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計川
在北方生活的人幾乎都有這樣的體驗:冬天到超市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外套脫掉,因為太熱了??墒?,超市有必要搞得這么熱嗎?
這是個看似再簡單不過的問題,但“細思極恐”!
有一天,我在世界零售協(xié)會的網(wǎng)站看到一個頭條:平均而言,按售價計算,世界零售商超有千分之四的商品被盜。我一下子明白了為什么冬天超市溫度這么高了——為了防盜。
有人會說,超市有攝像頭和很多其他防盜設施,但這些手段差強人意。超市不可能雇用大量的人來監(jiān)控每個人,商品上的磁性物質(zhì)也很容易通過技術手段被消磁。因此,最有效的防盜手段是對進入超市的人做精準判斷,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讓他們自己揭示自己。那么如何實現(xiàn)呢?
各位可以自行從網(wǎng)上搜集一些超市盜竊視頻,你會發(fā)現(xiàn),盜竊這件事是個“技術”活兒。有人可以一次盜竊三大桶花生油,還有人可以在身上藏100部手機。藏,是關鍵。用什么遮擋呢?就是外套。
如果超市的溫度很高,進超市的第一件事就是脫外套。但如果一個年齡不大、看起來身體素質(zhì)很好的人,卻一直穿著過膝外套,那么大概率說明這個人來超市的目的不一定是購物。所以從一開始,這個人就被分離出來了,超市會對他進行重點監(jiān)控。
為了證明這個觀點,我穿著一件過膝外套,走進一個大型超市。進超市后,我一直沒脫外套,且拉鏈一直拉著,駐足于一個物品價格比較高的貨柜前。大約3分鐘后,過來一個手持無線對講機、身穿黃綠馬甲的年輕小伙子。
很顯然,有人在后臺通過攝像頭發(fā)現(xiàn)一個身強力壯的人(我)身穿過膝外套,此人高度可疑,后臺的人遂通知超市安保人員實地觀察,想要人贓并獲。此時,我已經(jīng)很確信自己的推論得到了驗證,于是我毫不猶豫地把外套脫掉,那人當時就蒙了。
一個好的機制要能使參與的人自己對號入座,自己揭示自己的偏好和類型。這讓我想起一個簡單但經(jīng)典的機制設計。有一天,兩個爭奪孩子的女人找到所羅門國王,都稱自己是孩子母親。所羅門國王就說:“把孩子劈成兩半,一人一半。”結果一個女人馬上就說:“我不要孩子了,給對方吧?!憋@然,這個女人是孩子的母親。這就是機制設計,所羅門國王這句貌似荒唐的話事實上起到了一個分離均衡的作用。
//摘自《經(jīng)濟學家茶座》2020年第1期,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