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慧
摘要:在全面貫徹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背景下,選擇最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吸收相關知識。伴隨著“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各種教學模式層出不窮。就現(xiàn)階段初中歷史教學,分層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成績,注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筆者圍繞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歷史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希望對各位老師針對初中歷史的教育教學方法理念有所革新,就初中歷史教學工作的高效展開打下理論基礎。
關鍵詞:初中歷史;分層教學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3-0217-01
分層教學法起源于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的“因此施教”,主張在面對不同學生時,應當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面對學生個性的差異性時,采用最適合學生的方式,注重學生差異性的存在。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就開始了分層教學方法的探索,在1993年國務院印發(fā)的《中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綱要》中就明確學生要全面提高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等核心素質(zhì),要求各地學校促進學生活潑發(fā)展,辦出各自的特色。雖然早在20世紀就已經(jīng)開始了分層教學方法理念的滲透,但各個地方發(fā)展水平不一致,這極大地阻礙了分層教學法的貫徹。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因此,我們以初中歷史為例探討目前初中學生在分層教育上的應用。
1.分層教學法概述
1.1?分層教學法的概念。
所謂分層教學法就是:“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狀況、知識儲備、認知水平,以發(fā)展學生能力與素養(yǎng)為出發(fā)點,有針對性的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區(qū)別設置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法,引導每個學生達到最優(yōu)的學習狀態(tài)?!狈謱咏虒W法肯定了學生間的差異性,注重個性化的學習進程。這與我國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不相一致,從肯定學生存在差異的角度來看,反映了我國從“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模式的轉(zhuǎn)變。這種思路的轉(zhuǎn)變也肯定了分層教育法在目前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1.2?分層教學法的優(yōu)勢。
分層教學法有效的改變了傳統(tǒng)大班制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jù)學生差異,進行分層備課、分層上課、分層考核。面向不同學生,制定實施不同的教學策略。改變傳統(tǒng)中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模式中,教師占據(jù)主導地位,控制整個課堂走向,但學生數(shù)量多,理解能力層次不齊,這就導致了部分學生不能及時消化吸收老師所教授的內(nèi)容。分層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合理的將學生分層,設置適合學生的教學目標與教學體系。避免傳統(tǒng)“一刀切”的現(xiàn)象的發(fā)生,這與“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也相一致。
2.分層教育法的應用策略
2.1?分層備課。
分層備課是分層教育法中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全方位,多角度的把握本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性格特點。根據(jù)所了解掌握的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層,特別是初中歷史的學習,這一步尤為重要,歷史不單單依靠課本的學習,部分學生可能有的對歷史有從父母,長輩,新聞之中接觸過,將學生進行分層,更有助于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其次,再將學生分層后之后,老師還應當將教學體系重新進行分層。此舉的目的在于不同級別的學生對應相應的教學目標,我們所做的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學生的學習。若不進行教學目標的分層,則將學生進行分層就是沒有意義的。合理的,科學的教學目標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學習信心。分層備課對教師來講既加大了對學生學習狀況了解的難度,也對教師對課本的深層次理解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這種方式更加切合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2.2?分層上課。
分層上課是教學體系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前期都是為了上課所進行的準備。在實踐過程中,對待各層學生應當一視同仁,不可對劣勢學生冷眼相向,這是對教師自己的要求。在課堂的練習與提問中,應當將問題與練習分層,對接收慢的同學首先解決基礎問題,在將基礎知識打牢鞏固之后,再進行上一層次的練習。對待他們應當多鼓勵多支持,給與他們展示的機會。讓每個層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來,如我們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第16課三足鼎立時,我們可以按照如下的方式設計問題:(1)簡述三國鼎立時期的各國主要人物及成就。(2)為什么在這段人才倍出的歷史時期,只有這三個國家留存下來并逐漸形成三國鼎立之勢。(3)為什么三國后期最后由司馬家族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設計題目從簡單到復雜,盡量涉及到各個層面的學生,盡量讓所有學生參與到課堂的討論當中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3?分層考核。
作為分層教學法的最后一環(huán),老師在輔導學生時應當同樣注意分層教學。對不同的學生應當有計劃的針對學生的薄弱地方進行加強。解決學生在這堂課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初中歷史的難度不是很大,但各個學生的知識儲備不相同,有的學生對世界歷史中的亞非文明感興趣,對這部分比較了解,學起來也會比較有興趣。但對其他部分可能興致不高。所以,我們在進行考核時應當注意分層。另一方面,這也側面告訴我們,分層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通過考核的結果對學生學習情況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對待學習情況較好的同學要及時調(diào)整他們的分層情況。最終達到“由劣變優(yōu),優(yōu)變更優(yōu)”的效果。最終使得班級的整體水平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可以兼顧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從備課、上課、考核三方面入手全方位的運用分層教學方法,實現(xiàn)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成才之路。
參考文獻:
[1]?徐素蓉. 初中歷史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D].
[2]?燕春錄. 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分層教學法應用研究[J]. 新課程, 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