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蓓
(江蘇海事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1170)
我國教育部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指出了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與綜合應用能力,改變傳統教學現狀,在網絡技術的基礎上將英語聽力會話教學逐漸向個性化以及自主化方向發(fā)展,擺脫時間與空間限制,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還可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這也是我國大學英語聽力會話教學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采用基于網絡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滿足英語聽力會話教學的發(fā)展要求,可為我國英語教學地更好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混合式教學主要是指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應用網絡教學,并且在教學中應用線上線下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在教學中采用虛擬三維技術,既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提升教學效果,由此可見,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改善大學英語聽力會話教學現狀,可在傳統大學聽力會話教學模式中發(fā)揮主導作用,并且設計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在教學期間以教學內容為媒介,激發(fā)學生自我效能感,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在此期間教師能夠及時發(fā)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1]在該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混合網絡技術是目前大學英語聽力會話教學較為重要的模式,不再將精力過多放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而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將兩種不同教學模式形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科學技術在教學中廣泛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語言學習環(huán)境,通過網絡能夠接觸到較多學習資源,但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學生英語聽力會話水平依然存在問題,主要是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首先,學生對英語聽說不夠重視,學生在英語教學中主要是把聽說環(huán)節(jié)作為教學的輔助內容,這在較大程度上很難提高學生聽力會話水平,并且一些學生聽力基礎較差,還停留在啞巴英語的階段,缺乏自主探索能力。其次,目前大學英語聽力會話教材種類較多,聽說材料缺乏有效的情境,使學生在聽說訓練過程中無法提升聽和說的興趣。[2]因此,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構建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與傳統課堂相比情境建設更具有豐富性,學生能夠在面對面教學的基礎上,通過線上構建聽說情境,彌補了線下教學單一的模式,并且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水平,這對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尤為重要。
大學英語聽力會話教學的過程中,教材是學生重要的資源,也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對教材錄音能夠提升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特別是對一些英語知識掌握不足的學生。在對教材錄音期間,需要將錄音根據文章段落分為幾個不同部分,每個部分根據內容進行設計選擇,可以設計成句子聽寫、填空等模塊,教師再將錄音通過網絡發(fā)布到平臺中,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情況針對性選擇聽力內容。[3]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因材施教原則,對學生學習情況在線檢查與評估。
在大學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單詞與詞匯是學習的基礎,由于英語詞匯量相對較大,學習有一定難度,較多學生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主要是以記背為主,雖然能夠記背大量詞匯,但是很難在實際中靈活運用。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設計以詞匯為主的聽力內容,幫助學生糾正不正確的單詞發(fā)音,同時還可提高記憶詞匯的趣味性。詞匯主要包括英漢、漢英單詞聽寫,可以在通過網絡,也能夠在課堂中學習。在該聽力活動中教師可以設置不同單詞的派生詞、詞根等,學生能夠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活動項目。
在學習大學英語口語時,需要學生有較強的記憶以及理解能力,同時還應有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通過回顧授課環(huán)節(jié),可加深學生印象,通過與網絡平臺相結合,學生能夠根據視頻、圖片等形式,營造口語交際情境。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口語表達,并且讓學生之間互相監(jiān)督,正確發(fā)音,以此提升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般是通過英語真題與模擬題設置聽力內容,主要進行聽力原文、技巧以及答案講解等。教師在設計期間需要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選擇針對性為學生提供難易不同的背景知識以及詞匯講解。教師在教學內容與目標的基礎上,將試題聽力通過網絡教學資源與網絡交互工具對教學活動進行有效設計,將兩種不同教學模式中的優(yōu)勢實現互補。
為了豐富教學資源,需要通過網絡聽力教學平臺的擴展獲取更多教學資源,同時通過線上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期間的獨立性,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完成相應教學目標。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英語歌曲聽唱提升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在歡快的音樂中學習英語,不但使學生心情愉悅,而且可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目前,很多大學生英語只停留在應試階段,而并沒有真正實際應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通過英語歌曲活動,讓學生根據音樂背景填寫英語歌詞,進行詞匯填寫,整句聽寫等,[4]讓英語發(fā)揮它的語言工具作用。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電影有極大興趣,為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原聲電影。在觀看的過程中學習電影中人物所采用的英語表達方式,同時在此基礎上了解其他國家人文、歷史以及風俗等文化。一般情況下英語電影均有字幕,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可以隱去字幕,通過自己翻譯進行觀看,之后再顯示字幕與自身翻譯的內容相對比,這在較大程度上可有效提升學生英語聽力能力。有興趣的還可以嘗試給電影配音,讓自己的口語得到有效鍛煉。
英語學習是重復、持續(xù)極易過程,學生在學習期間需要進行反復記憶才能達到熟練程度。對于大學學生來講,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根據自身程度和學習特點,針對性的進行課后復習,采取科學的復習方法,引導學生養(yǎng)成“溫故而知新”的學習習慣,對所掌握知識進行理解鞏固并消化,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習效果。
混合式教學模式中,由于教學環(huán)境具有較高的交互性,學生在網絡平臺自學的過程中,具有較高針對性,及時性以及持續(xù)性,并且評價應客觀。因此,教師在教學期間應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把傳統教學與網絡相結合,同時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評價是混合式教學模式中較為重要的部分。首先,教師應當積極參與到學生聽力會話活動中,了解學生學習狀態(tài)與效果,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引導,同時作出積極評價,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學習策略。其次,學生在學習聽說的過程中,應積極與學生互動交流,使學生通過不同環(huán)境參與到聽說活動中,教師在此過程中需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不但需要關注學生學習成績,而且應最大程度上使學生有自我自我認識。[5]教師在教學中還應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以及結果,如學習進展、問題回答以及提交作業(yè)等內容,并將學習過程以電子的形式呈現與保存,以便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與效果有效查詢與監(jiān)控,從而為學生學習狀況進行綜合、客觀評價。
綜上所述,在進行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過程中,混合式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式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主要是通過將傳統課堂與網絡技術有效結合,極大彌補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自主性,而且還可使教師教學期間主導地位的發(fā)揮?;旌鲜浇虒W模式能夠體現出英語聽力會話教學的自主性、交互性以及動態(tài)性,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可體現信息化為基礎的教學特點,擺脫空間與時間限制,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英語環(huán)境,通過網絡還可為學生提供真實開放的教學情境,這對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具有現實意義。為此,教師在教學期間需要對學生英語水平、認知結構以及反饋等內容有全面了解,以此進行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設計。教師在教學中還應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針對性引導與監(jiān)控,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可持續(xù)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作用,為我國英語教育的未來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