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玲 陳戀雙
418000懷化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湖南 懷化
目前靜脈留置針已在兒科臨床護理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由于嬰幼兒靜脈相對較細,患兒易哭鬧且好動愛玩,留置針穿刺成功后,常以敷料覆蓋后使用膠布纏繞1 周作為輔助固定,降低了局部透氣性。尤其夏季,患兒易出汗、好動,容易導致針眼處敷料松動而出現(xiàn)機械性靜脈炎,引起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1]。為了預防留置針所致的機械性靜脈炎,減輕患者的痛苦和減少護理人員的工作量,2018年5-7月收治3~7 個月齡患兒100例,在進行留置針穿刺時使用3 cm×2.5 cm 泡沫敷料覆蓋穿刺點后再使用3M敷料及膠帶進行固定,效果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2018年5-7月選取需靜脈留置針輸液患兒200例,年齡3~7 個月,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100例。觀察組男56例,女44例,平均月齡(5.2±1.4)個月;留置針留置部位:上肢58例,下肢39例,頭部28例。對照組男53例,女47例,平均月齡(5.4±1.6)個月;留置針留置部位:上肢52例,下肢44例,頭部27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兩組均采用24G 一次性靜脈留置針進行穿刺,3M透明敷料進行無張力固定,盡量選擇粗和直的靜脈,不含靜脈瓣,避免選擇細小靜脈。穿刺時以穿刺點為中心,消毒范圍≥8 cm。穿刺時嚴格遵守無菌規(guī)程,左手繃緊皮膚,右手持針柄,進針見回血后緩慢再進1~2 mm,稍退針芯,使硅膠軟管順著血管向前緩慢滑行直至全部送入。①觀察組采用無菌手術刀片將泡沫敷料劃成大小約3 cm×2.5 cm,留置成功后,以穿刺點為中心,泡沫敷料覆蓋穿刺點,然后再以3M 透明敷料無張力覆蓋,透氣膠布輔助,高舉平臺法固定。②對照組留置成功后,以3M敷料無張力覆蓋,透氣膠布輔助,高舉平臺法固定[2-4]。
觀察指標:①觀察兩組穿刺點局部是否有機械性靜脈炎發(fā)生,包括皮膚發(fā)紅、腫脹、皮疹、瘙癢、水泡等。②觀察留置針留置時間。③統(tǒng)計患兒家屬對此次留置針的滿意度。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采用SPSS 17.0 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穿刺部位出現(xiàn)機械性靜脈炎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穿刺部位出現(xiàn)機械性靜脈炎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兒留置針留置時間與家屬滿意度比較: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治療后留置針留置時間與家屬滿意度明顯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M 敷料的不足:使用3M 敷料和膠布纏繞輔助固定使得局部透氣性不足,在夏季患兒活動多、易出汗,局部皮膚正常蒸發(fā)的水汽及患兒活動時少量分泌的汗液不易穿過這層屏障,對局部皮膚有一定的浸滯效果,導致皮膚容易出現(xiàn)皮疹、褶皺、水泡或瘙癢。3M敷料遇水黏合度變低,且患兒感到不適時會摩擦甚至搔抓留置針留置部位,造成留置針出現(xiàn)松動甚至移位,引起血管內膜機械性刺激和損傷,尤其是關節(jié)部位的留置針更容易出現(xiàn)機械性靜脈炎。也因此會造成留置針留置時間減少,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降低[5]。
泡沫敷料的優(yōu)勢:泡沫敷料是由聚氨酯泡沫組成,質地細膩柔軟、孔徑均勻,具有高吸收性,且皮膚過敏反應少見。采用泡沫敷料覆蓋穿刺點,其通透的聚氨酯薄膜保護層可以形成凝膠,緊附于皮膚,增加舒適性的同時可以有效屏蔽微生物的侵入和生長。泡沫敷料還具有“喚醒”穿刺部位自凈能力的作用,能提供良好的微濕潤環(huán)境,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各類細胞(如中性粒細胞)被激活,吞噬傷口內致病微生物,幫助自溶清創(chuàng)[6]。此外,泡沫敷料還具有良好的緩沖效果和隔熱性能,作為人工皮,避免了敷料與穿刺點皮膚的直接接觸,減輕撕拉敷料引起的患兒疼痛,而且觀察組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表1 兩組患兒穿刺部位出現(xiàn)機械性靜脈炎發(fā)生率比較
表2 兩組患兒留置針留置時間與家屬滿意度比較(n)
通過對兩組患兒觀察,使用泡沫敷料能有效減少患兒因留置針造成的機械性靜脈炎,使患兒痛苦大幅減輕,延長留置針留置時間,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值得在臨床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