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衛(wèi)婧
(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安徽·亳州 236800)
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對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重視,各高職院校也開始積極推進教科研工作,一所高校的教科研水平關系到其辦學水平,也是高職院校的基本職能之一。高職院校開展教科研工作已成為必然,護理專業(yè)作為高職院校專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教師的教科研素養(yǎng)直接影響到護理教學質量和護理人才的培養(yǎng),提升護理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是為適應當前衛(wèi)生行業(yè)對護理應用型人才質量要求不斷提高的重要基石。[1]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和隨機訪談的方法,對我省29 所高職院校167 名專職護理教師發(fā)放電子問卷,統(tǒng)計當前護理教師的年齡和職稱結構、教科研現(xiàn)狀、目前教科研的工作重點、開展教科研工作的困難,再隨機選取20 名教師通過訪談的方式征求護理教師對開展教科研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1.2.1 基本情況
在167 名護理教師中青年教師占到了大多數(shù),在職稱的結構上也以講師和助教為主,中級職稱以上的在職老師僅占10%,職稱結構偏低可能與當前護理教師的年齡結構有關,此外高職院校的護理教師學歷層次不高,本科學位老師占比62%,碩士學歷僅占37%,盡管院校也在重視引進高層次的人才,但很明顯效果并不明顯,167 名護理教師中無一人擁有博士學位,可能與高學歷的人才普遍認為高職院校不利于自身的發(fā)展,更看重高水平的大學有關。
1.2.2 教科研成果現(xiàn)狀
從這167 名在職護理教師主持及參與課題和論文發(fā)表情況來看,主持院級課題的教師占比61%,省級與國家級的項目參與較少僅占18%,以第一作者身份發(fā)表的論文2 篇以下的教師占比67%,3 篇以上的僅占31%,有近38%的教師未發(fā)表過論文。由此可見高職院校的護理教師教科研意識不強,教科研立項不多成果較少,論文數(shù)量和質量比例都不高。
1.2.3 影響教師開展教科研工作的因素
調查中發(fā)現(xiàn)90%的高職護理教師認為日常教學任務繁重沒有時間開展教科研工作,另外70%的教師認為脫離臨床實踐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研究方向,護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作,但是高職院校往往重視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對教師臨床實踐工作的要求,這可能與部分高職院校沒有成立附屬醫(yī)院有關,缺乏臨床實踐背景對于護理專職老師開展科研工作是一項很大的阻力。部分高職教師主觀上普遍認為項目結題困難,自認為缺乏一定的教科研能力也阻礙其主動去申報教科研項目。
(1)教科研意識薄弱,普遍不夠重視。在調查中筆者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高職青年護理教師是從高校畢業(yè)后直接進入到工作崗位,一部分教師因為在本科院校并未系統(tǒng)的接受教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主觀上給自己設定了“我以前沒有學過,我做不好教科研”的障礙,另一部分的教師雖然是研究生學歷,也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但是由于臨床工作經驗不足,不僅缺乏臨床護理研究的經歷,對當前臨床護理現(xiàn)狀也缺少認識,認為自己與臨床聯(lián)系不夠緊密無法在實踐中找到科研問題,教科研方向不明選題困難,客觀上認為自己在高職院校中缺乏教科研條件。再者,由于當前高職院校對教科研項目的成果驗收要求嚴格,護理研究論文更是要求發(fā)表核心期刊,科研成果還要求有專利發(fā)明,很多老師主觀上認為自己做不到存在畏難心理,因此對教科研的主動性不高。部分教師則認為“高職教師的主要任務是上好課,教科研是本科院校的工作”,“我們搞教科研無非是為了評職稱不用那么認真”,僅有少部分的青年教師在評職稱的時候才意識到需要開展教科研工作,可見仍有不少的護理教師科研意識淡薄,存在一定的功利心,這些都是不利于高職護理教師提高教科研的主動性的。
(2)教學任務繁重,教師教科研精力不足。護理專業(yè)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護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特殊性決定了其課程設置門數(shù)偏多,學生在校期間需要完成大量的理論和實訓課的學習,因此護理教師日常承擔著較為繁重的教學任務,無暇顧及教科研,在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教學與教科研之間存在著一種失衡的問題,對于青年護理教師來說,日常的教學任務不僅僅是上課,還需要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這對于青年教師來說無疑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提高教學能力上,這也導致護理教師存在“重教學,輕科研”的現(xiàn)象。
(3)青年護理教師教科研能力不足,缺乏團隊協(xié)作。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主持參與過省級以上的課題的護理教師僅有18%,部分教師缺乏較為系統(tǒng)的教科研訓練,而有些老師甚至不知道怎么利用網站的文獻檢索功能,學校提供的數(shù)據資源庫利用率也不高,也沒有學習過統(tǒng)計學,教科研綜合素質不高。此外,從訪談中了解到一些高職院校將教科研成果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重要條件,其評審的加分條件是作為主持人可占大部分的分值而其他的團隊成員則基本沒有什么加分或獎勵,這相當于變相鼓勵教師單打獨斗,重視教師個人的定量考核而忽略了團隊成果,研究項目缺少學科之間的知識融合導致課題研究水平較低。
