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巖
老年人發(fā)生冠心病的比例高,可導致大中動脈嚴重狹窄,這是一種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需要及時給予有效治療[1]。本研究納入本院2017 年3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200 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曲美他嗪治療組和瑞舒伐他汀與曲美他嗪聯(lián)合治療組,每組100 例。曲美他嗪治療組對冠心病患者采取曲美他嗪治療,瑞舒伐他汀與曲美他嗪聯(lián)合治療組對冠心病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曲美他嗪治療。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治療前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數(shù)、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DL-C、TC、TG 水平;住院天數(shù);藥物不良反應,旨在分析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曲美他嗪治療對冠心病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對心功能的作用,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 年3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200 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曲美他嗪治療組和瑞舒伐他汀與曲美他嗪聯(lián)合治療組,每組100 例。曲美他嗪治療組患者年齡54~75 歲,平均年齡(56.25±6.25)歲;男65 例,女35 例。瑞舒伐他汀與曲美他嗪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年齡54~76 歲,平均年齡(56.45±6.52)歲;男64 例,女36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曲美他嗪治療組患者采取曲美他嗪治療,每天睡前服用曲美他嗪20 mg,連續(xù)治療3 個月。瑞舒伐他汀與曲美他嗪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曲美他嗪治療,曲美他嗪用法用量同曲美他嗪治療組,而瑞舒伐他汀劑量為20 mg/次,1 次/d,連續(xù)治療3 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治療前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數(shù)、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DL-C、TC、TG 水平;住院天數(shù);藥物不良反應(口干、惡心)發(fā)生情況。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左室射血分數(shù)、LDL-C、TC、TG 等改善>70%,癥狀體征消失;有效:左室射血分數(shù)、LDL-C、TC、TG 等改善30%~70%;無效:達不到上述標準??傆行?顯效率+有效率[2]。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曲美他嗪治療組顯效36 例,有效42 例,無效22 例,總有效率為78.00%(78/100);瑞舒伐他汀與曲美他嗪聯(lián)合治療組顯效56 例,有效39 例,無效5 例,總有效率為95.00%(95/100)。瑞舒伐他汀與曲美他嗪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室射血分數(shù)、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DL-C、TC、TG 水平比較 曲美他嗪治療組患者治療前左室射血分數(shù)、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DL-C、TC、TG 分別為(31.94±2.12)%、(61.12±3.24)mm、(4.78±1.14)mmol/L、(6.79±0.35)mmol/L、(2.44±0.44)mmol/L,治療后左室射血分數(shù)、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DL-C、TC、TG 分別為(43.18±0.22)%、(53.21±2.14)mm、(3.23±0.34)mmol/L、(5.71±0.14)mmol/L、(2.11±0.43)mmol/L。瑞舒伐他汀與曲美他嗪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治療前左室射血分數(shù)、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DL-C、TC、TG 分別為(31.53±2.11)%、(61.52±3.12)mm、(4.77±1.15)mmol/L、(6.78±0.34)mmol/L、(2.45±0.45)mmol/L,治療后左室射血分數(shù)、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DL-C、TC、TG 分別為(54.61±0.23)%、(43.15±2.34)mm、(2.21±0.14)mmol/L、(4.56±0.11)mmol/L、(1.42±0.51)mmol/L。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DL-C、TC、TG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DL-C、TC、TG 水平均優(yōu)于治療前,且瑞舒伐他汀與曲美他嗪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DL-C、TC、TG 水平均優(yōu)于曲美他嗪治療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住院天數(shù)比較 瑞舒伐他汀與曲美他嗪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為(8.68±1.21)d,顯著短于曲美他嗪治療組的(15.46±1.57)d,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曲美他嗪治療組有1 例口干,瑞舒伐他汀與曲美他嗪聯(lián)合治療組有2 例惡心。瑞舒伐他汀與曲美他嗪聯(lián)合治療組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00%與曲美他嗪治療組的1.0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生成性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其引起血管腔的狹窄或阻塞,引起由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引起的心臟病,通常被稱為“冠心病”。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可變風險因素和不可改變風險因素。了解和干預風險因素有助于預防和治療冠心病。可變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血脂異常(總高膽固醇血癥或LDL-C,高TG,LDL-C)、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煙)、不合理的飲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高卡路里等)、缺乏體力活動、過量飲酒和心理社會因素。不變風險因素包括性別、年齡、家族史。另外,它與巨細胞病毒、肺炎衣原體、幽門螺桿菌等感染有關。冠心病的發(fā)病通常與季節(jié)性變化、情緒激動、體力活動增加、飽腹感、大量吸煙和飲酒有關。然而,冠心病的范圍可能更廣泛,包括炎癥、栓塞等,導致管腔狹窄或閉塞[3-5]。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冠心病分為五大類:無癥狀心肌缺血(隱匿性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臟病)和猝死。臨床上,它通常分為穩(wěn)定型冠心病和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
瑞舒伐他汀是一種選擇性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HMG-CoA 還原酶抑制劑是限速酶,其將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 轉化為甲羥戊酸膽固醇的前體。瑞舒伐他汀的主要作用部位是降低膽固醇的肝臟靶向器官。瑞舒伐他汀增加肝臟低密度脂蛋白(LDL)細胞中表面受體的數(shù)量,促進LDL攝取和分解代謝,抑制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肝臟合成,從而減少VLDL 和LDL 顆粒的總數(shù)。源自肝細胞的膽固醇是血液膽固醇形成的主要原因,來自非肝細胞的膽固醇對于正常細胞是必需的。瑞舒伐他汀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肝臟。從抑制甾醇合成,該藥物對大鼠肝臟的選擇性高于外周組織,并且與普伐他汀或辛伐他汀相比,肝臟組織的選擇性很高。通過主動吸收,瑞舒伐他汀被肝細胞吸收,其在抑制大鼠肝細胞膽固醇方面的效力是成纖維細胞的1000 倍。瑞舒伐他汀對降低血脂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一般來說,他汀類藥物可使LDL-C 水平降低17%~54%。瑞舒伐他汀的Ⅱ期臨床試驗表明,當劑量為80 mg 時,LDL-C 降低了65%,這是目前最好的他汀類藥物。瑞舒伐他汀可以增加LDL 受體的數(shù)量。在人肝癌中,瑞舒伐他汀使LDL 受體的mRNA 水平比普伐他汀增加約10 倍。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血脂,減少脂質浸潤和泡沫細胞形成,有利于延緩動脈粥樣硬化;它還阻斷羥甲基戊二酸途徑,特別是通過抑制類異戊二烯代謝物。它抑制平滑肌細胞的增殖,促進細胞凋亡,穩(wěn)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很可能導致動脈高度狹窄甚至閉塞,引起冠心病心絞痛發(fā)作,因此,調節(jié)患者血脂水平和控制炎癥是緩解癥狀的有效方法。曲美他嗪可改善心肌代謝功能,疏通冠狀動脈,改善動脈壁環(huán)境。而瑞舒伐他汀可達到上述調脂和抗炎等作用[6,7],可減少體內TC 的合成,使外周血中的LDL-C 降低,從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將其聯(lián)合曲美他嗪可進一步控制血脂,改善心功能[8-10]。
總之,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脂指標,縮短住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