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武
(甘肅省渭源縣大安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748213)
咽喉炎又稱顙黃、喉風。是熱毒結亍咽喉,導致咽喉腫脹疼痛,水草難咽,呼吸受阻的一種急性疾病。
多因飼養(yǎng)使役不當和外感風熱所致。如暑熱農(nóng)忙季節(jié)使役太過,肺胃積熱,或外感風熱,邪毒侵襲,或外感風寒化火上炎,結于咽喉等,皆可引起本病。此外,物理或化學性刺激,也可引起咽喉炎。
發(fā)病急速,咽喉敏感,吞咽困難,劇烈咳嗽。病初,多為于性、劇烈疼痛性咳嗽;數(shù)天后咳嗽濕長,痛性減輕。
病牛精神沉郁,伸頭直頸,呼吸喘粗,咳嗽不爽,尤以采食時多咳,口內(nèi)流涎,鼻流粘涕,間或飲水從鼻孔流出,咽喉炎,觸壓咽喉,病牛躲閃,并連續(xù)陣咳,口色鮮紅,脈象洪數(shù)或滑數(shù)。病重者水草難咽,呼吸困難,喉中氣響痰鳴,站臥不安,常有窒息危險。
3.1 消黃散:黃藥子 30g、白藥子 30g、知母 30g、梔子 25g、黃芩 25g、大黃 30g、浙貝母 25g、連翹30g、郁金 25g、樸硝 100g、甘草 20g、防風 25g、蟬蛻15g、黃芪30g。煎湯,過濾去渣或共為末,開水沖,候溫,引用蜂蜜120g,雞蛋清4個,同調(diào)灌服或胃管投服。注:上方加清熱利咽藥山豆根、射干、玄參和馬勃等效果更好。
3.2 六神丸(中成藥)100~200丸,涼水沖服,或研成細末,吹入咽喉。
3.3 冰硼散加減:冰片 1.5g、硼砂 3g、青黛 4g、膽礬 4g、僵蠶 5g、皂角 4g、薄荷 5g、全蝎 3g,共研末,吹入喉內(nèi),立效。
外敷藥方:牽牛子20g、生蒲黃25g、燕子巢5個、米醋500ml。將前3味藥共研細末,放在醋內(nèi)攪勻,敷患處。
3.4 銀翹散:銀花、連翹、荊芥、淡豆鼓、牛蒡子、竹葉、蘆根各40g,桔梗30g,生甘草、薄荷各15g。如口不甚渴、苔薄白或紅,脈細數(shù)宜服養(yǎng)陰清肺湯:元參、麥冬、生地、貝母、丹皮各30g,薄荷15g,生甘草10g,白芍20g。如咽痛紅腫較甚,宜加射干、赤芍山豆根、六神丸。高熱口渴加蘆根、板藍根。
3.5 鮮牛膝根,治療方法:鮮懷牛膝根500~750g(根莖均可入藥,但大多用其根),洗凈水煎候溫灌服。每日2~3劑,一般連服2~3日可愈。
3.6 板藍根 40g,山豆根 50g,蘆根 60g,桔梗、黃連、黃芩、黃柏各 40g,射干 25g,銀花、連翹各45g,玄參、牛蒡子、重樓各 35g,馬勃 20g,甘草15g。加水 3000ml,煎成 1500ml,煎取 2 次,共得藥汁3000ml,1日1劑,分早、中、晚三次灌服。熱盛加生石膏60g、花粉35g,糞便干燥加大黃30g。
3.7 生地黃 45g、麥冬 45g、玄參 45g、白芍 35g、青果35g、浙貝母 30g、牡丹皮 30g、射干30g、木蝴蝶15g、甘草15g。上藥研末開水沖,候溫投服,每天1劑,一般2~3劑為1個療程。本方適用于慢性咽炎,如屬急性咽炎非本方所宜。咽部疼痛重者加金銀花45g、山豆根30g;下頜淋巴結腫大者加當歸、香附子各30g,郁金 30g;糞便秘結者加大黃50g,氣虛者加黃芪45g、黨參45g;食少、便塘者減生地黃、麥冬用量,加山藥30g、炒白術30g。
3.8 蜂蜜 250g、冰片 4g、枯礬 10g、小蘇打 15g、青黛10g?;旌险{(diào)成膏劑,裝入紗布袋內(nèi),噙于患??趦?nèi),飼喂、飲水時取下。用本方治療口腔咽喉炎,簡便易行,療效確切,輕者1次,重者2次。
3.9 知母 25g、黃檗 25g、黃藥子 25g、黃連 18g、白藥子 25g、郁金 25g、黃芩 31g、梔子 25g、連翹 25g、大黃 31g、貝母 25、冬花 25g、甘草 22g、秦艽 25g、蜂蜜100g、雞蛋清8個。共為末,開水沖,候溫灌服。此方清熱解毒,止咳消腫。
3.10夏枯草 90g、靈丹草 90g、黃芩 60g、桔梗 60g、甘草30g。共研末,溫開水調(diào)服。急性病例每日1次,慢性病例隔日1次,連用3次。
3.11狗脊蕨100~200g,開水調(diào),候溫灌服,或拌入飼料中自由采食,每天1劑,連服3天。狗脊蕨,又名大葉貫眾。取其根莖曬干為末備用,是民間用于治療人喉炎的單方。若體溫明顯升高者,配合抗生素治療效果更加明顯。
中獸醫(yī)治療咽喉炎,有較成熟的經(jīng)驗,所列舉的藥方可獲較好療效。冰硼散和外敷藥方所需各味藥取材容易;六神丸更是隨處可得,且療效甚佳。當使用中藥不便時,可肌肉靜脈注射磺胺類或抗生素藥物,用以抑菌消炎;也可以0.25%鹽酸普魯卡因20ml加青霉素80萬單位混合給患牛喉頭周圍封閉,1日3次,以減輕炎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