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賀俠
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教學進行探究,不管對音樂教師來說,還是對學生來說,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及作用。首先,對于音樂教師來說,通過探討如何利用比較好的策略對學生開展音樂教學,能讓音樂教師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這個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并預想到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存在的一些問題,從而及時找到應對的方法[2],有利于提高音樂教學效率,幫助教師更加好地完成新課標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及教學目標,而對于這個階段學習音樂科目的學生來說,音樂教師找到了適合學生的方法對他們進行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加高效地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現(xiàn)在很多中職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時,都存在這樣一個錯誤的行為,他們大多會使用一些比較專業(yè)的術語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這樣違背了學生的認知及發(fā)展規(guī)律[3],不僅不能讓學生很好地吸收及接受教師在課堂上所講解的知識及內(nèi)容,還會讓學生對音樂課產(chǎn)生厭惡的心理,不利于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教師要仔細研究學生現(xiàn)階段的一些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并運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語言為他們講解,這樣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
例如,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借助教室里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小視頻,或者展示一些圖片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內(nèi)涵,使其更加深刻地體會作曲者在音樂中所表達的一些思想感情,而不是單純地為學生講解一些非常抽象的理論性知識,之所以使用這樣的授課方式,主要是考慮到了這一階段的學生抽象能力還比較差,且中職學校的學生本來學習積極性就不高,如果為他們灌輸一些非常抽象以及難以理解的知識,他們很可能對音樂課堂失去學習的興趣,不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大大簡化了音樂課堂的教學流程及教學知識的難度,能讓學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及吸收課堂知識,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分層教學法是現(xiàn)階段新課標提出及特別提倡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顧及到班級里每一位學生的感受,能對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能更有針對性地提升每一位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及學習成績。為了更好地應用這種教學方法,就要求學前教育教師摸清楚班級里面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并根據(jù)他們的綜合能力進行分層,對分層以后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為他們安排不同的預習任務及課下作業(yè),這樣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將班級學生根據(jù)音樂素養(yǎng)及學習能力,劃分成不同層次的學習小組,并對不同的小組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對于一些音樂素養(yǎng)比較高且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為他們布置一些比較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適當為他們灌輸一些理論方面的知識,而對于那些音樂素養(yǎng)比較差學習能力又十分低下的學生,教師應更多地借助一些比較具象的媒介,如視頻及圖片,為學生講解,這樣能讓他們更容易理解及接受。
中職學校的學生文化基礎普遍不高,且非常缺乏學習積極性,如果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講臺上講解,學生在講臺下面聽講,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也不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對于他們學習成績的提升非常不利,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合理劃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并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很大程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樂曲,要求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欣賞,這樣的形式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能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讓學生更加高效地吸收及掌握課堂知識。
總而言之,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及成長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及作用,中職音樂教師可以通過以上提到的三種方法進行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