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目的:對難治性產后大出血的治療方式進行臨床的對比分析。 方法:本次研究開始于2016年1月,結束于2018年1月,研究對象為這一期間本院婦產科接受的難治性產后大出血患者共20例,研究采用對比的方式進行,將20例患者分為兩組,分別是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例,將子宮動脈結扎術治療應用在對照組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將動脈栓塞術治療應用在觀察組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以及止血情況。 結果:經過對比后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各項數(shù)據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止血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以上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0.05)。結論:將動脈栓塞術應用在難治性產后大出血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可以取得非常高效的治療效果,提高止血率,值得在臨床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難治性產后大出血;臨床對比;動脈栓塞術
【中圖分類號】RR71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10-073-01
前言:在當前的產科臨床治療過程中,產后大出血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對于產婦生命安全有著非常大的隱患,產婦死亡率上升也和產后大出血有著直接的關系。產后大出血是指產婦在分娩過后的24小時內出現(xiàn)大量出血的現(xiàn)象,并且出血量高于500ml[1]。而在當前的臨床治療中,產后大出血的發(fā)病率逐漸上漲,如果在產婦產后大出血時并未對其進行有效的治療,嚴重會直接致死。而子宮動脈結扎術是當前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止血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對于患者而言并未取得非常理想的治療效果,因此本文主要針對現(xiàn)階段的難治性婦產科大出血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具體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產后大出血患者,按照比例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例。其中觀察組患者年齡最小值為20歲,最大值為35歲,平均年齡為(23.18±1.03)歲,包括6例初產婦,4例經產婦;對照組患者年齡最小值為21歲,最大值為37歲,平均年齡為(24.75±2.26)歲,包括7例初產婦,3例經產婦。兩組患者的年齡及性別無較大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將子宮動脈結扎術應用在對照組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具體治療步驟如下:醫(yī)生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找到患者的子宮動脈,一般在患者的子宮下段一側,并對其進行觸摸,然后進行穿刺操作,操作的部位為子宮前壁位置,深度為子宮肌層內的2/3以上,在穿過時需要緊貼闊韌帶,以上步驟完成后最后開始進行打結,另外一側重復以上步驟[2]。
將動脈栓塞術應用在觀察組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采取 Seldinger改良術,醫(yī)生對患者進行穿刺操作,穿刺部位為患者的股動脈部位,具體部位為髂內動脈處,穿刺過程需要通過DSA機對患者的機體進行透視,然后進行刺入過程,醫(yī)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可以選擇性插入靶動脈,然后對患者進行栓塞治療,最后通過儀器確認成功造影后再拔除導管,最后對患者的操作部分組織進行壓迫止血操作,時間最低不得少于15分鐘,確認可以進行包扎后才可以進行加壓包扎[3]。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長、手術出血量、術后流血天數(shù)、住院時間以及止血情況進行統(tǒng)計并對比。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0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通過t和X2進行檢驗,計數(shù)和計量分別采用%以及(X±S)進行表示,組間差異<0.05則視為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
2.結果
2.1經過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后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流血天數(shù)、住院時間分別為40.29±1.42、835.65±1.39、8.41±1.05、7.22±1.69,優(yōu)于對照組的57.68±1.86、1089.36±1.93、14.36±1.58、15.12±1.83。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0.05),見表1。
2.2對兩組患者的止血情況進行對比后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止血率為90.00%,對照組患者的止血率為70.00%,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0.05),見表2。
3.討論
產后大出血是當前導致產婦死亡率上漲的主要原因,在當前的臨床中,剖宮產的發(fā)生幾率不斷增加,也對產婦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患者在分娩過程中比較容易出現(xiàn)瘢痕妊娠,如果在治療過程中未對其及時發(fā)現(xiàn),會直接導致患者子宮破裂,最終導致大出血現(xiàn)象的發(fā)生。并且隨著當前人流患者直線上升,很多患者在進行人工流產前并未進行完善檢查,導致子宮穿孔,最后出現(xiàn)大出血現(xiàn)象。因此需要對這一方面進行高度重視,孕婦在產前需要進行嚴格的檢查,確保身體機能得正常,并且醫(yī)護人員需要不斷規(guī)范自身的手術操作流程,在手術過程中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格的觀察。
在本次研究中,對動脈栓塞術和子宮動脈結扎術進行對比,可以明顯發(fā)現(xiàn),采用動脈栓塞術的觀察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止血量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0.05)。
綜上所述,將動脈栓塞術應用在難治性婦產科大出血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止血率,確?;颊叩纳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蕊.子宮動脈栓塞介入術治療難治性產后大出血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20,26(8):80-81.
[2]侯慶香,陳秀麗,菅麗巖,等.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難治性產后大出血的臨床療效及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8,26(12):1223-1226.
[3]郭琛,包秀芳,孫萍.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難治性產后大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志,2018,4(5):4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