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杰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舊城中學 甘肅隴南 742500)
為適應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的要求,對于初中體育教學而言,我們要充分踐行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宗旨,通過生本教育的落實,使得學生得到體育鍛煉的興趣;在健康意識、體育文化、身體素質、體育意識、體育品德等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下,使得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思想;通過和諧、奮進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使得學生得到健康的成長、全面的發(fā)展。我們要在體育鍛煉中,為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生命觀、價值觀,從而實現體育教學的優(yōu)質功效。
面對互聯網的發(fā)展,信息化手段在教學中的運用備受教師和學生所歡迎,不僅創(chuàng)新了教學模式,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初中體育教學也不例外。為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在開展體育鍛煉之前,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云平臺這一信息化手段,為學生進行體育理論知識與體育動作技能的展示,使得學生在鍛煉前有一個基礎的了解,明確鍛煉的功效。例如,我們在云平臺中可以為學生介紹跑步、立定跳遠、仰臥起坐、體操等各種運動功效,使得學生對自己的身體素質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在明確自己鍛煉效果的同時,引導學生就自己的身體機能展開科學合理的訓練。這樣,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學生可以就自己想要鍛煉的項目以及不懂的動作與教師進行平等民主化的交流,在信息化與體育教學整合的過程中,實現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落實。又如,耐力跑時,我們可以為學生介紹長跑呼吸法則“四步一呼吸、二步一呼吸、三步一呼吸”等,使得學生進行前期的調節(jié)學會勻速跑。在信息與體育鍛煉融合的過程中,我們實現了師生共同發(fā)展的教學局面,在新型師生關系建立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體育品質的塑造,為體育生本課堂的建設奠定良好的前提條件。[1]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掌握牢固的體育理論知識外,還要引導學生掌握精準的體育動作,在知識與技能充分掌握的基礎上,使得學生形成健康體育的觀念。而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鍛煉興趣。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個群體性的鍛煉方式,學生不僅可以得到主觀能動性的發(fā)展,還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道德品質。例如,在開展“立定跳遠”這一體育項目時,為有效規(guī)范學生的體育動作技能,創(chuàng)設體育鍛煉氛圍,我們可以采取小組合作互評互助的學習形式,讓學生就預擺、起跳、騰空、落地等動作展開演示評價,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使得學生充分領悟體育動作技能。在學生掌握這一標準動作的前提下,我們展開生本課堂的建設,使得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落實,通過合作學習鍛煉實現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在互評互助的過程中,我們還培養(yǎng)了學生學會欣賞他人的良好的品質。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在體育教學中也不例外。要想實現人人參與、共同發(fā)展的教學局面,我們可以展開分層教學的設計,通過對學生身體素質、身體技能、興趣愛好、個性等展開層次性的劃分,從而使得每一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在不同層次的體育鍛煉中享受到體育學習的成就感。例如,我們可以為不同階段的女生就仰臥起坐進行基數設置,以25為一頻率展開逐步遞增;對于男生,我們可以通過俯臥撐進行腹部、臂膀等力量性訓練,從而使得學生在不同基數的設置中都能享受到體育健身的益處。通過分層教學手段的運用,我們既可以為學生樹立體育鍛煉的自信心,又有效落實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初中的學生不論是對于活動還是游戲,都有著不可比擬的興趣。面對這一特性發(fā)展,在體育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心理活動的變化展開體育鍛煉的設置,以游戲、競爭賽的活動為前提,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例如,在籃球教學這一階段,我們可以就“原地投籃”展開競爭賽。同時,為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激情,教師可以提供籃球為實質性的物質獎勵,使得學生在競賽與獎勵的效能下得到體育鍛煉的激情。又如,教師在開展體操體育教學時,將體操作為一個群體性的協作項目教學。為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齊度,展示體操的形美,我們可以讓學生面對面聯系,并開設學生評審團,讓學生為學生展開評價。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體育品德這一核心素養(yǎng),又可以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和運動的樂趣,從而實現高效生本課堂的建設。[2]
總而言之,對于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體育生本課堂的建設,要想讓學生得到健康的體育鍛煉,我們既要讓學生獲得認知參與、情感參與、思維參與,也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享受到體育運動的成就感。我們通過對學生自信心的塑造,使得學生得到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從而讓體育教學真正活起來,讓生本課堂得到實質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