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相侶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高中教育關注程度逐年攀升,一方面,人們經(jīng)濟水平提升,家長對小孩教育高度關注,另一方面,高中生是國家未來棟梁,是我國發(fā)展重要建設者,其綜合素養(yǎng)關乎國家未來命運,因此社會各界對高中教育高度重視。高中語文作為基礎學科之一,老師不應該只注重知識教學,更應該注重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包括豐富學生的人文精神內(nèi)涵,本文將就高中語文教育過程中人文精神的滲透展開分析、討論。
關鍵詞:人文精神;高中語文;教學;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1-0039-01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不再只側(cè)重于基礎知識教學與考核,對學生的人文教育也提出了新需求。要求通過人文教育培養(yǎng)高中生的人文精神及人文素養(yǎng),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塑造理想人格,是引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教育內(nèi)容,但人文精神培養(yǎng)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語文老師應該充分利用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人文精神滲透,嚴于利己,發(fā)揮自身榜樣作用,讓學生通過潛移默化養(yǎng)成人文素養(yǎng),滋養(yǎng)心靈。高中語文課本中蘊含著大量人文精神教育題材,語文老師應該深入挖掘,做好滲透教育。
1.樹立人文語文教學觀
受應試升學壓力,很多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側(cè)重于基礎知識教學,課堂上更多的是滿堂灌知識點或是考試答題技巧,忽視了學生人文精神、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教育。人文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老師首先應該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站在創(chuàng)新角度思考語文教育,善于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內(nèi)涵以及人本思想,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習課本中的人文精神、優(yōu)秀品質(zhì),引導學生了解文學作品中人的精神價值,要求學生練習自身實際,學習、吸收精神價值,不僅充分提升了學生思想水平及人文精神,還通過對課文深入理解,加深了課文印象,提升了課文理解,達到了人文精神培育與基礎知識教學的共贏局面。
2.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打造人文文化教學課堂
課堂氛圍往往對課堂教學有著重要影響作用,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課堂作為語文教學重要陣地,也是老師滲透人文精神內(nèi)容的重要途徑,老師應該有意識的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像是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問題引領式教學等,營造人文文化教學課堂,讓學生在良好的人文精神分文中學習知識,思考內(nèi)涵,體會到人文精神的魅力,觸動學生內(nèi)心,從而更好融入課堂,學習人文精神。
比如說,在教學課文《廉頗藺相如列傳》是,老師可以根據(jù)課文時代背景,應用多媒體等手段營造情境,將課堂打造為歷史故事發(fā)生現(xiàn)場,讓學生們感受到古代背景下人物命運發(fā)展,人物性格等,切身體會到人物當時的情感發(fā)展以及當中的優(yōu)秀思想。感受認識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的高尚人格和廉頗知過必改的磊落情懷,通過人文文化教學課堂,讓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體會人文情感,加深課文理解。
3.組織人文實踐活動,注重學生感情培養(yǎng)
人文精神說到底是感情寄托,因此在人文精神培養(yǎng)過程中,注重感情培養(yǎng),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挖掘課本中情感因素,加強情感滲透。將人文精神滲透到語文教學課堂中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開展豐富多樣的人文實踐活動,學生的人文精神內(nèi)涵和對現(xiàn)實生活的理解能力都可以通過人文實踐活動得到提高,更加深層次的認識到人文概念。多多組織人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深刻理解。語文老師也應該充分發(fā)揮榜樣作用,從自身日常言行中注重彰顯榜樣作用,做到敬業(yè)愛崗、有禮貌、有道德、尊老愛幼等,進而有效影響學生,讓學生耳濡目染中學習到老師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比如說,老師可以定期組織敬老院活動,帶領學生一起去看望老人,準備食物、衣物為老人們送過去,,陪伴老人說話,給老人表演節(jié)目,讓學生認識到尊敬老人是我國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而尊敬老人不僅是流于口頭,要用實際行動,切實關心身邊老人,為老人送去溫暖,通過身體力行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不僅是敬老院活動,日常生活中,學生可以通過公交車上的一次讓座,一次過人行道的牽扶來傳達愛,如此簡單的言行,只要我們懷揣著一份熱誠,定會為身邊人送去溫暖。通過一次次實踐活動,讓學生切身體會到這份樂于助人的快樂,從老人感激的目光中逐漸堅定學生們關愛他人的信心,讓新時期高中生成長為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的青年,讓我國社會更為團結(jié)。
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定期組織參觀歷史人文古跡,帶領學生通過參觀及相關知識詳解,了解歷史背景,相關人物精神,從而引導學生學習等。
總之,高中語文老師應該轉(zhuǎn)變教學觀念,認識到人文精神培養(yǎng)對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作用,明確教學目標,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打造和諧教學課堂,多組織人文實踐活動,將人文精神融入漢語教學,從而培養(yǎng)出具有高尚品德,健全人格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搏.怎樣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J].漢字文化,2019(11):107+125.
[2]?袁曉亮.淺論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J].漢字文化,2019(03):88-89.
[3]?楊重國.加強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滲透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51.
[4]?黎龍.再談人文精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才智,2018(17):136.
[5]?錢銀花.人文精神在高中語文教學課堂的應用途徑探討[J].名師在線,2017(1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