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園園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qū)織里鎮(zhèn)中學,浙江 湖州 313000)
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教材重視閱讀能力與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以各單元課文學習為主,輔之名著閱讀和課外古詩詞誦讀,共同構建了“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
“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更好地貫徹了課標提出的“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倡議。其中自讀課起到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它聯(lián)通了課內(nèi)和課外的閱讀,處理好自讀課的學習應用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下面筆者以《回憶魯迅先生》為例,闡述自己對“自讀課”教學模式的一些思考和探究。
上課伊始,筆者先帶領大家回顧有關自讀課的特點。
師:上學期我們已經(jīng)接觸過自讀課文了,了解到自讀課文在編寫體例結構上與教讀課的不同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呢?
生:增加了旁批和閱讀提示,少了預習和課后作業(yè)的設置。
師:作業(yè)本上的區(qū)別呢?
生:自讀課文的作業(yè)本有學習任務完成情況評價表以及各項任務。教讀課主要由“課前預習”“課堂導學”“課后拓展”三部分組成。
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認識,學生已了解了有關自讀課的一些情況。自讀課,主要是學生自主學習,最關鍵的就是要解決“學習什么”和“怎樣學習”兩大問題。那該如何幫助學生確定“學習內(nèi)容”呢?
筆者試著通過結合單元目標、《作業(yè)本》以及課文閱讀提示來幫助學生確定“學習內(nèi)容”。
師:同學們,我們了解到“自讀課”顧名思義就是大家自主閱讀,而自讀課上“學習什么”和“怎樣學習”是我們要解決的兩大核心問題。該怎樣來解決?大家可以試著仔細閱讀課本的閱讀提示以及《作業(yè)本》,來確定我們今天的這篇課文的學習重點。
學生開始翻閱課本及《作業(yè)本》,不一會兒紛紛給出看法。
生:閱讀提示上寫道:“這篇課文以多個片段的形式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個真實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魯迅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庇纱宋矣X得“把握魯迅先生的形象特征”應該是一個學習重點。
生:閱讀提示的第二段也提到“讀了這篇課文,對魯迅會有新的認識”,這說明學習這篇文章要“把握魯迅先生的形象特征”。
生:我也同意他們的觀點,我的依據(jù)是《作業(yè)本》?!蹲鳂I(yè)本》上的學習任務一和學習任務三分別是“回顧魯迅,寫印象”和“發(fā)現(xiàn)魯迅,微沙龍”。這告訴我們閱讀這篇課文“把握人物形象”是重點之一。
生:我還有新的發(fā)現(xiàn),“把握人物形象”怎樣來操作呢?《作業(yè)本》上的任務有出現(xiàn)“批注”“細節(jié)”“關鍵語句”等字眼,我想本文的細節(jié)描寫一定很精彩。因此“品味語言特點”也應該是一個重點。
“把握人物形象”“品味語言特點”便是學生根據(jù)閱讀提示和《作業(yè)本》獲得的學習重點,也正是本篇課文要掌握的重點??梢娭灰o學生指明方向,學生是能夠自主完成的。這比教師直接給出學習目標有意思多了。
這時,筆者又適時引導學生回顧了下單元整體學習目標:本單元學習精讀,要在通覽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礎上,把握關鍵語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義和表達妙處。還要注意結合人物生平及其所處時代,透過細節(jié)描寫,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學習內(nèi)容在單元學習目標中已明確給出,因此結合單元整體學習目標也是解決“自讀課文學習什么”問題的方法之一。
有了這樣的學習目標和方法指點接下來課文的學習就方便多了。學生討論后設置了以下自讀環(huán)節(jié)。
借助閱讀提示自主閱讀課文,梳理文章內(nèi)容,并思考旁批中提出的問題,初步感知魯迅人物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質(zhì)。
學生開始默讀,教室里只有翻書聲和寫字聲。一輪默讀思考下來,學生有了這些發(fā)現(xiàn)。
1.他很幽默,很風趣。他和作者開玩笑時很有意思。
2.他還親切隨和,和一個鄉(xiāng)下的安靜老人一樣。
3.他對年輕人關愛、真誠,一邊對潦草的書信“深惡痛絕”,一邊仍展讀每封來信。
4.他對待孩子也很好,尊重孩子。他會仔細檢查海嬰吃的丸子。
5.他做事認真仔細,工作勤奮,總在深夜工作,別人起床了他才睡下。
果然,在閱讀提示和提問式旁批的幫助下,學生對本篇課文中的魯迅形象已有了初步感知。九個提問式旁批中,涉及到魯迅人物形象的幾個問題,學生基本已給出答案。先前那個讓孩子敬而遠之的魯迅也變得和藹親切起來。同時,筆者也發(fā)現(xiàn),學生對第四條旁批“寫海嬰,寫許先生,跟寫魯迅有什么關系”,第七條旁批“‘我’的回答是否有所暗示?說說你的理解”是留有空白的。筆者試著讓學生重讀有關段落,課文除了寫魯迅,還寫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尤其是他的妻子——許先生,在很多文段中都有描寫。她很忙,從早上忙到晚上,她要陪客人,要送客人,還要做各種家務小事,但是她很快樂。她總是幫著魯迅先生,而魯迅先生對妻子也是充滿愛意和敬重的。再加上一個可愛天真的孩子,這樣的家庭是和諧的,魯迅先生就顯得愈發(fā)平易近人了。
對于第七條旁批,筆者引導學生讀課文。
我說:“天晴啦,太陽出來了?!?/p>
許先生和魯迅先生笑著,一種對于沖破憂郁心境的展然的會心的笑。
再聯(lián)系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和魯迅的工作,學生不難找到答案,那是一種對光明,對新社會的向往。而這同時也是魯迅先生和許先生的向往。這不就是原先孩子心中的魯迅么!
