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茵茹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對初中生的教學要求也逐漸提高,“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比較廣泛,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本文就“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概述以及重要性做出了詳細的論述,供相關部門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導學互動? 教學模式? 初中數學? 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51-0093-02
初中數學的難度較小學來說有了顯著的提升,并且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能力要求比較高,初中數學知識是學生提高數學思維的關鍵時期之一,因此教師就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采用“導學互動”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數學教育,這樣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來,并且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讓教師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能夠及時地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調整教學計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促進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展開和進行。
一、“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概述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教學方式,它主要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再僅限于灌輸式的照本宣科的教學課堂方式,采用這種“導學互動”的模式要讓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將教師的主導者地位轉變?yōu)橹笇д?,從而能夠推動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教師通過一些積極有效的指導方法來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展開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問題的解決能力,還有助于學生之間積極向上關系的形成。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學生容易產生消極的情緒,對數學的學習產生厭煩心理,采用這種方式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教師起著主導作用,這種方式學生只是配合教師的講解,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這樣學生就不能充分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教學效率可想而知,所以,在“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采用積極有效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學生也要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從而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就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學生跟著教師的教學進度走,因為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導致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有些欠缺,并且數學學科相對來說比較枯燥,所以很多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沒有強烈的興趣,再加上初中生處于青春期,叛逆心理嚴重,學生的注意力也沒有很集中,所以整節(jié)課下來,教學的效率比較低,但是采用“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能夠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弊端,通過教師在上課之前采用問題導入的形式,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也明顯增多,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通過言語或者教具來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學習內容,解決實際的問題,這樣一來就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也有了提升,并且加強了師生之間感情的傳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教師在講授《相交線與平行線》這一單元的時候,在上課之前可以給學生看幾張圖片,讓學生觀察圖片的特點,然后通過學生討論的形式總結,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再提問:這些圖片上的線都有什么特點呀?生活中還在哪里遇到這樣的線段呢?你有什么發(fā)現?通過這樣提問以及學生自主討論的形式,就能夠充分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從日常的生活當中主動地發(fā)現數學知識,從而將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能夠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習主動性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過分地依賴教師的講解,在遇到比較復雜的問題的時候不愿意去思考去討論,自身對于探究精神也比較缺乏,面對復雜問題的時候容易產生抗拒心理,采用“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就能夠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加以指導,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主動發(fā)現問題,從而通過討論和探究找出問題的答案,這樣就能夠更加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例如教師在《全等三角形》的教授中,可以適當增加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教師的互動過程,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準備兩張紙和一把剪刀,在課上的實際教授當中,讓學生把這兩張紙疊在一起,然后剪出三角形,之后讓學生將這兩個三角形對比,看看有什么發(fā)現,這時候學生就會說這兩個三角形是完全一樣的,邊長以及角都相等,這時候引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并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三)有助于教師教學水平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衡量一個老師是否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不僅僅要對自身的專業(yè)知識進行考查,最重要的是還要判斷這個教師能不能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雖然具有較高的專業(yè)知識,但是我們不難發(fā)現,教學效率還是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比較低,通過“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能夠讓教師和學生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獨立的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能夠在和學生的交流和互動過程中,明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知道哪一個知識點還講解得不夠深入透徹,從而明白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所需要改正的地方,從這一方面來看,這就有助于教師教學水平和綜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學習《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類項》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采用在正式講解之前,給學生在黑板上寫出幾個同類項,讓學生在這幾個式子當中找出共同點,能不能寫出簡單的形式,這樣學生就能夠對同類項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然后再將其貫穿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題中,就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的提升。
三“導學互動”如何發(fā)揮作用
想要在教學中發(fā)揮“導學互動”的作用,就要結合具體情況將課堂教學分成三個部分,即課前導入、課堂教學、課后評價三個部分進行。
(一)利用“導學互動”進行課前導入
因為初中數學的抽象性,學生往往很難集中注意力,在教學中往往會遇到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的情況。所以教師在課前可針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可提前預設答案。在設置問題時應保證問題具有層次性,由淺入深,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問題的設置還應具有關聯性,即將學生之前學習過的知識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相結合,由此起到通過問題承上啟下的作用,帶領學生復習鞏固知識點,建立起數學知識網絡;最后問題還應考慮到不同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針對學生普遍掌握中的難點進行提問,鼓勵學生積極攻克難題,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
(二)利用“導學互動”進行課堂教學
首先要理解“導學互動”中,“互動”占據很大一部分,這一部分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進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課堂效率。在這種模式下,教師首先要保障學生擁有足夠多的時間進行自我探索與研究,助力學生想象力的發(fā)展。
前文已經提到,初中數學具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抽象性,而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那些抽象性知識,構建起立體思維。這種立體思維能力不僅能在數學解題思路上發(fā)揮作用,更能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構建基礎。教師還應注意課堂秩序,互動中要保證沒有打亂課堂節(jié)奏,保障互動是合理且優(yōu)質的,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保障教學計劃的穩(wěn)步執(zhí)行。
在面對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時,教師要在保障教學目標得以完成的同時進行講解,由此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及時地對學生熱烈討論的部分進行擴展介紹,方便學生對知識點之間進行連接,形成完整知識體系。
(三)利用“導學互動”進行課堂評價
眾所周知,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日常教學以外,還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自己的課堂質量進行及時評價,對優(yōu)秀的地方進行總結,對不足的地方進行記錄與學習。
在一堂課的重點內容結束以后,教師可以用簡潔的語言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框架進行梳理,方便學生總結歸納,便于課后練習時能對應性的進行練習。還可以通過互動得到學生掌握程度的反饋與對本節(jié)課的評價。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疏導重點難點,還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全面掌握課堂評價。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對課堂的評價才是教師最應該重視的。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表達,及時獲得評價,方便在后續(xù)教學中進行改進,師生共同努力提高課堂效率。在這樣的模式下教師獲得的反饋是及時且直接的,很多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數學有畏難心理,教師可以通過良好的溝通互動引導學生積極面對,從整體上改變初中數學學習氛圍。
四、小結
綜上所述,在目前我國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初中數學素養(yǎng)對于學生后期的學習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來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能夠說是完全有利的,在其使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這種方法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卻是有目共睹的,能夠提高老師的課堂效率,提升教學質量,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和思維能力,能夠發(fā)揮學生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促進學生數學成績提升的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娜.探究“互動導學”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34):59-60.
[2]王振愛.試論“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4):27-28.
[3]邵小紅.初中數學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2):110.
[4]羅聯熠.“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2019(4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