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湘君
(重慶巫山大昌中學校 重慶巫山 404707)
教學語言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傳播知識的一種重要載體,也是教師與學生間情感交流的紐帶。教學語言主要包括狹義和廣義的教學語言,前者指教學口語,后者包括體態(tài)語、書面語、音像語和教學口語。思政課程較為特殊,都是理論知識,若是教師在教學中出現(xiàn)語言使用不合理或是匱乏的情況,就會影響到教學的氛圍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限制課程教學的效果。所以,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要改變枯燥的教學狀態(tài),提升思政課堂教學的活力,加強教學語言感染力。
思政課程的理論知識很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若是教師在教學中能夠使用活潑、幽默、有趣的教學語言,將復雜的知識簡單的傳遞給學生,就會讓課堂教學變得有活力、有趣,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學生可以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和效果,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教學語言是傳遞知識的載體,同時也是教師和學生情感交流的紐帶,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把握好時機,合理的引導、鼓勵或是批評學生,用具有感染力的語言和他們進行有效溝通,這有利于教師更好的掌握他們的想法,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依據(jù),還可以得到學生的尊重以及信任,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教師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1]。除此之外,教師要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做到出口成章,這樣的教師一定具備很強的專業(yè)性和較好的表達能力,會堅持提升自身綜合素質(zhì)水平以及教學能力,促進自身的發(fā)展。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對學生而言也具有積極影響,因為教師是學生模仿的對象,其語言表達自然也是模仿內(nèi)容之一,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就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不斷的影響和感染學生,促進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使用普通話,這是一項基本要求,要說好普通話,第一,教師要熟練掌握普通話理論基礎(chǔ)知識,比如,韻母和聲母等發(fā)聲方法以及部位,還要掌握一些發(fā)聲技巧,比如,變調(diào)、輕聲等。第二,教師要注重對呼吸肌進行鍛煉,比如,慢吸快呼、快吸慢呼、慢吸慢呼等,這樣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控制氣流,學會胸腹聯(lián)合呼吸法,在說話時就可以隨意調(diào)節(jié),發(fā)出飽滿有力的聲音。教師發(fā)生的聲音不僅要正確清楚,還要做到圓潤洪亮。第三,教師要不斷的進行練習,對于出現(xiàn)的語音錯誤也要及時、反復的糾正,逐漸形成語感,用普通話教學,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語境。
網(wǎng)絡(luò)對于學生的影響很大,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合理的運用網(wǎng)絡(luò)元素,引入當下的時政熱點,促進自身教學語言感染力的提升。教師要把思政課堂教學和社會大課堂進行結(jié)合,引入實際的案例,讓思政課更加全面,提升教學語言的新鮮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趯W(wǎng)絡(luò)語言的合理運用,能夠拉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還可以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用“Duang 的一下就下去了”,提示學生成績下降,對于學生書寫不規(guī)整的問問題,可以使用“畫面太美我不敢看”等,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讓學生能夠欣然接受教師的建議。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和平日里與學生溝通時要時刻注意語言表達水平,自覺的提升,對要用到的詞句進行斟酌和錘煉,提升表達的效果。其次,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為了確保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教師在課前就要認真的備課,除了教學內(nèi)容之外,還要思考用語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和學生的心理相適應(yīng)[2]。教師可以將自己的教學過程錄下來,課后從不同的方面評價語言表達情況,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及時的進行糾正。教師還要多觀看其他教師的教學,觀察教師的教學語言特點,取長補短,提升自身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而底蘊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局限在教學大綱上,知識視野要進行拓寬,這樣才能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要不斷的豐富自己的知識,開闊眼界,這樣在教學中才能說出讓學生信服的內(nèi)容。
除了要正確的用語、讀音正確、造句規(guī)范之外,要想有美感,還需要做到情感真誠以及語鏈清楚。教師在思政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表達應(yīng)該由淺入深、表達清楚,帶有層次性以及邏輯性,還要做到真誠,用心和學生溝通,尊重他們。教師要對學生有愛,這樣才能不讓語言表達變得刻意,可以自然的和學生溝通,拉近和他們的距離,提升教學的質(zhì)量。教師在教學中要用優(yōu)美的教學語言,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讓教師所教授的內(nèi)容都進入到學生的腦中和心中。
綜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學語言,好的表達就應(yīng)做到深入淺出,教師要將復雜的知識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傳遞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思政政治學科還有立德樹人的任務(wù),相較于其他學科,肩負著更多的德育任務(wù),因此,教師要不斷的提升教學語言的感染力,有效的教導學生,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