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勤
26歲的鶯鶯已經結婚4年了,3年前她做過一次人工流產,2年前剖宮產下一個可愛的兒子。鶯鶯平素月經規(guī)律,周期28—30天,經期5天,月經量適中,沒有痛經。6個月前單位體檢,鶯鶯發(fā)現(xiàn)宮頸高危型HPV感染,但無陰癢,無白帶增多等癥狀,醫(yī)生囑其定期復查。然而,3個月后復查發(fā)現(xiàn)宮頸高危型HPV感染持續(xù)存在,行陰道鏡檢查+宮頸活檢術,病理提示宮頸12點位置CINⅡ~Ⅲ級。門診以“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Ⅲ級”(癌前病變)入院。入院完善相關檢查后,醫(yī)生決定給鶯鶯在靜脈麻醉下行宮頸冷刀錐切術。
大家不禁要問,什么是宮頸癌癌前病變?發(fā)現(xiàn)宮頸癌癌前病變怎么辦?
何謂宮頸癌癌前病變
宮頸癌癌前病變是指宮頸發(fā)生病變的部位有癌變傾向,具有發(fā)展成為惡性腫瘤的潛能,長期存在極有可能轉變?yōu)閷m頸癌。由于宮頸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有一個漸進的演變過程,經過輕度、中度和重度宮頸癌癌前病變(即上皮內瘤樣病變)一早期浸潤癌一浸潤癌這樣幾個階段。其中,中度和重度癌前病變發(fā)展為宮頸癌的概率很大,如果不及時做特殊處理,一般最短5年,最長15年可發(fā)展為宮頸癌。
檢查報告上面寫著“CIN”是什么意思
CIN是英文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p的縮寫,即宮頸上皮內瘤變,屬于宮頸癌癌前病變,是由于人乳頭瘤病毒( HPV)持續(xù)感染所致,包括宮頸不典型增生及宮頸原位癌。也就是說,將宮頸上皮非典型增生發(fā)展至原位癌這一系列過程統(tǒng)稱為CIN。CIN分為I級(輕度非典型增生)、Ⅱ級(中度非典型增生)、Ⅲ級(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目前觀點認為,CIN -I稱為低度官頸上皮內瘤變,不屬于癌前病變;CIN -Ⅱ和CIN -Ⅲ被稱為高級別的宮頸內上皮瘤變,是真正意義上的宮頸癌前病變。
原位癌不典型增生從上皮的基底層開始,逐漸向表層發(fā)展,若上皮全層皆被異型細胞所代替,則為原位癌。
宮頸癌癌前病變≠宮頸癌從宮頸癌癌前病變發(fā)展至宮頸癌,需要經過宮頸上皮不典型增生一原位癌一浸潤癌的過程,大概需要10年的時間。因此,治療宮頸癌癌前病變應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目前,國際上更加推薦按細胞學(TBS)診斷標準來分類,其與CIN各期的對應關系見下表。
為什么要進行TCT+HPV聯(lián)合檢測
宮頸癌篩查主要包括三種方法:TCT或LCT檢測、HPV檢測、陰道鏡檢查+活檢;必要時需做官頸錐切以明確病變。
TCT是液基細胞學技術的英文縮寫,是目前國際上較先進的一種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技術。檢查患者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宮頸細胞是否發(fā)生了異常變化。而引起宮頸細胞發(fā)生異常變化的必要條件,是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的持續(xù)感染。也就是說,HPV是查原因,TCT是看結果。因此,只有結合這兩項結果,才有助于醫(yī)生為患者做出準確的診斷,使宮頸癌癌前病變現(xiàn)原形。
HPV分型檢查能檢測出高危型HPV與低危型HPV。引起宮頸癌最常見的有HPV16、18、31、33、35、39、45、51、52、58亞型,其中最危險的是16和18亞型。研究數據顯示,超過70%的宮頸癌都是由這兩種病毒引起的。
TCT與LCT都用于宮頸癌的篩查,而TCT的專業(yè)性與病理學的要求更強。目前TCT基本上已經取代了LCT。如果HPV 16、18陽性,應進一步行宮頸活檢,取宮頸3、6、9、12、4點位置的組織或醋酸白比較厚重的地方,進行活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
TCT報告的結果怎么看
TCT的檢查結果是日?;颊咦稍冏疃嗟膬热葜?,在這里簡單通俗地給大家解讀一下各種結果及其意義,以供大家參考。
