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萍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南豐中學,江蘇 蘇州 215628)
語文學習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大量的閱讀和寫作則是夯實語文基礎的必要條件,這光靠語文課堂那幾節(jié)課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語文統(tǒng)編教材不遺余力地發(fā)出大閱讀呼聲,用“課程”的手段來推進必讀篇目,“群文閱讀”“1+X”等教學主張逐漸深入人心。但是有限的課時和師資卻不能滿足閱讀的需求。因此我們需要用“活動”的手段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巧用課前五分鐘演講,展示小組合作成果,營造學生學習氛圍,引領學生閱讀方向,讓語文閱讀、寫作活動“化整為零”,無處不在,真正盤活自主學習棋。
筆者以小組合作進行課前演講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閱讀、寫作,取得不錯的效果。課前五分鐘演講是指在語文課堂教學的起始環(huán)節(jié),一名或幾名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展示自己小組收集或者閱讀的內(nèi)容。通過語文課前五分鐘演講,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自主閱讀各種材料,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及能力素養(yǎng)。學生在課外閱讀活動中搜集、整理圖文音頻各種材料,交流閱讀文章的心得體會,用準確、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觀點、主張,從而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慢慢喜歡上閱讀,愛上寫作,從而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水平的目的。
學校大力推行“一六三”課堂模式,提高課堂效率,其中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小組合作學習。課前五分鐘演講也可以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筆者首先將全班學生按照自愿原則分成10個小組,每組4至5人,每組完成一天的課前五分鐘演講任務。之所以按自愿原則而不是將學生按成績好中差來分是因為后者展示和參與的往往是成績好或者平時比較活躍的同學,而其他尤其是成績較差的學生基本就處于旁觀者狀態(tài)。安排小組時以自愿組合為原則,就是要讓熟悉的同學在一起,好朋友在一起,避免出現(xiàn)一組一人或者兩人出力的現(xiàn)象,真正做到大家出力,輪流上臺展示,達到每個人都得到鍛煉的目的。
其次,筆者準備五個主題,各小組抽簽決定本組演講主題。筆者將學生的演講每周按朝聞天下、名著速遞、好書推薦、我看世間百態(tài)、舊事重提這五個主題來進行。朝聞天下欄目主要是復述一周來國內(nèi)外的大事,并進行一些簡單的評論;名著速遞則是分享自己在這一周內(nèi)閱讀課內(nèi)推薦的名著的內(nèi)容、收獲和感悟;好書推薦則是學生推薦自己閱讀過的一本好書,可以是最喜歡的,也可以是收獲最大的;我看世間百態(tài)則是學生對當今社會中一些現(xiàn)象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舊事重提復述這一天中發(fā)生的大事、小事、逸事。簡單、易操作,學生只要去做就能做好。
最后,在演講結(jié)束后,學生和老師對演講情況進行適當?shù)狞c評。點評的重點就是學生需要改進的地方。從最開始演講材料的選擇,演講時的姿勢、表情、語速、聲音的高低等,到后面材料是否能表現(xiàn)主題。經(jīng)過我們認真準備,不斷訓練,學生演講的水平逐漸提高。
為了演講成功,讓別人認同自己的觀點,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文章,查閱相關的資料,小組討論提升提煉自己的觀點,小組演講展示,大大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前五分鐘演講,為學生搭建了閱讀的平臺,成為學生展示風采的舞臺,讓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處處開花。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對某事物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且在求知、探索、實踐的過程中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我們的學習,只有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才能獲得好的效果。筆者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由易到難,逐步開展課前五分鐘演講活動。
筆者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演講,學生很是興奮,積極性也很高。畢竟他們內(nèi)心深處是需要認同的,是需要表達交流的,是需要表現(xiàn)自我的。每一個學生都會想要在同學面前表現(xiàn)自己優(yōu)秀的一面。
