之,如果收縮壓不高而舒張壓升高,脈壓則較小,患者可表現(xiàn)為單純舒張期高血壓。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血管的彈性明顯下降(即血管老化),收縮壓逐漸升高,舒張壓則進入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平臺期,之后,舒張壓開始逐漸降低,脈壓會越來越大。因此,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主要見于老年人;單純舒張期高血壓主要見于50歲以下的中青年。
脈壓異常如何治療
脈壓大,血壓正常? 對于無不適癥狀,且心臟超聲未見明顯異常的老年人而言,由于血管老化造成的脈壓增大,無須特殊處理,可適度增加運動。
脈壓大,“高壓”偏高? 這類高血壓患者大多為中老年人,主要為收縮壓偏高。在降壓治療時應盡量避免應用利尿劑(如氫氯噻嗪、呋塞米、螺內(nèi)酯等)、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即普利類)、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即沙坦類)、α受體阻滯劑(即唑嗪類)等使舒張壓進一步降低的藥物。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患者不宜將收縮壓降得過低(具體降壓標準因人而異,應由醫(yī)生綜合判斷),尤其是已有腦供血不足的患者。
除血管老化外,主動脈瓣關(guān)閉不全、動脈硬化、甲狀腺功能亢進、急性心功能不全、嚴重貧血、風濕性心臟病、梅毒性心臟病、部分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心臟病、細菌性心內(nèi)膜炎等,也會引起脈壓增大。
脈壓小,血壓正常? 愛運動的年輕人平時無胸悶、頭暈等不適,且心臟超聲無明顯異常。若脈壓偏小,很可能是動脈血管彈性好的表現(xiàn)。繼續(xù)適度鍛煉,定期監(jiān)測血壓變化即可。
另外,脈壓偏小還常見于肥胖、酗酒、久坐不動、精神緊張、壓力大的人群,常提示人體外周血管阻力增大?;颊邞⒁饪刂骑嬍?、戒煙限酒、適度鍛煉、放松心情、保證睡眠。尤其是年輕人,如果還伴有心率加快,要減少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品的攝入量。
脈壓小,“低壓”偏高? 這類高血壓患者多表現(xiàn)為舒張壓偏高,常有高血壓家族史,年齡多在50歲以下。患者應遵醫(yī)囑服用有效降低舒張壓的藥物,監(jiān)測血壓變化。降壓過程中切忌把血壓降得過低,可自行計算平均動脈壓,以保證重要臟器的血液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