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龍
(平涼職業(yè)技術學院 甘肅平涼 744000)
在高職學校汽車電工電子這門課程的教學中,理論知識相對復雜,且充滿抽象性,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才能更好地促進實踐教學的開展,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專業(yè)化人才。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電工電子的教學存在部分問題,影響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讓教學的開展變得十分繁瑣。本文對信息化融入高職電工電子技術教學進行分析探究,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
在高職學校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知識學習,提升學生的專業(yè)化能力,提升學生的主動學習欲望,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推動電工電子的教學改革。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中理論知識是最基礎的教學內容,在電工電子課程教學中,很多學生的理論知識、基礎知識不牢固,所以在課堂學習中無法積極主動地融入,更無法在實踐中強化自身能力。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善于用信息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合理利用時間開展針對性教學,保證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學習“基爾霍夫定律”這一概念時,學生已經學習了支路、節(jié)點、回路、網孔這四點小知識,教師結合多媒體來展示電路的動畫狀態(tài),使靜態(tài)的知識充分動起來,讓學生明白在進行電路分析時,要考慮電路的連接方式,這與斷路的元器件性質沒有太大的聯系。電流定律(KCL)應用于電路中的節(jié)點,而電壓定律(KVL)應用于電路中的回路,由此更好地開展電工電子的教學,使學生對此有全面的認識,在動態(tài)的知識講解過程中,更好地活躍學生的思維品質,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1]。
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學生需要掌握基本知識內容,也是學生提高實踐能力的重要基礎。在電工電子的理論教學中,教師要嘗試以趣味化教學來推動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從而強化學生的理論能力,為學生的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學生在對二極管和三極管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趣味化形式來促進學生之間的比拼,使學生在記憶相關理論知識時更有動力。首先,對學生進行分組,將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組合為一組,實現互相幫助、全面成長。其次,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來進行學習和鞏固,讓對學生二極管和三極管的認識更加詳細。教師利用多媒體來做出四個難度不同的關卡,比如第一關是判斷題,第二關是選擇題,第三關是填空題,第四關是簡答題,一關比一關的難度要大,讓每個小組同一水平的學生將自己的答案填寫在紙上,并上交老師。在四個環(huán)節(jié)的完成后,教師公布小組成績。這樣的方式能夠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能力,加深學生的記憶,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知識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水平[2]。
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是相對應的,實踐教學在電工電子中是重要的組成環(huán)節(jié),這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電工電子素養(yǎng)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是提升學生專業(yè)化技術的主要途徑。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的教學方式都是選擇先讓學生學習理論基礎,確保學生能夠清晰地掌握全面的理論知識后,再進行實踐教學,一方面是節(jié)約時間,讓實踐更加完善,另一方面是避免學生將所用的儀器損壞,能夠降低損失。但是這樣的教學現狀是,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重視,學習興趣降低,在實踐過程中也無法進行更好的實踐。所以,教師可以通過PPT及微課來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直接開展實踐,將實踐和理論相結合。例如,在學習萬用表、電壓表、電流表時,讓學生在小組學習過程中進行對知識的學習,對各種技能的訓練,在微課的觀看中實現自主學習,加強實踐操作訓練,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豐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通過微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更感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電工電子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
畢竟高職學校的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學習意識,在行動和思維上都形成自己的能力。為此,教師應該巧妙借助信息化來構建完整的教學體系,使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實現對課程的學習,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根據《汽車電工電子》教材,對其中的重難點知識進行講解,學生在慕課平臺中能夠結合自己的學習能力進行自主性學習,其中慕課視頻中還有基礎訓練題,都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基礎。教師可以在后臺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進度,以此來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水平。每個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和學習需求是不同的,慕課教學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促進學生的知識學習。在日常小測驗以及考試方面,也可以應用慕課。在慕課上開展線上考試,給學生不一樣的考試形式,從而讓學生的興趣也得到提升,更好地促進教學的完善性,讓教學體系得到良好構建。教師需要對慕課教學有所掌握,結合信息化來構建信息教學體系,全面推動電工電子的教學進步,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積極主動,讓學生的學習體驗更加豐富,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3]。
既然要開展信息化教學,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更是需要得到關注和支持的。學校要培養(yǎng)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讓教師得到更好的提升。組織線上線下會議來培養(yǎng)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增強教師的應用素養(yǎng),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同時,可以安排豐富的信息比賽,讓教師進行微課視頻錄制比賽,進行PPT制作大賽,根據各種信息技術來組織相關的比賽內容,既能突出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還能提高教師的參與意識。學校可以對比賽優(yōu)秀者給予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提高教師的積極性。通過強化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增強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滿足教師的教學需求,在不斷的學習中強化教師的綜合素質,掌握現代化教學方式,體驗新的教學手段,這對教師教學資源的豐富有良好的推動作用,能夠讓教師得到專業(yè)化成長,為以后的教學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視野下的高職電工電子教學中,需要教師努力付出,不斷學習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融入教育教學,改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信息技術能夠為電工電子教學提供便利,讓學生得到更好的學習,掌握更加健全的知識,促進電工電子的教學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