筆者從最簡單復述開始。其實即使是最簡單的復述,很多組的學生表現(xiàn)并不理想,上臺后表情很不自然,聲音變調(diào),吞吞吐吐,聲音很低,基本聽不到……我甚至懷疑他們是否盡力。后來從學生的反饋信息中知道:為了課前這精彩一刻,他們在課后竭盡所能,反復訓練。為了這次演講簡直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閱讀文章,查閱資料,經(jīng)常拉住同學,反復操練,演講稿甚至已經(jīng)達到脫口而出的地步,可是一上臺大腦就一片空白。筆者明白他們肯定是第一次上臺,所以經(jīng)常鼓勵他們,為了打消學生的顧慮,筆者首先表明一個態(tài)度,課前五分鐘演講活動的目的是鼓勵學生走向講臺,允許他們犯錯。告訴他們無論做任何事情,大多數(shù)情況下第一次都是做不太好的,無論什么人,第一次站在講臺上,面對很多人發(fā)言,都會膽怯、緊張,這是人的本能反應。所謂“萬事開頭難”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最重要的是我們有進步;其次無論他們在臺上表現(xiàn)怎樣,從不打斷,鼓勵他們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當然,如果僅僅如此,學生的興趣可能在一段時間后就會消退,筆者通過多樣的主題、豐富的形式來持續(xù)激發(fā)學生興趣。如果一個小組總是一個主題的話,會產(chǎn)生審美疲勞,容易失去興趣,所以筆者每個月重新抽簽更換主題,讓學生保持新鮮感,以此來保證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形式也由最開始純復述,到做多媒體課件,加上配樂、圖片、視頻等。記得在第三周好書推薦時,學生推薦的是金庸的《射雕英雄傳》。演講一開始,播放《射雕英雄傳》的主題曲《鐵血丹心》,出現(xiàn)《射雕英雄傳》的書的照片,在歌聲中,郭靖的故事娓娓道來,輔以電視劇中圖片,郭靖從一個小牧民逐漸成長為大俠,為國犧牲,靖哥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形象就浮現(xiàn)在了同學的心中,不少同學成了郭靖迷。主題的多樣,形式的豐富,學生的表現(xiàn)欲、小組間的競爭……學生的興趣自然就濃厚了。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生開始大量閱讀相關文章、作品,閱讀量自然就增加了;為了讓自己的演講更吸引人,一個小組就得認真寫演講稿,并反復修改,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就有了較大的提高。
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藭r間,學生的表現(xiàn)就越來越好了。小組演講一旦取得成功,就得到老師或者班上同學的關注與認可,他們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悅,這就能極大地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學生從中獲得了滿足與鼓勵,又會大大提高他們對演講的興趣,更積極地投身到課前五分鐘演講活動中,并能將對演講活動的積極性擴展到學習和生活中,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
課前五分鐘的演講,既能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能力素養(yǎng),也能讓學生平時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世界的責任感。
雖然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可是許多學生(尤其是高年級的學生)整日生活在家庭、校園中,加上手機、電腦的普及,很多人寧可將時間和精力花在游戲和聊天上,也不愿花時間去感受紛繁的人生、多彩的自然,導致他們對生活的敏感性不夠,責任感缺失。課前五分鐘演講活動能讓學生關注生活,讓學生去了解生活,了解人生,了解社會,重塑他們的責任感。
筆者以為大多數(shù)中學生有兩種傾向:一是把精力完全放在學習上,只知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埋首學業(yè),二是不把學習放在心上,上學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究其原因就是對生活、對社會、對人生的敏感度不夠,缺乏對家庭、社會、國家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即使他們的心靈深處曾經(jīng)被一時一地一景一事激起過漣漪,但也只是瞬間的火花閃爍,轉(zhuǎn)瞬即逝,很快又回復了原來的狀態(tài)。我們進行課前五分鐘演講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讓學生去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國家。僅2019年上學期我看世間百態(tài)這個主題,就探究了十幾件事和現(xiàn)象。大到中美貿(mào)易摩擦、臺灣問題,再到國內(nèi)響水化工廠爆炸事件、四川涼山森林火災,小到身邊的小事誠信超市不誠信、廣場舞的是非等。學生不再漠視身邊的一切,他們開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一個留心周圍一切的人,會對生活作出評析,也就能不斷激起心靈深處的火花,并通過伙伴、老師的強化而持續(xù)下去。有了這種高度社會責任感,學生就會通過自主學習來拓寬知識面,培養(yǎng)自身的綜合能力,提升核心素養(yǎng)。
總而言之,我們要充分利用課前五分鐘演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閱讀寫作,實現(xiàn)高效學習,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