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菲,陳颯,肖陳,王晨穎,汪韋平,陳向軍,崔曉峰
(南方醫(yī)科大學(xué)深圳醫(yī)院 耳鼻喉科,廣東 深圳 518000)
電子喉鏡檢查是咽喉部疾病常見的檢查及輔助診療方法[1]。為提高患者耐受度、減輕患者疼痛及緩解咽反射,在電子喉鏡檢查前,臨床多采用鹽酸丁卡因鼻腔加咽腔表面的麻醉方法[2]。但鹽酸丁卡因易加重患者咽異物感,引起惡心及嘔吐反應(yīng),加重患者心理壓力[3],其不良反應(yīng)亦不可忽視。有研究[4]顯示,單純鼻腔表面麻醉不影響電子喉鏡檢查的順利完成。為改善患者檢查舒適度體驗,筆者將本科200 例行電子喉鏡檢查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比兩種不同表面麻醉方法的差異。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1月-2018年12月本科行電子喉鏡檢查患者200 例。其中,男93 例,女107 例,年齡15 ~82 歲,臨床診斷包括急慢性咽喉炎、鼻-鼻竇炎、咽部囊腫、咽異物、鼾征、聲帶腫物、咽部腫物和喉腫物術(shù)后。用隨機數(shù)字表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0 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臨床診斷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后檢查,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見表1。
喉鏡型號:OLYMPUS VT2;一次性使用活檢鉗:安瑞醫(yī)療器械(杭州)有限公司;呋嘛滴鼻液:武漢五景藥業(yè)有限公司;本科配制1.0%鹽酸丁卡因溶液(0.9%氯化鈉5.00 ml 配制50 mg 鹽酸丁卡因,每0.10 ml 溶液中含鹽酸丁卡因1 mg;注射用鹽酸丁卡因:成都天臺山制藥有限公司;0.9%氯化鈉注射液:四川科倫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鹽酸達克羅寧膠漿: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表面麻醉所用噴頭:CHAMMED 耳鼻喉綜合治療臺。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Table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對照組按傳統(tǒng)方法給鼻腔及咽腔麻醉,鼻腔用1%呋麻滴鼻液和1%鹽酸丁卡因噴霧,咽腔用1.0%鹽酸丁卡因噴霧;實驗組鼻腔用1.0%呋麻滴鼻液和1.0%鹽酸丁卡因噴霧,咽腔給0.9%生理鹽水噴霧。兩組患者鼻腔雙側(cè)及口咽腔表面麻醉各行2 次,每次間隔1 ~3 min。表面麻醉由同一護士用CHAMMED耳鼻喉綜合治療臺噴槍完成。經(jīng)測算,平均每次噴霧持續(xù)時間1 或2 s,每次噴霧總量0.10 ~0.15 ml。經(jīng)計算,對照組所用呋嘛0.20 ~0.30 ml,鹽酸丁卡因總量0.40 ~0.60 ml(4 ~6 mg);實驗組所用呋嘛0.20 ~0.30 ml,鹽酸丁卡因總量0.20 ~0.30 ml(2 ~3 mg),0.9%氯化鈉0.20 ~0.30 ml。表面麻醉后10 min 內(nèi)行電子喉鏡檢查,檢查前鏡身涂抹鹽酸達克羅寧膠漿約2.00 ml。內(nèi)鏡檢查及評估分別由相同的醫(yī)護人員完成,均采用經(jīng)鼻入鏡。
觀察每組患者表面麻醉開始至檢查結(jié)束期間的反應(yīng),并記錄檢查時段、表面麻醉方法,比較患者鼻腔疼痛、惡心、嘔吐、分泌物、反射性嗆咳程度及進鏡的順利程度。陰性指標:檢查前、后患者無反復(fù)清嗓、吐口水或用力咳嗽,未訴鼻咽、口咽有異物感及不適感。陽性癥狀程度分為輕、中、重三個等級[5-6]:輕度:檢查前、后患者反復(fù)清嗓、吐口水、用力咳嗽,試圖清除咽部分泌物,或訴鼻咽及口咽有異物不適感;檢查中鼻腔輕度疼痛、流淚,患者無呻吟、皺眉,無肢體擺動;咽腔有輕度惡心無嘔吐,偶有嗆咳,分泌物稍多,不影響鏡下視野;②中度:檢查前、后患者反復(fù)清嗓、吐口水、用力咳嗽,試圖清除咽部分泌物,或訴鼻咽及口咽有異物不適感;且檢查中鼻腔疼痛,患者呻吟、皺眉、大叫,有肢體屈曲或手握拳、抓床單等動作,但尚能配合完成檢查;咽腔惡心、嗆咳,分泌物多,需多次吞咽或影響鏡下視野;③重度:檢查前中后患者頻繁惡心、嘔吐,且檢查中鼻腔疼痛明顯,肢體亂動,有拔管或試圖拔管的情形,無法配合,檢查被迫中斷或終止。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xué)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等級資料行秩和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電子喉鏡檢查,實驗組平均檢查時間(2.96±1.04) min,對照組平均檢查時間(3.42±0.91) min,實驗組較對照組短,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t=3.28,P=0.001)。
