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科學》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和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報道反映湖泊(含水庫)及其流域在人與自然相互作用下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刊載與湖泊科學有關的各學科(如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tài)學、地質學、地理學等)以及湖泊工程、流域綜合管理的理論性或應用性研究論文、簡報和綜述.《湖泊科學》目前為雙月刊,每1、3、5、7、9、11 月6 日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1) 稿件務必論點明確、數據可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文字精煉. 論文一般應含標題、中英文摘要(含關鍵詞)、正文(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等)、致謝和參考文獻. 其中,前言應對相關研究進行回顧總結,并說明本文的研究出發(fā)點和意義;討論應結合有關文獻對論文結果進行充分比較和評價. 要充分引用近幾年最新的國內外相關期刊相關文獻成果(尤其應與近年的相關工作進行比較),突出論文的科學性和創(chuàng)新性.
(2) 來稿要求:請參考最新出版的《湖泊科學》樣式(如字體、字號、版式要求等)對論文進行排版. 請給來稿正文添加行號,以便審稿專家審閱;除提交來稿的DOC文件外,請同時提交一份來稿的PDF格式文件.
(3) 標題、作者和單位和腳注:論文題目應簡潔明了,突出主題,便于檢索、分類,一般不超過20 字. 作者署名及排序須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有關規(guī)定,單位請列出全稱、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 腳注請注明論文資助來源(如基金課題等)和第一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稱、E?mail);以及論文聯(lián)系人.
(4) 摘要和關鍵詞:中文摘要150~300 字,內容包括研究目的、地點、方法、結果和結論. 要求不分段,無縮略語,無引文. 英文摘要字數1000~1500 字,必須突出論文的主題,充分反映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 關鍵詞以3~8 個為宜.
(5) 量和單位:請正確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避免使用畝、ppm、ppb等單位.
(6) 致謝:論文成文過程中得到的各種支持和幫助,如數據資料的獲得、野外考察的參與、室內實驗分析以及論文構思寫作修改中的指點等,無論是來自個人(除署名作者外)還是單位,都應在征得當事人同意后一一致謝.
(7) 圖、表要求:圖、表隨正文排,力求精簡,圖、表內容不得重復. 圖、表題均要求中、英文對照.
i) 表格:除非特殊要求,一般使用三線表,即表中不得出現豎線,盡可能少添加橫線;表注要充分.
ii) 圖:圖件須清晰,無底紋、無底框線,盡量采用黑白線條圖(或彩色圖),要求線條清晰,層次分明,主線(函數線)粗0.25~0.5 mm,輔線(坐標線)粗0.25 mm,字號以六號字為準. 坐標物理量和單位應標示為:物理量/單位,如TP/(mg/L),時間/h等. 地圖類國界線請按照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繪制.
iii) 圖像:所有圖像(如照片、圖片)分辨率一般要求不低于600 dpi,并請?zhí)峁?EPS 格式文件.
(8) 參考文獻:須為公開發(fā)表的文獻,數量一般不得少于10 條,建議多引用國內外權威學術期刊的最新文獻. 請按文中引用文獻先后次序著錄,相應正文中以上標[×]標示.中文參考文獻要求同時中英文對照著錄. 具體著錄格式請閱《湖泊科學》網站(www.jlakes.org)有關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1) 投稿:請登錄www.jlakes.org 通過投稿系統(tǒng)投稿. 來稿務必注明作者詳細聯(lián)系方式(通訊地址、電話、E-mail等). 作者必須保證投稿無抄襲、剽竊、侵權等不端行為,并在投稿時如實聲明. 嚴禁一稿兩投.
(2) 審稿:符合《湖泊科學》格式規(guī)范和要求的論文將送至少3位同行專家審閱,《湖泊科學》編輯委員會將在收稿后3個月內決定論文是否值得發(fā)表.《湖泊科學》不收稿件審理費.
(3) 稿件修改、發(fā)表與退稿:值得發(fā)表的論文一般需要作者根據審查意見進行不同程度的修改,作者修改時需另文附針對每一條審稿意見的逐條說明;對審稿意見有異義的,要陳述理由. 擬發(fā)表論文作者必須簽署著作權轉讓聲明,須將論文的版權(含印刷版、電子版以及網絡版)完全轉讓給本刊. 稿件一經刊登,《湖泊科學》將按規(guī)定收取版面費,即付作者稿酬,贈當期期刊若干本.
(4) 編輯部聯(lián)系方式:210008 南京市北京東路73 號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所《湖泊科學》編輯部. 聯(lián)系電話:025-86882041; 86882040. 傳真:025-57714759. E?mail: jlakes@niglas.ac.cn 或jlakes@163.com.
(5) 更多事宜,請登陸《湖泊科學》網站(www.jlakes.org)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