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萍
摘 要:在日常工作教學中,作為教師總是會傾向于讓每個學生掌握課堂所學內容,盡量少出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掌握知識的能力。但是出錯也是難免的,出錯并沒有什么不好,重要的是我們要充分利用錯例展開教學研究,針對學生犯的錯誤,進行研究和分析,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歸因,找準每個學生出錯的癥結,尋找提高正確率的良方,真正做到提高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保證每位學生的良性健康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錯例;教學研究;提高能力;歸因;策略;觀念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對教育的認識和教學工作的研究不斷深入,慢慢的教師和家長對錯例也有了更加正確的認識,不再一味苛責孩子所犯的錯誤,開始學著從錯誤中提高教學能力,進而讓每個學生在錯誤中學會成長和進步。錯例是學生思維的真實暴露,是學習知識后的第一反饋,潛藏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具有巨大的研究價值[1]。錯例,可以讓教師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真實情況,從而做到因材施教;錯例,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而做到知錯而改;錯例,可以讓家長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全面水平,從而做到正確引導;因此,要重視錯例研究,在研究中找到行之有效的提高方式,從而帶動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保證每位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一、錯例存在的現(xiàn)狀
由于學生個體接受能力的不同和教師對錯例的不同態(tài)度,現(xiàn)階段我國在錯例研究和應用還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空間,錯例也廣泛存在于教學當中,例如,數(shù)學教學中,一種算法的不良運用所導致的計算錯誤。教師的知識性錯誤所引發(fā)的錯例。教師對學生認知程度的把握不夠所導致錯誤。上課時忽略了大部分學生的掌握情況所導致的錯誤。綜上,我把錯例總結為這樣幾類,概念性錯誤,審題性錯誤,習慣性錯誤,編排性錯誤,心理性錯誤[5]。這些錯例在教學中廣泛存在,錯誤的存在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的推進和進步的取得,不合理的對待甚至會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抵觸,非常不利于學生的成長與成才。因此對錯例進行研究,并尋找到行之有效的應對方式,十分必要。
二、錯例的歸因
錯例的存在總的來說是教師和學生兩類主體引起的。分析錯例存在的原因,一是教師面對學生的錯誤發(fā)現(xiàn)不夠及時,未能在第一時間糾正錯例;二是教師處理學生錯誤的方式不夠恰當,未能把握好處理錯誤的時機;三是教師對學生的錯誤不夠重視,簡單的認為是學生的馬虎所致,未能找出錯誤的根本原因。四是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質不夠扎實,未能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五是學生未能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錯例;六是學生對待錯例的態(tài)度還有待糾正,不能正視自身存在的錯誤,認為出錯是小事情,把自身的錯誤主觀的歸結為馬虎,逃避責任,對錯誤的本身存在抵觸情緒,認為錯例的出現(xiàn)是一種丟臉的事情,而回避改正錯誤。七是學生的基本功不夠扎實,無法自己檢查出自己的錯誤,隨意的把錯因歸結為粗心,沒有認識到真正問題的根源所在。八是學生忽略了第一次解題的成功率,第一次解題成功率至關重要,人往往第二次回過頭去檢查的時候是順著第一次的思考思路下去的,沒有很扎實的基礎的學生很難檢查出自己的錯誤。
三、錯例教學的應對策略
(一)轉變學生對待錯例的觀念
轉變學生對待錯例的觀念還需還原學生的思維過程。學生對待錯誤的消極觀念的形成是存在原因的。怕在同學面前出丑,怕老師把自己認定為差生等等。因此,教師要有恰當?shù)膽獙Σ呗?。首先,要從教學開始擺正自身的教學姿態(tài),確立學生和教師的平等地位,教師和學生為共同的教學主體,提倡學生正確認識錯誤,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二是在班級設立進步小明星,提倡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錯誤并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共同進步,對于進步快者,授予進步小明星稱號,全班同學向他學習。三是教師本人要一視同仁,特別注意錯例學生的心理活動,主動與錯例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快樂的進步與改正。
(二)把握錯例利用的時機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學會運用錯例,還要學會把握錯例運用的時機。要在課前,課中,課后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總結。在數(shù)學教學中,在一節(jié)課教學前要深入挖掘文本,認真?zhèn)湔n,把握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仔細思考每一個練習與教學目標的聯(lián)系,預設學生可能存在的錯誤;在教學中要根據(jù)自己的備課資料展示錯例,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搞活課堂氣氛讓學生重視錯例,真正用活錯例;在課堂教學后,要根據(jù)學生的反饋和作業(yè)的批改,摘錄學生錯例,總結和分析,在課堂統(tǒng)一進行講解,保證教學能容的內化與吸收[2]。找出錯例中共同性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以免再次重犯,提高教學質量。
(三)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能力
錯例的研究是對教師能力的考驗,也是教師能力提高的契機,因此教師要因材施教,提高自身能力。首先,教師要端正教學態(tài)度,保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3],樹立平等的教學理念;其次,教師在學生教學中,要積極的進行總結和歸納,把錯例內化為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恰當?shù)膽门c教學當中。再次,教師要因材施教,了解自己的每位學生,針對學生的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保證學生全面發(fā)展。最后,教師在教學中也結合班級管理,把學生錯例和班級管理結合[4],鼓勵每位學生成長和進步,保證學生認識自身和參與班級的積極性,真正把錯例用好用對。
運用錯例展開教學研究對于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意義重大。同時可以鍛煉教師的能力,建設一支更加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因此,要用好,用活錯誤案例,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保證每位學生的健康成長。讓錯例在教學中大放光彩。
參考文獻
[1]朱國平,王希.錯例分析:研究學生的起點[J].人民教育,2013(02)
[2]仇紅娟.利用錯例教學 培養(yǎng)思維的批判性[J].2010(12)
[3]薛漣霞.教師對待學生數(shù)學錯誤態(tài)度的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12(04)
[4]夏春峰.把握錯例利用的時機[J].教學月刊小學版(數(shù)學),2011(05)