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省
(景德鎮(zhèn)市珠山書畫院,景德鎮(zhèn)市,333000)
景德鎮(zhèn)是一個山清水秀 ,人杰地靈的好地方 ,這里的高嶺土、昌江河哺育了一代代的陶瓷人,無論是人文和地理上都為制瓷業(yè)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景德鎮(zhèn)的瓷器有青花瓷、粉彩瓷、古彩瓷、新彩瓷、玲瓏瓷、顏色釉、釉里紅、雕塑瓷,還有薄胎瓷和五彩瓷等,品種繁多,玲瑯滿目,吸引著許多陶瓷收藏家、愛好者和藝術家們前來欣賞、選購及學習,但在眾多的瓷器中,筆者最愛粉彩瓷畫效果,如清代寂園叟在《陶雅》中就所寫:“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鮮嬌奪目,工致殊?!薄1疚囊灾槊髁蠟槠瘘c,論述它結合水料還有油料畫在瓷器上的粉彩畫效果,試圖揭開粉彩瓷工藝料性和繁復的制作工序的面紗,為粉彩瓷畫愛好者答疑解惑。
在明朝王世懋《窺天外乘》中寫到“回青者,出外國。正德間,大鐺鎮(zhèn)云南,得之,以煉石為偽寶。其價,初倍黃金,已知其可燒窯器,用之果佳”。由文可看出,在明代正德年間,一種能與回青媲美的上等青料產銷被宦官壟斷后被當做“回青”賣到景德鎮(zhèn)的官窯中謀取暴利。云南的青料被稱為“回青”,為了區(qū)別國外的顏料,所以將皇姓國名稱之為“朱明料”。清朝滅掉明朝后,把“朱明料”改為“珠明料”,這就是珠明料名詞的由來。
珠明料最開始是用于青花瓷中,是青花瓷的顏料,珠明料以云南曲靖宣威鎮(zhèn)產的最好、最純正。在清代嘉慶年間,人們開始用云南的珠明料,距離現(xiàn)在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云南產的珠明料色澤鮮明,發(fā)色讓人稱贊。珠明料在化學上就是鈷土礦,由MnO2、CoO、Fe2O3等和其它氧化物組成的。氧化鈷的含量越高越好,一般在2%—9%,9%含量的現(xiàn)在都很少了。
珠明料有天然的,也有人工合成的,天然的珠明料發(fā)色更沉穩(wěn),人工合成的發(fā)色偏藍紫色,故天然的更貴之。
珠明料用在青花上,后面也用在了釉上彩中,如古彩和粉彩中,主要是用于勾線和彩底色。好的珠明料看著黑中略泛綠,在選購珠明料中應當注意挑選。
(1)畫料:
①艷黑:畫黑色的鳥和人物之髪鬚,不能用粉彩粉料覆蓋。
②西赤:畫紅色的鳥和紅色的花、人物臉手、紅色的衣紋、家具;也不能復蓋粉彩顏料。③珠明料:畫所有線條、石、樹草點等。必須覆蓋粉彩顏料方能固定在瓷器上。
(2)水料:
①不透明色:為乳濁狀顏色,填在線條上會給朦住。
a:玻璃白多用來打底洗染和配色;如人物服裝、花卉的花朵等。
b:翡翠:一種類似國畫的石青,作圖案地色和雙勾葉草點等填色用;
c:鬆綠:類似國畫的石綠色,用途同上;
d:宮粉:為一種粉紅色,用途同上;
e:錫黃(粉黃)為一種粉黃色,用途同上
②透明色:覆蓋在畫面上不會朦住畫面,相反更透明、顯亮。
a:雪白:為一種透明無色的極易與朦底的玻璃白混淆須特別注意,用途主要是配色和接色;
b:粉大綠:一種透骨的翠綠色或深綠色,用作單勾樹葉,石頭罩色;
c:粉苦綠:透明的草綠色或淺綠色作用同上。
d:赭石:一種透明的赭色作樹干、石頭(接色)獸皮等著色。
e:古紫:一種透明的紫灰色用于罩填老樹干;如老梅樹、老鬆樹。
f:地皮綠:淡草綠色,用于草坪色,由苦綠加雪白配制。
g:水綠:用于青山綠水罩色,由大紗與雪白合成。
(3)凈色
凈色:所謂凈色比較嬌嫩不便與他色混合,多用于渲染。
a:洋紅:胭脂色,可有深淺不同的色階,方法是加適量玻璃白;
b:廣翠:一種藍色,可用于象國畫花青打底色,也用于洗染;
c:凈大綠:半透明的淡翠綠色,用于玻璃白上洗染淡綠色;
d:凈苦綠:為半透明的淡草綠色,用途同上。
e:凈黃:半透明的淡黃色,用途同上。
f:茄花:一種粉紫色,由洋紅與廣翠合成,加進玻璃白可分為不同深淺的色階,用于花朵和服裝的渲染。
粉彩瓷是中國陶瓷工藝美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陶瓷百花園中一朵盛開的美麗花朵,粉彩瓷受中國畫構圖、形象和技法上影響,內容題材上也是中國畫很好地呈現(xiàn),如粉彩花鳥畫、粉彩山水畫、粉彩人物畫等,給人整體感覺粉潤雅致,色彩豐富瓷畫效果。在繪制粉彩作品或產品的時候,要掌握繪畫、圖案、設色、構圖、裝飾、設計的知識,熟悉粉彩瓷畫的油料性能、工具的使用、表現(xiàn)技法和燒成后的效果等等知識,它也是陶瓷工業(yè)與地質學、結晶學、化學、物理學、機械學和熱工學科等多方面知識的利用,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向更高的階段發(fā)展。
在瓷器上采用花鳥作為裝飾題材形成粉彩瓷畫效果,在清代雍正和乾隆年后,花鳥裝飾被廣泛運用于陶瓷上。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民間藝人和陶瓷藝術家不斷地探索研究,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表現(xiàn)方法,豐富了粉彩瓷畫的個性語言。
