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菊紅
摘要:目的 探析對糖尿病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的效果。方法 將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36例糖尿病患者給予隨機分組,各18例。參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參照組基礎(chǔ)上進行人性化護理,對比兩組患者滿意度及干預前后心理狀態(tài)變化。結(jié)果 干預后,觀察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均低于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jié)論 人性化護理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有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實踐。
關(guān)鍵詞:糖尿病;人性化護理;心理狀態(tài);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10-136-01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需長期堅持用藥以控制病情進展,但很多患者因過于擔心病情進展,加之各類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常會產(chǎn)生煩躁、焦慮及抑郁等負性情緒。相關(guān)研究指出[1],對糖尿病患者實施有效護理可有效減輕其負性情緒,進而有利于患者預后?;诖?,本研究對36例糖尿病患者進行隨機分組,旨在探討人性化護理對于糖尿病患者心理狀態(tài)、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結(jié)果示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36例糖尿病患者給予隨機分組,各18例。觀察組中男11例,女7例;年齡45-82歲,平均(60.33±12.54)歲;病程5-17年,平均(8.76±2.70)年。參照組中男12例,女6例;年齡43-81歲,平均(60.10±11.77)歲;病程4-18年,平均(8.65±2.33)年。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參照組進行日常宣教、用藥及飲食方法告知等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于參照組基礎(chǔ)上進行人性化護理,內(nèi)容如下:①環(huán)境護理:保持病通風、采光良好,且溫濕度中,同時還可放置一些小盆景,營造干凈、舒適、溫馨的住院環(huán)境。②心理干預:因糖尿病患者需終身用藥治療,在長期用藥治療期間容易出現(xiàn)煩躁、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因此護士要通過與患者交談,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并可通過語言、肢體安撫等方式進行干預;同時,保持誠懇的態(tài)度傾聽患者的訴求,并盡可能地滿足其一切合理需求,且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讓其感受到被重視;另外,通過各種語言技巧進行干預,比如在和患者交談時要多采用問候、理解及同情性語言,在患者情緒低落時,要多采用勸導、安撫性語言,在查房時要多采用保護性語言,在患者出院時要多采用叮囑性語言。③日常干預:護士在為患者靜脈穿刺時,要保證其靜脈充盈后再給予穿刺,若患者精神過度緊張,要及時采用語言、肢體安撫等方式進行干預;護士在與患者交談時要面帶笑容,在談?wù)摰交颊卟∏闀r要自信,進而緩解其負性情緒,提高治療信心。
1.3 觀察指標 (1)心理狀態(tài):在干預前后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焦慮、抑郁情緒給予評分,評分與焦慮、抑郁程度呈正相關(guān)。(2)護理滿意度:通過自行制定的患者滿意度調(diào)查表對兩組患者滿意度給予評估,最低、最高評分分別為0分、10分,9-10分、7-8分、7分以下分別代表滿意、一般與不滿意,一般、滿意患者例數(shù)占比之和為患者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將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錄入SPSS 23.0軟件并處理,焦慮、抑郁評分用X±S表示,以t檢驗;患者滿意度用百分率表示,以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心理狀態(tài) 干預后,兩組焦慮、抑郁評分均下降,觀察組較低,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患者滿意度 觀察組滿意、一般及不滿意患者分別為15例、3例及0例,而參照組依次為6例、6例及6例,兩組患者滿意度相比(100.00% VS 66.67%),觀察組高,差異顯著(x2 =5.000,P<0.05)。
3 討論
近年來,在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與生活、飲食習慣不斷改變的趨勢下,糖尿病患者不斷增多?,F(xiàn)階段,臨床上糖尿病的常用治療方法為藥物療法,且患者需長期服藥治療,但治療期間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服藥情況及飲食習慣等將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2]。常規(guī)護理屬于臨床干預糖尿病患者的常用措施,但由于其對患者很多方面無法做到有效干預且缺乏人性化,對于整體療效的提升效果不是特別理想。所以,如何更好地改善糖尿病患者預后成為臨床探討的熱點。
人性化護理屬于一種將患者作為服務(wù)中心的新型護理模式,其重點強調(diào)滿足患者的一切合理要求,為其提供更加人性化、全面及優(yōu)質(zhì)的護理服務(wù)。有研究發(fā)現(xiàn),人性化護理可有效減少糖尿病腎病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并可提高護理滿意度[3]。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干預后,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參照組;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參照組。提示對糖尿病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可顯著緩解其不良情緒,促使患者更滿意臨床護理。分析原因:環(huán)境護理可讓患者在干凈、舒適、溫馨的環(huán)境中接受治療,有助于提高其心理舒適度;心理干預、解答患者疑問、滿足其合理訴求及語言技巧等措施均不僅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還讓患者更滿意護理服務(wù);日常護理有助于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促使其治療信心提升,讓患者享受到人性化的護理服務(wù)[4]。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有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實踐。
參考文獻
[1]平凡.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性化護理干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z2):274-275.
[2]魯巧云.社區(qū)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yīng)用效果觀察[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36(A01):273-273.
[3]梁雪愛,鄭懷玉.人性化護理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并發(fā)癥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20,v.49(6):103-105.
[4]許瑩,曹曉艷,姚瑞.糖尿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效果觀察[J].山西醫(yī)藥雜志,2020,v.49(8):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