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秉亮
摘要:觀察從肺脾論治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0例過敏性鼻炎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30例應用自擬益氣健脾湯加味口服,對照組30例應用氯雷他定片口服,療程均為2周。結(jié)果: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3.33%,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86.67%;癥狀積分以及總積分的治療前后比較,治療組積分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自擬益氣健脾湯加味治療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優(yōu)于氯雷他定片,能較好控制患者的癥狀。
關(guān)鍵詞:過敏性鼻炎;肺脾論治
【中圖分類號】R2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10-107-01
過敏性鼻炎又稱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種由血清免疫球蛋白E介導的Ⅰ型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以鼻塞、流涕、打噴嚏和(或)鼻癢為主要特征[1]。其發(fā)病因素不明,與各種途徑攝入的致敏原有關(guān),同時與環(huán)境、精神等因素也有一定聯(lián)系。據(jù)相關(guān)報道,多因素參與、多階段演變,并與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2]。
AR 屬中醫(yī)“鼻鼽”或“鼽嚏”的范疇,又稱“鼽噴”、“鼽水”、“鼽”、“嚏”等。歷代醫(yī)家對鼻鼽的病因病機論述不一,筆者經(jīng)過多年臨床實踐,認為多與肺脾相關(guān)。在肺脾功能失調(diào)的基礎(chǔ)上,伴有陽虛或者陰虛,加之外干邪氣的影響,合而為病[3-7]。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筆者從肺脾論治過敏性鼻炎,并觀察其療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診斷標準
依據(jù) 2004 年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通過的《過敏性鼻炎的診治原則和推薦方案》[8]
(1)具有鼻癢、噴嚏、鼻分泌物和鼻塞等癥狀中的至少3項。(2)鼻黏膜蒼白、水腫或充血、腫脹。(3)發(fā)作期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細胞檢查陽性。
1. 2 納入病例標準
(1)臨床診斷符合過敏性鼻炎診斷。(2)病程1年以上,癥狀持續(xù)時間超過5個月。(3)年齡在10~60歲。
1. 3 一般資料
采取隨機對照試驗,其中治療組30例,對照組30例。治療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11~59歲,平均年齡(35.77. 63±3. 02)歲;對照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10~60歲,平均年齡(34. 25±3. 19)歲。
1. 4 治療方法
1.4.1治療組:自擬益氣健脾湯加味藥物組成
麻黃9g、附子6g、細辛3g、防風10g、桂枝15g、黃芪20g、炒白術(shù)20g、黨參12g、茯苓15g、辛荑10g(包煎)、蒼耳子10g、炙甘草6g。一次400 mL,每日3次,療程2周。
1.4.2對照組:氯雷他定片(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030,10mg×6片/盒),口服,每日1次,每次1 片。療程2周。
1. 5 療效觀察
1. 5. 1 觀測指標及評分標準
(1)鼻癢:0分:無;1分:間斷;2分:不適但可忍受;3分:難以忍受。(2)噴嚏:0分:無;1分:3~5個;2分:6~10個;3分≥11個。(3)鼻塞:0分:無;1 分:吸氣時明顯;2分:發(fā)作但不頻繁;3分:發(fā)作頻繁。
1. 5. 2 病情程度分級標準
(1)輕度:總積分≤3分;(2)中度:3分<總積分≤6分;(3)重度:總積分≥8分。
1. 5. 3 療效判定標準
依據(jù)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 《過敏性鼻炎的診治原則和推薦方案》[8] 制定療效判定標準。證候改善率≥51%定義為顯效;50%~21%為有效;<20%為無效。改善率= (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 /治療前積分×100%。
1. 6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 SPSS13. 0 醫(yī)學統(tǒng)計軟件包。計量資料用 t 檢驗,計量資料用卡方檢驗分析,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分析。
2 結(jié)果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3.33%,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86.67%,P<0.05;癥狀積分以及總積分的治療前后比較,治療組積分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目前治療過敏性鼻炎多以氣虛、陽虛論治,治療多從益氣固表入手。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臨床實踐,認為本病多與肺脾有關(guān)。脾為后天之本,生痰之源,脾胃虧虛,則水液代謝障礙,痰濕內(nèi)停,上阻于肺,壅塞鼻竅,導致流涕不止;肺氣失宣,噴嚏頻繁。同時,脾胃虧虛,衛(wèi)氣不足,氣血生化乏源,容易感冒,反復遷延不愈,誘發(fā)本病。脾為生氣之源,氣機升降的樞紐,鼻為上竅,故鼻的功能,有賴于脾氣的滋養(yǎng)。《素問·玉機真藏論 》“中央土以灌四旁…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肺主宣發(fā)肅降,主要通過鼻來完成。脾胃化生有源,肺氣升降有序,鼻才能通利暢達,嗅覺靈敏。故有“肺氣通于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
筆者據(jù)此自擬益氣健脾湯,基礎(chǔ)方:麻黃、附子、細辛、黃芪、防風、桂枝、炒白術(shù)、黨參、茯苓、辛荑、蒼耳子、炙甘草。是在麻黃附子細辛湯與玉屏風散的基礎(chǔ)上,加入四君子湯,注重脾胃功能的恢復。隨證加減,如飲食不調(diào),加入山楂、神曲、雞內(nèi)金等;鼻塞甚,加入白芷、蒼耳子等;鼻癢甚,加入蟬蛻、白僵蠶等。所以本方案較氯雷他定對照組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李全生,魏慶宇.過敏性鼻炎臨床實踐指南:美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推薦[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5,22(9):482-486.
[2]馮婷,黃世錚,魯航.過敏性鼻炎相關(guān)危險因素的 Logistic回歸分析[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5,7(3):108-110.
[3]單采霞,高麗.過敏性鼻炎的發(fā)病機制及中醫(yī)藥治療的研究現(xiàn)狀[J].新疆中醫(yī)藥,2017,35(5):133-136.
[4]謝強,付文洋.過敏性鼻炎中醫(yī)治療研究現(xiàn)狀[J]. 西部中醫(yī)藥,2015,(3):140-142.
[5]鞠亞波,楊波.古代對過敏性鼻炎的病因病機認識[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79):189-190.
[6]張明,楊少軍,王琦.中醫(yī)治療過敏性鼻炎的研究進展[J].河北中醫(yī),2016,38(7):1115-1117.
[7]桂雄斌,伏廣虎.中醫(yī)藥治療過敏性鼻炎研究進展[J].大眾科技,2018,20(6):61-62.
[8]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過敏性鼻炎的診治原則和推薦方案[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4,40(3):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