當然這并不是要求對文中的每一處旁批進行解答,只是在學生理解不夠深入時,如對魯迅先生和藹可親這一形象的認識時,學生忽略了對某些段落的閱讀,教師可以在旁稍作指點。而對魯迅學者形象,忘我工作形象,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提及得比較少。這時,教師也不用操之過急,可以在接下來的細節(jié)品讀時再做指點。
參照《作業(yè)本》的批注示例以及細節(jié)描寫練習題深入理解魯迅形象和精神品質(zhì),并品味作者語言細膩的特點。
學習至此,課堂已接近尾聲,于是我就順勢布置作業(yè),讓學生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從關鍵語句以及細節(jié)中去體會魯迅形象,品味作者語言細膩的特點,并要求第二天課堂上反饋交流。接下來的時間是完全交給學生的,他們開始翻書,開始寫《作業(yè)本》。有些參照《作業(yè)本》上或者書上的示例,將自己的閱讀感受以批注的形式簡潔地記錄在文旁;有些找到文中一些細微而具體的典型情節(jié)進行圈點勾畫做賞析;有些和同桌輕聲討論起來……課堂時間有限,無法一堂課上完成的只能在課后再去完善。
學習不能忽略成果的展示,自讀課的成果交流顯得格外重要。適時恰當?shù)慕涣骱头答伩梢詷O大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的學習有提升,有改進。也能更好地將學習策略運用到課外閱讀上,使自讀課起到了橋梁紐帶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一樣,教師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學生,要充分肯定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果,指出學生的亮點,多尊重學生,多鼓勵學生。比如在賞析魯迅先生忘我工作的細節(jié)描寫時,有些學生從“魯迅先生還是坐著……魯迅先生還是坐著……魯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仍舊坐在那里”看出魯迅先生工作時間之久,一直到深夜,一直到凌晨,一直到家人都起來了,他仍舊在工作,他忘我的奮斗的形象。能力好一點的學生能注意到這些段落中的環(huán)境描寫:“雞鳴的時候……街上的汽車嘟嘟地叫起來了……玻璃窗白颯颯的了,燈光也不顯得怎樣亮了,魯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樣高大?!闭n文用這些聲音來襯托夜晚的寧靜,用窗戶和燈光來襯托魯迅先生灰黑色、不高大的身姿。著重寫先生“坐著”,一個像雕塑一樣忘我奮斗的魯迅先生。
當然,在學生遇到疑惑爭論或理解不夠深入時,教師應適時引導指點,讓學生的思維更上一層樓。比如文中有這樣的描寫:“或者還沒走就又來客人了,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點鐘,十點鐘,常常陪到十二點鐘。”這里的“陪到八點鐘,十點鐘”刪去后效果有什么不一樣呢?學生說這樣更顯得魯迅先生耐心地陪客人,陪伴時間之久。的確如此,但這同時也是蕭紅語言背后的深意??此戚p描淡寫、漫不經(jīng)心的描寫,實則內(nèi)心流淌的是她對魯迅先生的敬仰、敬愛、懷念之情。文中這樣細膩質(zhì)樸、平實自然的描寫還有很多。
也并不是每一篇自讀課都需要老師這樣的組織和引導。究竟該選擇怎樣的教學方法,設計怎樣的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怎樣的引導,還需我們慢慢摸索??傊谡Z文教學的路上,我們?nèi)沃囟肋h,對教學方法的探索永遠在路上、在自讀課上,我們要做的就是:運用教讀課上的經(jīng)驗,打造適宜合體的任務,給予學生足夠的獨立,確保多默讀,多動筆墨。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終身學習鋪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