在粉彩花鳥畫中,先用珠明料勾線,花頭一般用油紅或淡的珠明料勾線,這與國畫中的花鳥畫一樣,再在花頭上打上玻璃白,填好玻璃白之后,再在其上洗染其它顏色,如洋紅、茄花和凈黃等。花葉和樹干用深點的珠明料畫之,線條要比花的線條粗點且剛勁有力,葉子部分也用珠明料打底色,彩出深淺不一的底色,為了表現(xiàn)不同的質感,底色彩好后再在上面填上粉大綠、粉苦綠、水綠、赭石等水料。鳥兒部分要通過線條的長短、粗細、濃淡和疏密等來表現(xiàn)鳥兒筋骨、神態(tài),羽毛要一根根絲出來,這要考驗作者的耐心,要凈心描繪。
在粉彩花鳥畫中除了工筆的花鳥效果外還有寫意的和工兼寫的效果。
珠山八友中的劉雨岑《黃花名地丁清香》花鳥畫作品,就是很好的工兼寫的粉彩瓷畫作品,畫面沒幾筆就準確地刻畫出了鳥兒逍遙自在的形象,并留出大面積空白讓觀者去想像,用筆相當?shù)牧鲿场>€條充滿力度,筆筆到位,給人靈動、飄逸的美感。劉雨岑通過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將自己情感和魅力注入自己的陶瓷粉彩作品中,其筆下的一花一草一鳥都充滿了意境美,這也是我們在畫陶瓷作品中應該想到并學習的精神。
景德鎮(zhèn)是一個山清水秀 ,人杰地靈的好地方 ,這里的高嶺土、昌江河哺育了一代代的陶瓷人,也造就了一批批優(yōu)秀的山水粉彩瓷畫家。
說到粉彩山水,筆者首先想到了淺絳彩山水瓷畫,這里要說到清代的程門,他出生于安徽黟縣,是文人山水瓷畫的開創(chuàng)者,也是淺絳彩山水瓷畫開拓者,他繼承了黃公望的山水畫氣韻,讓人感受到內心平和雅靜。在工藝上,淺絳彩是在珠明料中加入雪白,可以直接畫在白胎上,過紅爐燒成后,有濃淡變化,有中國水墨畫的神韻,如同用墨在宣紙上作畫一樣的效果,畫好后再將水綠、淺藍等水料顏色填蓋。
景德鎮(zhèn)的汪氏山水出于珠山八友中的汪野亭,他所畫的粉彩瓷畫山水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創(chuàng)立了景德鎮(zhèn)的新的粉彩山水瓷畫派性,對景德鎮(zhèn)粉彩山水瓷畫有著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松茂先生繪制的粉彩山水畫《廬山秀色》中用珠明料描繪松樹、房子、汽車、石橋,以勾、描、擦、染的技法,用厚薄不同的珠明料表現(xiàn),對珠明料的料性掌握的很好,運筆自如,繪畫功底深厚,粉彩技法嫻熟,作品贊美了祖國繁榮昌盛的景象,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
傳統(tǒng)的粉彩人物始于雍正年,由于受西方琺瑯彩的影響,與當時的五彩人物大不相同。雍正粉彩人物畫,線條更柔和,顏色更雅麗,服裝的裝飾上使用了玻璃白,更有層次感,觸摸更富立體感。到了乾隆年,受乾隆皇帝的審美影響,構圖上更加繁復,設色也豐富艷麗些。所繪制的人物也多起來,例如粉彩《百子圖》就是那時出現(xiàn)的,那一時期的粉彩人物瓷畫效果更顯奢華味,這與當時的統(tǒng)治者的審美情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與影響。到了清代,粉彩人物畫有了衰敗的跡象,后面珠山八友的出現(xiàn)改變了這一現(xiàn)象,其中“海上畫派”的王琦和王大凡就是粉彩人物畫的杰出代表,為傳統(tǒng)粉彩人物瓷畫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新的活力。
當代粉彩瓷畫出現(xiàn)了多元化的格局,有百家爭鳴的態(tài)勢。老一輩瓷畫藝人傳承了民國瓷畫家的文人人物畫精髓,有濃濃的傳統(tǒng)味。中青年這代人吸收了現(xiàn)代美術的影響,打破了傳統(tǒng),大膽地運用了新的材料,新的技法來表現(xiàn)作品。如用顏色釉來繪制人物畫的背景,還有采用西方油畫的表現(xiàn)方式來表現(xiàn)人物,透視和明暗方面更具西畫感。
無論哪種表現(xiàn)方式或技法都離不開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滋養(yǎng),把粉彩的基本技法和工藝特質傳承下去,不讓傳統(tǒng)文化消失的同時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創(chuàng)作出新的粉彩人物瓷畫作品。
陶瓷裝飾藝術之路很長、很崎嶇,我們要不斷地努力探索,學習前輩們的技法,多臨摹,多到大自然中找靈感,多出去寫生,開拓眼界,緊跟時代的步伐,創(chuàng)作出符合當代人審美情趣的富有自身特色的好作品來,探索創(chuàng)新出新的材料及新的藝術效果,為陶瓷事業(yè)添磚加瓦,為瓷都景德鎮(zhèn)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