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麗娟
摘要:在大部分農(nóng)村寄宿學校中,由于學生厭學原因都各不相同,在這情況下,要準確分析出學生厭學的真正原因,通過學校與家長的共同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開展一系列的理想教育,讓孩子能夠培養(yǎng)出健康的生活情趣,抵制不良誘惑。同時,學校與家長應該多與孩子溝通和交流,用最科學的方法矯正農(nóng)村寄宿制學生的厭學心理,讓每一個家庭都能圓夢成功。
關鍵詞: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學生厭學情緒;成因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1-0015-02
在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中,有一些學生會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學生厭學情緒的成因也大不相同。寄宿學生周一到周五都要在學校學習和生活,許多困難都要自己獨自面對,特別是放晚學后,課余生活單一,加上漫長的晚自習,繁重的學習任務,造成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對學生的成長非常不利。學校作為每個家庭實現(xiàn)夢想的載體,有著不可推脫的責任,作為學校的老師,尤其是班主任,需要對不同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的原因做出調(diào)查和研究,并對癥下藥,找到解決問題的良策,讓學生重新充滿對生活和學習的信心。對此,本文結合多年以來對寄宿學校學生管理的實踐,針對寄宿學校學生產(chǎn)生的厭學情緒進行了如下研究。
1.寄宿學校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的原因
1.1?家庭因素。
在農(nóng)村,很多家庭不夠重視教育,家長眼光不夠長遠,間接造成了學生學習上錯誤的思想[1]。尤其是一些貧困家庭,認為孩子上學的投入大,以后就算是考上大學,也不一定找到好的工作,改變不了家庭的命運,所以這部分家長對于孩子上學保持一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直接導致孩子在學校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對學習的興趣不高,不認真聽講,不做作業(yè),甚至曠課,這種原因在農(nóng)村學生厭學中占比較大。
1.2?學生自身因素。
對于學生自身來說,學生的自律性不夠強,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脫離了家長的管束,變得十分懶散。加上學校的嚴加管理,覺得自己失去了自由,并且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加,會逐漸產(chǎn)生較大的壓力,在學習上變得力不從心,久而久之,失去了學習的信心,不思進取,學習十分被動。同學之間的關系也變得不夠和諧,導致學校生活枯燥無味,因此產(chǎn)生了厭學的情緒。
1.3?學校因素。
對于學校自身來說,缺乏對這部分有厭學情緒學生的心理疏導,老師沒能提前觀察并及時與他們溝通,隨著學習難度的加大,部分學生在學習壓力上過大,對于學校的快節(jié)奏、高標準、嚴要求不能適應,學習上的壓力也就不能正確處理,導致學習成績下降,達不到自己的預想,自我放棄,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
1.4?社會因素。
社會上的不良影響和誘惑,結交一些社會不良人士,認為他們生活的十分精彩,另外,受到網(wǎng)絡的影響,沉迷于幻想,認為這才是他們想要的生活,更有甚者,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當中,不再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陷入網(wǎng)絡虛幻的世界不能自拔,沒有了奮斗與拼搏的精神,從而產(chǎn)生了厭學的情緒。
2.如何了解寄宿制學校學生厭學的情況
2.1?設計調(diào)查問卷,調(diào)查研究本校學生厭學的現(xiàn)狀。
學校老師應當自主設計好調(diào)查問卷,要求學生要如實填寫,以這種方式去了解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對于收集好的調(diào)查表,學校也要集中收集查看,找出大部分孩子厭學根源所在,共同研究,找出學生厭學的共同點。
2.2?與家長做好溝通。
學校應該與家長加強溝通,讓家長在周末對孩子情況進行觀察,并且與孩子多溝通交流學習上的問題以及在寄宿生活中遇到的困擾,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有厭學的情況,應該及時與學校作出反饋,共同調(diào)節(jié)好孩子厭學的心理。
2.3?多與學生溝通。
班主任應該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自己班上學生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多與學生溝通交流,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上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對以往厭學學生案例的研究,找到相同點,并對有厭學情況的學生留意觀察,以便了解到學生的真實情況。
3.矯正寄宿制學校學生厭學情緒的有效對策
3.1?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興趣活動。
學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興趣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其學習的態(tài)度有所改變。加強對有厭學情緒學生興趣的挖掘,讓他們都能參加到課外興趣活動中去,只有他們享受到了學校帶來的樂趣,才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漸漸恢復有厭學情緒學生的學習信心。
3.2?開展理想教育。
開展理想教育,幫助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激發(fā)出每個學生對未來的理想[2]。通過這種形式讓班級內(nèi)形成一股良好的學習競爭環(huán)境,特別要帶動有厭學情緒的學生,讓他們相互之間都能溝通交流學習生活上的問題,互相幫助,解決困難,通過班級正能量的發(fā)揮,來提高厭學學生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擺脫厭學的困擾。
3.3?促進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
促進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幫助家長也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改正部分家長的錯誤觀念。正確的引導孩子走向未來,支持學校的工作,支持孩子讀書求學,對學生也能夠嚴格要求,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能夠讓孩子矯正他們的思想,改變以前的厭學情緒,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3.4?開展德育實踐活動。
學校開展大量的德育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能夠正確對待社會生活上的種種誘惑,并通過班會以及思想品德課程,培養(yǎng)學生擁有良好健康的生活情趣,遠離不健康的場所,杜絕有厭學情緒的學生與這些不良事物和人接觸。同時,也要正確對待網(wǎng)絡,了解網(wǎng)絡安全和不正當使用網(wǎng)絡所帶來的危害,只有家長協(xié)助學校,才能夠讓厭學學生正確抵制不良誘惑,使他們擺脫厭學的困擾。
3.5?落實分層教育的思想。
落實好分層教育的思想,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科的老師都能正確對待學生學習的壓力,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能力與實際情況,適當降低和增加學習標準,通過老師的引導,讓每個學生都能形成好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良性循環(huán),提高厭學學生的積極性。
3.6?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教師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工作中與每一位學生都能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氛圍[3]。對于厭學的學生,更應當給予更多的幫助,認真營造班級團結向上的學習風氣。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將時間交還給學生,改良以前的教學方法,用激勵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多方位挖掘厭學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重拾學習的信心。
4.總結
很多學生的厭學情緒并不能依靠單一的方法去解決,需要多方面的措施一起行動,才能有效的矯正學生的厭學情緒。目前,寄宿制學校對于學生的管理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家長與學校要積極的進行溝通與交流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對待這一部分有厭學情緒的學生,必須從根源找到造成厭學的成因,并通過開展一系列的課外興趣活動以及理想教育,并改變學生家長的價值觀念,引導孩子正確對待網(wǎng)絡的誘惑,落實分層教育工作和提高教師自身專業(yè)的素養(yǎng),讓寄宿制學校的學生能夠重新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對未來充滿希望。
參考文獻:
[1]?潘進龍.寄宿制學校學生厭學情緒成因及其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7,20(20):51-52.
[2]?孫威,林建,馬玲,等.農(nóng)村中學生厭學原因分析及改進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192-193.
[3]?張建利,吳鴻燕.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因及對策研究[J].時代教育,2018(2):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