實驗組出現(xiàn)咽異物感增強等(鼻腔疼痛除外)不良反應(yīng)19 例,對照組65 例。實驗組咽部不適陽性癥狀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2。
實驗組陽性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兩組患者陽性反應(yīng)程度差別主要集中在輕度反應(yīng)上。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陽性癥狀比較 例Table2 Comparison of positive symptoms bwtween the two groups n
表3 兩組患者陽性程度比較 例Table3 Compariosn of positive degre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對照組咽異物感增強及咽部分泌物增多的患者明顯多于實驗組,實驗組19 例患者咽部異物感,患者訴口苦,考慮為表面麻醉藥物流至咽部所致。1.0%鹽酸丁卡因較強的黏膜穿透力和表面麻醉作用,使用后1 ~3 min即起效,可維持藥效20 ~40 min[7-8]。表面麻醉生效后,咽部異物感增強,患者頻繁清嗓、咳嗽、吐口水或吞咽,影響檢查。
鹽酸丁卡因(以下簡稱丁卡因)是常用的黏膜表面麻醉劑,主要作用于外周神經(jīng),通過減少鈉離子內(nèi)流來穩(wěn)定細胞膜、抑制神經(jīng)沖動傳遞,起到鎮(zhèn)痛的作用[9]。丁卡因作為表面麻醉劑的濃度一般為0.5%~2.0%,用量一次不應(yīng)超過60 mg[6],過量使用丁卡因?qū)χ袠猩窠?jīng)系統(tǒng)可產(chǎn)生興奮或抑制作用,會導(dǎo)致氣道高反應(yīng),將直接抑制心肌,引起心衰、室顫,甚至心跳驟停等嚴重副反應(yīng)[10];臨床時有丁卡因使用過量引起過敏乃至死亡的報道[11]。龔樹生等[12]認為,表面麻醉藥物的毒性反應(yīng)多為全身吸收所致,而黏膜的吸收速度在5 ~7 min 能達到峰值,且吸收的總劑量與給藥的總劑量呈正比,經(jīng)黏膜吸收的血藥濃度能達到靜脈快速給藥的1/3。本科對照組所用1.0%丁卡因表面麻醉,含丁卡因總量為4 ~6 mg,而不使用咽部表面麻醉的實驗組,所用丁卡因總量更可降低至2 ~3 mg,極大程度上保障了患者的用藥安全。
鹽酸達克羅寧膠漿(以下簡稱達克羅寧)是新型的除泡劑和黏膜表面麻醉劑,廣泛用于消化內(nèi)鏡檢查中,其所含的除泡成分為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具有極強的親水性,能迅速降低泡沫表面張力,達到快速、有效的祛泡作用[13]。達克羅寧較少有過敏反應(yīng)報道,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影響小,麻醉作用快而持久[14]。本科所有喉鏡檢查前鏡身均涂抹達克羅寧,作為黏膜表面麻醉劑的同時,可作為鏡身表面潤滑劑,提高進鏡順暢度,減少黏膜表面阻滯感,提高患者舒適度及插鏡成功率。
患者心理因素對內(nèi)鏡檢查順利完成有較大影響。由于不了解檢查方式,擔(dān)心麻藥的不良反應(yīng),患者易緊張、焦慮,甚至產(chǎn)生應(yīng)激反應(yīng),影響檢查的順利進行[15],患者自身舒適度體驗較差。而經(jīng)改良后的單純鼻腔表面麻醉法,減少了丁卡因的使用量,減少了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同時解決了患者行咽部表面麻醉后無法正常進食的弊端,極大地縮短了患者恢復(fù)進食的時間,提高了患者電子喉鏡檢查全過程的舒適度。
綜上所述,單純鼻腔表面麻醉聯(lián)合達克羅寧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優(yōu)勢:①更好地控制丁卡因的使用量,減少了丁卡因的各種毒性反應(yīng)發(fā)生;②減少了咽部麻醉所帶來的各種咽部不適感,提高了患者檢查耐受度,且檢查后基本不影響患者正常進食,極大地提高了患者檢查全過程的舒適度體驗;③單純鼻腔麻醉相較傳統(tǒng)咽腔聯(lián)合麻醉,縮短了表面麻醉的時間,提高了檢查效率,值得推廣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