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泰伯實驗學校 曹 康
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逐漸暴露出一些不足,教師習慣于按照經驗開展教學,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偏重教學效率的提高,注重學生語文基礎技能和理論水平的培養(yǎng),但是卻忽視學生素質的培育,沒有從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提升他們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進行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優(yōu)化設計,進而導致語文課程教學效率偏低,且沒有達到良好的成效。
作為初中基礎教育課程的重要構成要素,語文教學一直以來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尤其是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新的教育形勢下初中語文課程教學情境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只有全面結合教學實際進行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不斷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才能切實促進教學成效的提高。其中新媒體語境的創(chuàng)設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至關重要。借助新媒體技術等進行語文教學情境的不斷創(chuàng)設和改革,可以更好地以更加靈活、豐富的方式將教學的重點、難點等,以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開展,進而不斷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更好地激發(fā)他們的應用意識和持續(xù)學習動力。
同時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也有助于引導教師結合教學目標、學生的興趣等將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等不同的方式進行展現,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境輔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應用,使學生在不斷交流和互動中收獲更多的體驗,全面促進他們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打造高效的趣味課堂。
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加強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應注意把握基本的原則,以此為基礎進行科學應用,才能有效確保新媒體技術的適用性。一方面應堅持科學的原則,在新媒體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應避免避重就輕或者占用過大的時間進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導入,應將語文課程教學目標作為重點為指導進行教學組織,進而圍繞教學內容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輔助優(yōu)勢,全面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應堅持多樣化的原則。要圍繞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和初中語文課程教學內容等,結合學生的認知基礎等進行形式手段的多樣化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不斷實踐探索中獲得更多的認知。
為了進一步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成效,打造高效課堂,全面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建議在新媒體視域下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對教學工作進行深入探究實施:
1.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樹立正確的應用意識,并加強教師對新媒體技術的熟練應用能力。一方面學校要圍繞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等方面加強相關理論和技術的培訓,優(yōu)化教學硬件軟件設施配置,不斷提高教師在新媒體技術平臺等方面的知識掌握能力和技術應用水平,確保嚴格按照既定的要求和規(guī)范開展技術探索工作,學科教師之間可以共同進行學習交流和研討,從而全面掌握語文課程的基礎內容和信息技術應用的具體方式,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要正確地把握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原則,科學確定不同學段語文課程教學的目標。要圍繞教學目標要求針對新媒體技術如何應用等把握基本的原則,合理確定具體的應用目標,避免一刀切,鼓勵教師積極開發(fā)新的新媒體技術與課程教學的融合模式,激勵教師結合實際與學生深入探究多媒體技術等在課程內容、課程教學方式等方面的具體應用模式,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設計等,爭取更多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這樣才能切實推動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成效。
2.結合學生實際,加強教學信息化形式的多元化創(chuàng)新,確保教學效果。一方面教師在應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時要注意搜集相關的和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lián)內容,比如一些圖文資料、視頻以及動畫、音頻資料等,對教學重點、難點進行篩選,以此為基礎明確課堂的教學目標開展針對性教學,創(chuàng)設豐富的學習情境,避免單一地通過說教方式進行知識的講解。另一方面,現在的學生都是伴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發(fā)展成長起來的,他們更加獨立、富有個性,所以教師要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保證教學進度和效率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角色扮演以及互動討論等不同的方式,設定問題教學法等,讓學生在不斷互動中感受和領悟語文知識的獨特魅力,在豐富的想象中獲得更多的靈感和豐富體驗。
3.注重加強教學技術應用情況的評價與反饋。在信息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教師應堅持基本的原則,除了要圍繞課程教學不斷進行深入研究以外,還應對照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表現等進行深入客觀評價,這樣才能更好為下一階段信息技術的應用奠定基礎。為此教師要定期開展頭腦風暴,與學生一起總結信息技術和語文課程教學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要圍繞信息技術如何更好地嵌入課程教學中進行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探索。對學生的學習表現以及課程知識理解應用等方面的情況可以借助信息平臺等進行展示,通過評比、積分法等方式對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評價,著重圍繞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目標從多個層面進行綜合能力的評估,以此更好地肯定學生的積極表現,給予他們更多的自信,共同在信息技術應用以及語文陣地打造等方面掌握更多的經驗、方法,全面促進教學效能的提高。
此外,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校也應圍繞新媒體語境等進行校園文化建設創(chuàng)新,為廣大師生提供更豐富的平臺進行學習、交流和實踐,這樣才能更好地打造特色教學模式和精品課程,為廣大師生帶來更豐富的體驗,全面促進師生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