(4)申報經驗不足,缺乏教科研信心。調查中筆者看到31%的高職護理教師從未公開發(fā)表過論文,61%的教師申報和參與的教科研項目也是院級課題,盡管高職院校近幾年開始重視教科研工作也鼓勵青年教師參與課題申報,但是青年護理老師參與的項目申報較少,對于教科研項目的申報選題、學校評審、項目實施、項目結題驗收要求不夠了解,從而產生畏難情緒。部分高職護理教師對于護理前沿的研究信息掌握不全,脫離臨床環(huán)境,缺乏循證護理的基本素養(yǎng)從而導致從事護理教科研的信心不足。
高職院校想要提升辦學水平就必須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升青年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就成為有效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方式。[2]在我國醫(yī)藥衛(wèi)生行業(yè)的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如何培養(yǎng)出滿足行業(yè)需求的綜合型高水平的技術型應用人才是每個護理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只有緊跟當前行業(yè)的發(fā)展步伐才能更好的將成果服務于教學應用于臨床,對此筆者對于提升高職護理教師的教科研能力也提出了幾點建議。
(1)積極落實“傳幫帶”制,加強團隊合作。近幾年來為了有效提高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教科研能力,高職院校一直在推行“傳幫帶”制度,也就是指定教學經驗豐富,職稱相對較高的教師以導師身份幫助年輕盡快適應教學崗位提高教學水平,[3]但是筆者在訪談中發(fā)現(xiàn)這種“傳幫帶”制在實際的操作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亟需解決。首先,對于導師的選擇沒有規(guī)范化,比如有些學院在選取導師時沒有規(guī)定導師的職稱僅僅以教學的資歷作為參考方向,沒有過多的考察導師自身的教科研能力。其次,學院沒有落實后續(xù)的考核工作,對于“傳幫帶”的教師沒有一定的獎懲制度和相應的考核標準,以至于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并沒有達到互幫互助的效果,有些導師則是更多在教學上給予青年教師一定的幫助卻忽略了提升青年教師的教科研能力。落實“傳幫帶”制還可以加強教科研的團隊建設,教科研活動是需要團隊協(xié)作的,團隊需要不同層次的成員,所以可以將青年教師分配給研究方向一致的有經驗導師,以專業(yè)帶頭人為主要負責人,努力打造優(yōu)秀的教科研團隊,這樣不僅能夠起到學習交流的目的也能夠提高團隊的效率。
(2)有效協(xié)調教學與科研關系,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圍。教學與科研是相輔相成的,教研相長,成為雙優(yōu)型教師是護理教師努力的目標。在臨床護理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高校教師不能局限在學校這個象牙塔內,想要掌握臨床最新的技術手段更好的服務于教學,將最前沿的技術和信息傳達給學生,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較學手段,青年護理教師更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的教科研能力。[4]現(xiàn)階段高職院校教師的主要精力仍然是放在教學上,這與學校的定位也有關系,學??蛇m當?shù)目s減青年教師的教學任務增加教科研的工作量,合理安排教學和科研的比重,營造出更好的教科研氛圍,所以學校應該加大對教科研的投入,建立有效的教科研激勵機制,增加經費投入,提高教科研的扶持力度,組織提升教科研能力的培訓,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會議,構建學術交流平臺加強學術溝通,給教師在教科研能力的提升上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幫助,適當?shù)姆艑捛嗄杲處熒陥笳n題的條件,給青年教師提供更多的教科研機會。
(3)重視循證護理理念的培養(yǎng),提高護理教師的科研素養(yǎng)。循證護理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被護理學者所重視,而循證護理的應用對護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護理教師想要提高教科研能力需要具備循證護理教學的能力,循證護理更多的是在護理臨床實踐中的應用,在實踐中尋求更科學的臨床護理研究成果,[5]因此學校應加強與醫(yī)院的合作,讓我們的青年護理教師深入臨床進行交流學習,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臨床的循證護理理念幫助其明確研究方向,尋求實際研究意義的課題,同時也能最大限度的調動青年教師的教科研積極性。
(4)青年護理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教科研能力,不斷提升自我。高職青年教師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不斷完善自身的不足,有效的利用學校為教師提供的教科研條件,增加檢索網站的利用率,護理教師還需要提高外語水平和外文文獻的檢索能力,這樣才能吸收國外最新的科研信息。再有青年教師也要不斷探索提高自身教科研論文的寫作方法,與有經驗的教師多多交流像他們學習書寫申報材料,提高寫作能力。
(5)規(guī)范教科研部門的管理,為青年教師提供更多的機會。高職院校應該完善教科研的管理制度,想要提升青年教師的教科研積極性,學院應該制定相應的獎勵制度和考評制度,特別是加大獎勵力度和教科研工作的激勵機制,鼓勵青年教師參與到教科研項目中,給護理教師提供更多的臨床和實踐交流機會,充分調動青年護理教師的教科研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為了提高高職院校護理專業(yè)的教學質量,改善高職護理專業(yè)的教科研現(xiàn)狀,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對護理青年教師教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有利于高職院校護理專業(yè)的長遠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