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龍
(甘肅省臨洮縣新添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730516)
牛羊絳蟲病是由裸頭科的許多種絳蟲寄生于牛羊的小腸中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主要的表現(xiàn)就是身體消瘦和腹瀉,也是一種消耗型的疾病。 尤其對羔羊和犢牛危害嚴重,不僅可影響生長發(fā)育,甚至可引起死亡,造成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
引起牛羊絳蟲病的主要病原體為莫尼茨絳蟲和貝氏莫尼茨絳蟲兩種。
1.1 莫尼茨絳蟲多呈乳白色,長1-5m,寬16mm,節(jié)片寬度大于長度,每個節(jié)片內包含兩組生殖器官,每側一組,其中擴展莫尼茨緣蟲每一節(jié)片的后緣有一行環(huán)狀的節(jié)間腺,蟲卵呈三角形,卵內含六鉤蚴,六鉤蚴被梨形器所包圍。
1.2 貝氏莫尼茨絳蟲,主要以牧區(qū)較為常見,其節(jié)間腺呈密集的帶狀,位于節(jié)片后緣中央,蟲卵近四角形。
我國分布廣泛,常呈地方性流行,尤其在三北牧區(qū)普遍存在,主要危害羔羊和犢牛;中間宿主為甲螨;感染季節(jié)多在4-8月份。 在終宿主體內約經(jīng)40~60天發(fā)育為成蟲,在牛羊體內寄生期限一般為3 個月。
3.1 莫尼茨絳蟲主要感染八月齡內的羔羊和犢牛。
3.2 嚴重感染時,表現(xiàn)消瘦、慢草、貧血、肚腹膨大、下痢,糞中帶有白色或黃白色的絳蟲節(jié)片,有時還出現(xiàn)痙攣或回旋運動等神經(jīng)癥狀或引起蟲性腸梗阻。
3.3 用飽和鹽水漂浮法鏡檢類便發(fā)現(xiàn)蟲卵;或用徹底洗凈法檢查糞便,找到節(jié)片即可確診。
3.4 用藥物進行診斷性驅蟲。
3.5 剖檢在小腸內發(fā)現(xiàn)大量蟲體即可確診。
4.1 西藥驅蟲治療
4.1.1 滅絳靈:羊按體重50-70mg/kg 劑量,羔羊每只最低劑量1g,一次灌服。牛按體重50-60mg/kg,制成10%水懸液,口服。
4.1.2 硫雙二氯酚:羊按體重100mg/kg 劑量,一次灌服。 牛按體重40-60mg/kg,一次灌服。
4.1.3 灌服 1%硫酸銅: 大羊 70-100ml,小羊20-50ml,犢牛 120-150ml(過量引起中毒,出現(xiàn)嘔吐、流涎、腹瀉、腹痛、心動過速、呼吸困難、痙等癥狀,重者因心臟麻而死亡。 治療可用0.1%亞鐵氰化鉀洗胃后,灌服牛奶或蛋清,注射依地酸鈉鈣。慢性中毒可給予鉬酸銨50-500mg)。
4.1.4 吡喹酮:羔羊按體重70mg/kg 劑量,一次灌服。 牛按體重50mg/kg,一次口服。
4.2 中藥治療
4.2.1 山羊可用藜蘆、草果、川芎、桔梗、荊芥等量為末,大羊每次服7.5g,小羊服4.5g,中等羊每次6g,隔日一次,連用三次。 ??捎秘灡?0g、檳榔40g、龍膽草 40g,研末服:或用貫眾 150g、檳榔50g、榧子 50g、蒼術 50g、陳皮 50g、厚樸 50g、龍膽草50g、藿香50g,煎服(本方對牛羊絳蟲病很有療效)。
4.2.2 煙葉或煙桿30g,煎服;檳榔、貫眾等量研末,每頭牛每次冷水空腹服60g,每日1 劑,連服3劑。
4.2.3 黃牛絳蟲用貫仲250g、檳榔150g、烏梅 80g、葛根100g、地榆100g,研末服;犢??捎媚瞎献?50g,炒至黃色放香,冷后研末,開水沖調,冷后灌服,半小時后,用檳榔 100g,研末,加水 1kg 煎成濃汁,候溫連渣一次灌服。
5.1 在本病流行地區(qū),于每年五、六月份,對牛羊進行成蟲前期驅蟲,驅蟲后家畜轉入清潔的牧場放牧;對帶蟲家畜,在感染高潮六月下旬至七月初,進行成蟲期驅蟲。
5.2 低注、陰濕地帶是地螨孳生地區(qū),應避免放牧,也不要在雨后或早晚有露水時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