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梭 梭
一支球隊也是一面鏡子。從中國女排的起起伏伏,也可以看到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所走過的歷程,有發(fā)展、有崛起,也經(jīng)歷過低潮、徘徊,但始終有一股子延續(xù)了幾千年的民族精神在支撐著這個民族咬牙堅持或是斗志昂揚。
電影《中國女排》將在大年初一上映。
一部體育電影為什么能夠放在一年一度最黃金的春節(jié)檔上映?為什么這部電影從開拍第一天起就備受關(guān)注?為什么這部電影僅僅流出一段拍攝花絮就能上熱搜?
只因為“中國女排”這四個字,讓人聽到就忍不住心潮澎湃。
可以說這是一支與共和國共同成長的隊伍。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之初,各個方面都還處于一窮二白的局面,體育方面更是如此。世界上的排球強國是蘇聯(lián)和其他東歐國家。當時,國際比賽主要是6人排球,而中國則以9人排球為主流,不得不重新學習6人排球的規(guī)則、戰(zhàn)略和比賽方法。為此,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安排男女排球運動員到東歐等地參加排球比賽,藉以吸收經(jīng)驗。經(jīng)過一系列的友誼賽,中國男女排球運動員才慢慢掌握了6人排球的比賽方法。
1953年,中國排球協(xié)會正式成立,1954年成為國際排聯(lián)的正式會員。其后,中國排球協(xié)會獲邀參加1956年在法國舉行的世界排球錦標賽,第一次參加世界比賽的中國女排,首次出師先后擊敗奧地利、荷蘭和聯(lián)邦德國,獲得第6名。
2019年4月16日,電影《中國女排》正式啟動 ,定檔2020年大年初一
20世紀60年代,國際女排的重心向亞洲轉(zhuǎn)移,有“東洋魔女”之稱的日本女排,在大松博文的教導(dǎo)下開始挑戰(zhàn)蘇聯(lián)女排的王者地位。注意到這一現(xiàn)象,中國排協(xié)于1965年邀請到大松博文來華一個月,以協(xié)助訓練中國女排。這一個月的訓練對中國女排意義非凡,中國女排隊伍得到了系統(tǒng)的訓練,并明確了發(fā)展方針。11年后的1976年,新的中國女排國家隊成立,袁偉民成為第一任教練。
中國女排終于在1979年的亞洲女排錦標賽中有所突破,在決賽以3:1擊敗當時的亞洲和前世界冠軍日本女排,首次稱霸亞洲。
在新中國蹣跚學步期間,中國女排也在慢慢成長,他們見證著彼此的成長。
20世紀80年代,中國經(jīng)濟開始慢慢復(fù)蘇,中國女排也越來越受到世界的關(guān)注。1981年,第三屆世界杯在日本舉行,中國女排以7戰(zhàn)全勝姿態(tài),壓倒衛(wèi)冕的主辦國日本,獲得冠軍,成為中國三大球(足球、籃球、排球)中的首個世界冠軍。
1982年,中國女排參加在秘魯舉行的第九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在決賽以直落三局輕取秘魯隊,首次獲得世界女排錦標賽冠軍 。
“在那個年代,再沒有比女排酣暢淋漓的扣球更能讓中國人感到揚眉吐氣的事了?!碑敃r正主管女排的魏紀中在他的回憶錄《我的體育生涯》中寫道。
時任全國婦聯(lián)主席的鄧穎超也在《體育報》上發(fā)表了題為《各行各業(yè)都來學習女排精神》的文章:“各行各業(yè)的人民群眾都要學習中國女排精神,樹立遠大的志向,發(fā)揚腳踏實地、苦干實干的作風,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更快地將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推向前進!”
“各位觀眾,各位聽眾,臺灣同胞們,海外僑胞們,現(xiàn)在我們向大家轉(zhuǎn)播......這是由中國女子排球隊對美國女子排球隊......”伴隨著著名體育解說員宋世雄老師熟悉的聲音,一臺黑白電視機前,男女老少都在守候著這場焦點大戰(zhàn)。2019年10月1日上映的熱門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徐崢導(dǎo)演的短片《奪冠》口碑爆棚,片中再現(xiàn)的就是1984年8月8日,萬人空巷觀看中國女排在洛杉磯奧運會參加決賽的情景。小男孩冬冬為了讓弄堂里的鄰居看清比賽,錯過了和小朋友告別的機會。
的確,那是一場不能錯過的比賽。洛杉磯奧運會是中國大陸代表隊首次參加奧運會,中國女排第一次參加奧運會。
在冠軍之路前行的中國女排,一路并非坦途,走下來憑借的可不是運氣,而是一股子別人沒有的精神。洛杉磯奧運會被認為是中美兩國的“巔峰對決”,1980年代的美國女排是她們的“黃金一代”,她們原本想借東道主之利奪取冠軍。
對中國女排而言那次比賽的開局并不順利,中國女排在分組賽就被宿敵美國隊擊敗。主要得分手郎平因為進攻受阻,沒有完全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賽后她非常痛苦,但在隊友和教練的開導(dǎo)下,她決心振作起來,打好下面的比賽。
經(jīng)過調(diào)整,中國女排在半決賽中以3:0擊敗日本隊,闖進決賽。在決賽中,以“鐵榔頭”郎平為首的隊員們,憑著自己兇猛的攻勢擊潰了美國隊防線,帶領(lǐng)這支隊伍以3:0擊敗東道主美國隊,拿到了奧運會金牌,實現(xiàn)了三連冠。郎平、張蓉芳、楊錫蘭、鄭美珠、梁艷和楊曉君都是值得被銘記的名字。
