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理
(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陽明中學 廣東河源 517200)
德育教育是高中階段非常重要的教育,它不但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品德教育。因此,在高中德育教育中,不僅是教授學生基礎德育知識這么簡單,我們應該從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角度出發(fā),結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對高中生進行德育教育,使其能夠有效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觀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同時讓其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個人修養(yǎng)。
運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進行高中德育教育是多元化教學的體現(xiàn),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實踐內容融入德育教育,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德育教育內容,并對其產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從而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德育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
傳統(tǒng)的高中德育教育模式過于枯燥乏味,其知識內容又多為道德理論與思想政治理論,教師在教育中一味地進行理論知識講授,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也受到了影響。而將生活教育運用到德育教育中,可彌補枯燥乏味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中德育教育中,通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創(chuàng)建生活化課堂,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以往的德育教育中,教師著重于理論道德知識的傳遞與講授,學生只能掌握表面知識,得不到更深層次的理解。而在高中德育教育中運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進行生活化教學,可讓學生通過實際生活了解德育知識內容,并將其運用到生活中,進而更深層次地理解德育知識內容。
在進行德育教育時,教師可根據(j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創(chuàng)建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將教學過程中較為復雜難懂的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中的實例相結合,形成具有趣味性且富含教育意義的教學課件或故事案例。同時,教師結合自身的演繹和講解對課件或故事案例進行表達,這樣能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加深學生對德育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在德育課堂上,教師可引入眾所周知的重大事件,并對事件進行全方位的講解與分析,將社會生活與德育知識聯(lián)系起來,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從而促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在德育課堂中,教師可根據(jù)課堂教學內容與要求,將一些具有年代感和生活意義的物品展示給學生,在學生產生真實感受的同時增加其學習的樂趣。例如,在進行關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教育課程時,教師可在德育課堂中展示具有時代感的糧票等物品,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感受,進而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意義,從而促進學生對德育學習的積極性[1]。
雖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運用于高中德育教育中有眾多優(yōu)勢,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實行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因為大部分教師已經(jīng)從事了很久的教學工作,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教學模式與方式,此時讓他們改變,會有一部分教師難以接受。但在當下的教育環(huán)境下,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教學,教師就必須率先做出改變。要將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運用起來,真正將生活化教學運用到德育教育中,將學生培養(yǎng)成社會所需的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與高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因此,在德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灌輸給學生課本上的德育知識,還要通過生活化教育幫助其形成正確的社會價值觀與良好的個人素質等。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jù)主導地位,想要在德育課堂上傳遞良好的德育素養(yǎng),則需教師自身也具有良好的德育素養(yǎng),這樣學生才能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學到老師身上良好的品質。教師之間也要互相幫助學習,進行良性競爭,不能只在意分數(shù)上的比較,名次上的高低,這樣會導致教師在進行課堂知識講授時,只針對可能考試的內容進行教授,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身素養(yǎng),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以榜樣的身份帶領學生一起進行德育學習[2]。
德育教育本身就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只不過教材內容中德育理論知識更為突出,教師不能改變教材內容,但可優(yōu)化教學內容。在德育教育中開展生活化教學,將實際生活中的事物導入到教學中,能夠增強教育的生活性,教師要認真研究教學內容,并通過教學內容與生活事物間的聯(lián)系點,在教學中有效導入實際生活,實現(xiàn)真正的生活化德育教育。針對一些難理解且抽象化的教學內容,教師更要對這些內容在生活中的體現(xiàn)進行深度挖掘,改變學生對德育教學的看法,結合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度[3]。
在高中德育教育中,教師可通過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效率。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播放與課堂內容相關且生活化的電影。中國的電影獨具魅力,其魅力吸引著人們的眼睛與心靈,每一部影視作品都有其自身的思想、情感、道理與觀點。學生對電影更是具有喜愛之情。因此,在進行德育教學時,教師可通過巧妙設計,將課本知識與電影相結合,使學生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習到知識,讓學生在這樣的德育課堂中感受到富有趣味的生活,通過聽覺與視覺上的刺激,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學習到德育知識[4]。
總而言之,將高中德育教育置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背景之中,讓課堂教學回歸到生活中,將學生的社會生活與德育課堂教學聯(lián)合于一體,能使高中德育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德育學習興趣。教師要不斷在德育教學中融入生活化,使學生能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生活,通過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更好地陶冶學生的情操得以。并且,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德育素養(yǎng),以身作則,并不斷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教學模式的生活化、教學內容的生活化以及教學氛圍的生活化,有效構建高效的生活化德育教育課堂,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于生活之中,使其獲得個體的自由發(fā)展,從而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