1.未見上皮內病變細胞或惡性細胞( NILM)。表示宮頸細胞正常,無需特殊處理。
2.不能明確意義的非典型鱗狀細胞( ASC-US)。表示不確定這些細胞是否異常,建議查“高危型HPV”。若HPV檢測陰性,可以先觀察1年,再復查TCT;若HPV檢測陽性,建議行陰道鏡+宮頸活檢。
3.非典型鱗狀細胞,不排除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ASC-H)。雖不能明確意義,但傾向于官頸細胞發(fā)生了癌前病變或癌。需查“高危型HPV”,行陰道鏡+宮頸活檢。
4.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 LSIL)。表示宮頸細胞可能發(fā)生了低級別的癌前病變,需查“高危型HPV”,行陰道鏡+官頸活檢。
5.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 HSIL)。表示官頸細胞發(fā)生了可疑高級別癌前病變,需要進一步確診和治療。應查“高危型HPV”,盡快行陰道鏡+宮頸活檢,根據病變程度進行宮頸錐切術。
TCT報告異常,還需做什么檢查
TCT報告異常,肯定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以準確判斷病情。但對于不同人群,需要進一步檢查的內容也不同。
21—24歲的女性此類人群不需要常規(guī)檢查人乳頭瘤病毒(HPV)。多數人是HPV病毒的暫時性感染,只有檢查結果為嚴重異?;虍惓3掷m(xù)存在時,才需要做陰道鏡檢查。因為這個年齡段發(fā)生宮頸癌的風險相對較低。有研究認為,60%~ 65%的低級別病變,以及部分高級別病變都可自然消退。
懷孕的女性①檢測結果是ASC-US(非典型意義的鱗狀細胞或不能明確意義的不典型鱗狀細胞),建議再做HPV檢測。對于HPV檢測結果為陽性者,再建議其在孕中期行陰道鏡檢查,以進一步評估。②檢測結果是ASC-H(非典型鱗狀細胞不排除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建議孕中期進行陰道鏡檢查。
一般情況下,檢測結果是ASC-US,要根據年齡來判斷。如果不到25歲,那就1年后再復查;若超過25歲,應先查HPV病毒分型,如陽性則需做陰道鏡檢查。檢測結果是ASC-H,不管多大年齡,都要做陰道鏡檢查評估。
LEEP術是什么,是否切得越多越好
LEEP術即官頸環(huán)形電切術,利用帶電的線圈在官頸劃過,并“剜除”一塊錐樣的病變宮頸組織,然后創(chuàng)面給予電凝止血。這是一種診斷和治療官頸病變的手術方式。
LEEP術具有手術時間短、出血少、無需住院、花費少等優(yōu)點,因而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盡管手術很小,但術前必須嚴格把握手術指征。需注意的是,切的組織少,可能會出現(xiàn)病灶殘留;切的組織多,病灶是切除干凈了,但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也會上升。凡事過猶不及,專業(yè)醫(yī)生能把握好這個“度”,才能既去除病灶,又避免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LEEP術主要是用于官頸癌癌前病變的診斷與治療。呼吁女性朋友千萬謹慎,要充分評估病情,避免過度治療。官頸組織被切除一部分后,在修復過程中會產生疤痕組織,即使術后創(chuàng)面完全修復,官頸的完整性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且宮頸會變短。對于未生育的女性,可能會存在宮頸功能不全,未來懷孕時會出現(xiàn)流產、早產等情況。而生產時,也可能會因官頸癌痕而導致宮頸組織彈性下降、硬度增加,影響宮頸的正常擴張。
宮頸癌癌前病變主要有哪些治療方法
LSIL(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部分可自然消退,對于持續(xù)兩年以上者建議治療。根據轉化帶(即鱗柱交接區(qū))情況決定激光治療或活檢。
HSIL(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對于25歲以下女性,可根據轉化帶類型決定光動力治療或活檢;對于25歲以上女性,建議活檢,根據活檢的病理報告以及患者的生育需求進步評估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