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旭升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第二小學 甘肅甘南 747000)
我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很多學科的課堂教學都逐漸趨于信息化。微課就是基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一種教學手段,其主要形式為視頻,時間大概控制在5到15分鐘。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利用微課進行教學就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佳的效果,使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能夠得到相應的提升。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就要充分發(fā)揮微課的優(yōu)勢以及價值,從而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下文中,筆者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簡述:一是基于微課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意義;二是基于微課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微課的應用對學生和教學都有極大的意義?;谖⒄n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教師通過微課教學,可以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微課可以讓學生不斷互動,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在充分掌握好理論知識后,去尋找問題進行探究。[1]這樣,學生的思維就可以得到拓展,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教老師?!痹谛W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擁有不竭的學習動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意識到語文學科的獨特性。語文教學著重要求學生要有深刻的情感體驗,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就可以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真正地去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師利用微課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張“楊梅”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說說“楊梅”的特點。然后,教師借此引入文章內容,為學生播放微視頻,讓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中去,從而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2]
小組合作學習是近幾年非?;馃岬囊环N教學模式。很多學科都開始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基于微課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合理的合作探究問題,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這樣有針對性的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意識,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七律·長征》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師在制作微課時就要融入寫作背景。只有這樣,學生在觀看時才會有切身的體會。在學生觀看完視頻后,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提出:“面對長征途中的困難,紅軍的態(tài)度如何?通過哪些字和詞反應出來?”以此有效地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讓微課的優(yōu)勢真正發(fā)揮出來。[3]
語文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在小學語文的閱讀課堂中,教師要緊密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以此拉進學生與語文的距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中的現(xiàn)象或者事跡,讓學生體會到“學有所用”,意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學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緊密結合實際進行教學設計微課內容。微課可以設計父母做過的一些小事,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與文章產生共情,真正理解父親對自己深沉的愛。[4]在學生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結合我國“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事跡”進行教學,從而真正升華主題內容,達到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的閱讀課堂中,教師要明確微課教學的重要性,將微課的優(yōu)勢以及價值充分地發(fā)揮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效地融入微課,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