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堪榮
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彰顯著學校的教育水平,學生在學校不僅需要學到更多的知識,也應當具備一定的德育素養(yǎng)。學校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品德和道德素質(zhì),并且,在高中時期,學生有著較大的學業(yè)壓力,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應幫助學生進行合理的疏導,在幫助學生緩解壓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高考篩選出的學生不僅具備較好的知識儲備,也應當有著過硬的品格修養(yǎng)。
高中學習生活中,學生面對著一定的壓力,教師要做好與學生的溝通工作。定期開展主題班會,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從而更加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效率[1]。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教師要和學生保持相對等的關系,以便學生能真實反映個人的狀況,只有真正了解學生,才能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幫助學生在高中階段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素質(zhì)。
比如,我在給學生開班會時規(guī)定的主題是“溝通”,讓學生在班會上自由發(fā)言,聊一聊自己在這段時間以來的學習狀況、內(nèi)心的想法。為了提高學生在班會上發(fā)言的積極性,我以身作則,將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告訴學生,以此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也能打開心扉,真實地進行交流。對于學生在班會上提出的問題,我也認真思考。并在課下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溝通,幫助他們克服心理上的困難,使其能更加輕松地面對高中的學習生活。
在學生的高中學習生活中,家長是不可缺少的角色。讓家長走進校園,增加家長、教師與學生三方之間的溝通,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相關問題。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在學校的狀況,并且?guī)椭處熈私饧议L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明確家長對學生的期待。這樣教師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也能更加有針對性[2]。開展家長進校園的活動,既能幫助家長了解學校的辦學效果,也能增進家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能讓學生理解家長的想法,從而在學習過程中更有動力,提高學習積極性。利用特色化的德育方式,可降低學生對傳統(tǒng)德育教育模式的抵觸情緒,能讓學生在較為寬松的氛圍中得到熏陶。
比如,我聯(lián)合年級的其他老師組織了一次家長進校園活動,在周末邀請家長到學校參觀。參觀學生上課的教室,與學生一起體驗上課的氛圍。并安排時間,讓家長和我以及學生三個人一起交流學生的狀況,讓家長對學生的校園生活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我也鼓勵學生跟自己的家長真實交流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家長與學生相互理解,處理好生活與學習之間的關系。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家長對學校的教學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對自己的孩子有更真實的了解,同時也給學生機會,讓學生更加真實地接觸自己的父母,增進親子之間的交流。
高三的學生面對著更加繁重的學業(yè)壓力,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也要適當幫助學生調(diào)節(jié),時刻關注學生的狀態(tài),了解學生的想法,適當舉辦活動,以此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學生進行適當?shù)姆潘桑瑥亩寣W生更加有動力進行之后的學習[3]。并且,在高考的不斷改革中,需要的不僅是高智商的學生,也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能力、素養(yǎng),所以更要注重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幫助學生進行自我提升。
比如,在每一次的考試結束之后,我都會帶領學生進行適當?shù)姆潘?,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交流、表演節(jié)目,但這并不是我的重點內(nèi)容。在學生放松20分鐘時候,我會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德育教育,告訴學生我們放松的目的是要更好地為下一次考試做準備,在高考來臨之前,我們時刻應保持警戒的狀態(tài),學會勞逸結合,學會處理好自己的情緒,這樣我們才能在學習的路上越走越遠。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活動放松之后,能使學生更有動力進行之后的學習。
總而言之,在新高考改革模式下,學校對學生的高標準、嚴要求旨在培養(yǎng)全方位發(fā)展的人才,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對于學生而言,這條路走的艱辛卻也是人生的捷徑。開展德育教育,能讓學生對高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讓學生對自己的高中及未來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規(guī)劃,能幫助學生明確前進的方向,這樣能給予學生前進的動力,能讓學生在高中學習中持之以恒,并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推動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