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英
(陜西省漢中市漢臺中學 陜西漢中 723000)
在以往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普遍不太重視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導致課堂提問趨于表面化、形式化,也讓課堂提問更加單調(diào)、缺少了應有的課堂互動性。結(jié)合高中化學課堂提問教學現(xiàn)狀,化學教師需要在課堂預設問題的基礎上,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有效啟發(fā)學生的自主思考,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進步。
在高中化學學科的教學實踐中,化學教師需要充分注重突顯課堂提問的趣味性,以豐富多樣的、極具靈活性的課堂問題,來有效增強化學課堂的趣味性,充分集中學生的課堂學習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課堂自主學習和探究興趣,讓學生可以在興趣的驅(qū)動下,增強課堂上的師生和生生互動,從而促使學生可以共同分析問題、探索問題,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提升高中化學學科課堂提問有效性,進而實現(xiàn)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全面提升。以人教版高中化學課程中氨氣的性質(zhì)這一知識點的教學為例,課堂教學中化學教師可以嘗試采取課堂提問與化學實驗相互結(jié)合的教學方式,有效增強化學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本節(jié)課程中,化學教師可以針對這一化學實驗現(xiàn)象引出課堂提問:氨氣的性質(zhì)是什么?與此同時,化學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化學實驗儀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純凈水,再次提出課堂問題,促進學生的深層觀察和討論,有效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總結(jié),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氨氣溶于水的化學性質(zhì),進而實現(xiàn)提升化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目的[1]。
課堂情境教學方法的運用,可以有效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增強學生的化學學習感受。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具有異性、復雜性和抽象性,化學教師可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課堂情境,同時引出相關的課堂提問,有效活躍學生的化學課堂思維,促進學生的深度思考和探究,從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質(zhì)量。另外,化學教師還可以借助一切可利用資源,如信息技術、實驗、模型等,用于課堂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復雜抽象的化學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化和具體化,有效降低學生的化學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以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中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相關知識點的教學為例,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學技術為學生呈現(xiàn)豐富多樣的圖片資源,如千年古鹽田、海灣鹽場;江蘇氯氣泄漏事故的有關圖片資料;Cl2化學武器等。結(jié)合這些多元化的圖片資源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課堂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對氯氣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然后化學教師可以講解氯氣的特點,讓學生切實了解和掌握氯氣的特點,同時順勢引出問題:在實際生活中,如果我們位于四樓的樓層遇到氯氣泄漏事故,我們是需要往三樓跑還是往五樓跑?如果在外界環(huán)境中發(fā)生氯氣泄漏事故,而風向是東北風,那么我們往哪個方向跑是最安全的?另外,如果有人氯氣中毒我們需要怎么做?通過這一系列的課堂提問,引導學生結(jié)合信息化教學資源進行問題探究,充分引發(fā)學生的深度思考,使學生可以從化學角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有效提升學生的化學知識實踐運用能力,同時最大化地突顯化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2]。
隨著新課程改革教育指導思想的不斷深化,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充分突顯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將課堂真正交給學生,讓學生可以成為學習的主人?;瘜W教師在此過程中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和組織作用,開展遞進式課堂提問,順應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及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根據(jù)實際教學內(nèi)容將課堂提問由表及里、層層遞進,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化學思維,從而讓學生進入化學學習的美妙境界。以人教版教材中鹽類的水解這一知識點的教學為例,課堂教學實踐中,化學教師在引導學生對硫酸鋁溶液和小蘇打溶液混合后進行泡沫滅火的演示實驗進行認真觀察后,鼓勵學生討論泡沫噴出的原因。與此同時,化學教師則需要進行遞進式的課堂提問:1.硫酸鋁屬于哪一種類型的鹽?在其溶液中又存在怎樣的平衡?2.這兩種溶液混合以后,會讓原有的平衡受到怎樣的影響?3.碳酸氫鈉又是屬于哪種鹽類?它的溶液中又存在怎樣的平衡?4.在原平衡的相互影響下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結(jié)果?以此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促進學生化學思維的有效發(fā)展[3]。
總而言之,高中化學教學中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提升,要求化學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課堂提問教學形式,借助一切可利用教學資源,有效豐富化學課堂提問,激活學生的化學思維,進而最大化地提高化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