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拿到15枚金牌、8枚銀牌和9枚銅牌,排在金牌榜的第四位,實現(xiàn)了歷史性的突破。中國女排拿到了唯一一枚集體項目的金牌,分量最重。
接下來的1985、1986兩年之間,中國女排又獲得了1985年第四屆世界杯冠軍和1986年第十屆世界女排錦標賽冠軍,成就世界女排史上首個五連冠的佳績。
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初期,女排的勝利極大地振奮了全國人民的士氣。她們更以自己堅持不懈的拼搏精神告訴國人,在遭遇失敗甚至跌入谷底的時候,擔憂是徒勞的,鍛煉強大的抗挫能力才是登頂?shù)碾A梯。
正因如此,中國女排成為當時中國人的模范和驕傲,更是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騰飛的象征?!芭啪瘛惫奈柚腥嗽谝粭l全新的道路大踏步前進,開拓一片新天地。
戰(zhàn)場上沒有常勝將軍,運動場上同樣如此。
中國女排在巔峰輝煌之后,開始面臨郎平、梁艷等老一代名將退役,人才青黃不接的現(xiàn)實。這支隊伍進入一個漫長的失意時期,長得讓人懷疑我們是否還能重新成為球場上的強者。
中國女排自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奪得第十屆世界女排錦標賽冠軍后,開始青黃不接,早一輩的名將如郎平和梁艷等人相繼退役后,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半決賽中敗于冠軍蘇聯(lián)女排,中國女排最后只獲得銅牌。
從此開始,亞軍、第七名、止步八強……獎牌離中國女排越來越遠。值得慶幸的是,在這漫長的寒冬,這支隊伍并未放棄拼搏。
進入新世紀,事情又開始悄悄發(fā)生變化,這支被寄予厚望的隊伍,開始蘇醒。
2000年,中國排協(xié)委任在中國女排擔任20多年陪練員的陳忠和擔任主教練。隨后,中國女排開始加入劉亞男、馮坤、周蘇紅、楊昊、趙蕊蕊等潛質(zhì)新人。她們先后在日本、德國、韓國獲得國際排聯(lián)女排大冠軍杯賽的冠軍、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第四名、釜山亞運會冠軍等眾多獎項,長久蟄伏的中國女排進入豐收期。她們接連奪得幾個國際賽事冠軍,并在第九屆女排世界杯中,以11戰(zhàn)全勝的成績獲得冠軍,讓中國女排走出長達17年的冰封期,女排精神被人們再度提起。
2004年雅典奧運會,讓人們不得不聯(lián)想到20年前的洛杉磯奧運會。但當時中國隊的實力卻并非最佳,首戰(zhàn)面對美國女排,主力趙蕊蕊便因右腳傷退出比賽。原本奪冠之路上已是一片陰影,令人欣慰的是這支隊伍承襲了20年前的“女排精神”,她們越戰(zhàn)越勇殺入決賽,并最終戰(zhàn)勝俄羅斯女排奪得冠軍。
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辦,作為東道主的中國女排自動獲得奧運入場券,但因為在半決賽不敵如日中天的巴西女排,最終中國女排在北京奧運會只取得季軍 。
2009年,這支隊伍又進入低谷。但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支撐著這支隊伍再次涅槃。
在電影《中國女排》拍攝期間,經(jīng)常是一張照片就上了熱搜。鞏俐去排球隊采風,片花中“郎平”的一個背影,都能引發(fā)大家的熱議,大概都是因為國人對“鐵榔頭”有著深厚感情。原本大家對由鞏俐飾演郎平是有點將信將疑的,但是從片花中的背影看來鞏俐塑造的這個郎平非常接近本人形象,給了大家一個驚喜。
郎平,對于中國女排可以說是一個無法繞過的名字。除了當年,身為球員的她和一眾名將讓中國女排登上巔峰,如今身為教練的她又在一個新的位置上,重塑了中國女排的輝煌。
2013年,“鐵榔頭”回來了,郎平再次執(zhí)掌中國女排。憑著“榔頭的威力”,她們先后獲得2013年世界女排大獎賽香港站冠軍,世界女排大獎賽總決賽亞軍。
2014年10月,在中國三大球集體低迷時,郎平帶領(lǐng)著年輕的女排姑娘又一次闖入了世錦賽女排決賽,并獲得亞軍。2015年這支隊伍重返高峰,歷史上第13次獲得亞錦賽冠軍,時隔11年再度拿到世界杯賽的冠軍,贏得2016年里約熱內(nèi)盧奧運會參賽資格。2016年8月21日,里約奧運會女排決賽,歷史場景重現(xiàn),中國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連扳三局,以3:1逆轉(zhuǎn)戰(zhàn)勝塞爾維亞女排,第三次獲得奧運會金牌。
2019年10月4日,國際排聯(lián)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在世界杯全勝衛(wèi)冕的中國女排以總分320分升至榜首,又再次重返世界第一。
這不僅僅是中國女排在排行榜上重返第一,其實也可以說是“中國女排精神”的回歸。曾經(jīng)締造了“中國女排精神”的郎平在教練的位置上做了一個傳承人,將這種精神傳承了下來,也證明了這種精神一直以來都具有生命力。
一支球隊也是一面鏡子。從中國女排的起起伏伏,也可以看到新中國成立70周年所走過的歷程,有發(fā)展、有崛起,也經(jīng)歷過低潮、徘徊,但始終有一股子延續(xù)了幾千年的民族精神在支撐著這個民族咬牙堅持或是斗志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