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霞
摘要:目的:探討在腦梗死患者臨床護理干預中,恢復期康復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自我科室2019年1月-2020年6月接診的腦梗死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排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組各有患者42例,分別常規(guī)護理干預、恢復期康復護理模式,觀察兩組患者生活量表(ADL)評分,F(xiàn)ugl-Meyer運動功能量表(FMA)評分。結果:觀察組干預后ADL評分和FMA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采用恢復期康復護理方案,更利于腦梗死患者四肢運動能力的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腦梗死;恢復期康復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10-120-01
腦梗死患者很容易在臨床護理中引發(fā)感覺、肢體癱瘓,語言功能減退等神經(jīng)功能缺失癥,特別是其在運動能力上表現(xiàn)出的障礙最為常見?;謴推谧鳛橐粋€過渡階段,對其進行護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謴推诘目祻妥o理模式主要包括護理人員所做的教育、運動、工作、鼓勵及評估五個方面。并且國內(nèi)相關學者經(jīng)過研究顯示通過有氧聯(lián)合抗阻運動,能夠有效幫助腦梗死患者促進心血管及神經(jīng)功能恢復。我科室從改善腦梗死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角度出發(fā),提出了恢復期康復護理干預方案,現(xiàn)對其具體實施方法及效果做如下總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科室2019年1月-2020年6月接診的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由不知情第三方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并分別設定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各有患者42例,觀察組男22例,女性20例,年齡42-78歲,平均為(59.12±3.01)歲。對照組男21例,女性21例,年齡40-76歲,平均為(58.23±3.9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腦梗死患者常規(guī)護理干預。
給予觀察組腦梗死患者采取恢復期康復護理模式,具體操作如下:1.護理人員將結合患者的病情。個性化特點、患者對病情的了解程度等,利用圖文并結合動作示范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宣教,著重講解恢復期康復護理的重要性,進而提高患者和家屬對腦梗死疾病的認識,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2.由于很多患者對于腦梗死導致后遺癥以及很難完全康復等,會產(chǎn)生焦慮、抑郁的心理,護理人員就應及時疏導患者,并安慰和鼓勵患者,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的信心。3.指導患者進行運動功能恢復訓練,對于不能下床活動者,指導其在床上進行翻身、肢體屈伸運動,對于能下床的患者,基于其身體承受能力范圍,指導其進行簡單的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伸展運動等,每次時間保持在30min內(nèi),以每周3-5次為宜。4.患者在生活能夠自理的基礎上,可以鼓勵其參加到簡單的工作中,實現(xiàn)自身的社會價值。5.結合恢復期康復護理干預情況,針對患者的自理能力、心理狀況、肢體運動情況以及神經(jīng)功能缺損情況等進行評估,如果所取得的護理效果不理想,則及時對護理方案進行修訂。
1.3觀察指標
在實施護理干預后,運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情況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強。同時采用Fugl-Meyer運動功能量表對患者的運動功能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運功功能恢復越好。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行數(shù)據(jù)的分析處理,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以t值檢驗;以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檢驗。若P<0.05即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干預前對照組和觀察組中患者ADL評分、F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ADL評分、FMA評分均高于對照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范圍內(nèi)因腦梗死致死的人數(shù)高達500萬,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數(shù)值也在不斷增加,并且這些患者都會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對于其生活和工作都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國內(nèi)學者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對其在恢復期采取積極的康復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腦梗死患者的預后。
一般來說,對于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主要的對患者的進行功能性訓練為主,但考慮到這種手段單一使用,效率相對較低,故在恢復期采用康復護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jīng)功能和四肢運動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根據(jù)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干預后ADL評分和FMA評分高于干預前測試結果(P<0.05)。這就表明恢復期康復護理干預,能夠更好的促進患者運動功能恢復,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
綜上所述,在對腦梗死患者恢復期的護理干預中,結合患者的實際需求,為其提供恢復期康復護理干預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運動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質(zhì)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武勝濤,張羽.有氧聯(lián)合抗阻運動對老年腦梗死患者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7,27(20):117-120.
[2]徐麗,黎銀娥,植秋嬋,等.5E康復護理模式對腦卒中后肢體功能障礙病人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7,15(8):92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